强化实干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QQQSophie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指出,“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干部当不负总书记殷切嘱托,开拓进取,要强化实干担当,努力发光发热,助力乡村振兴。</h3> 向下向深扎根,厚植爱民情怀。民之所向,政之所行,乡村振兴的过程要依靠人民、成果要惠及人民。从跑遍全县,在不耻下问中总结出战胜“农业三害”科学方法的好干部焦裕禄;到把全村跑了两遍,在促膝谈心中共谋小岗村发展之路的第一书记沈浩,无数党员干部都在用“向下向深”的姿态,厚植爱民为民的情怀。为此,青年干部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百姓急难愁盼,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拿出真情实感来交流、用足真招实措来解忧。要学会主动担责,做群众的“知心人”;努力扑下身子,做群众的“贴心人”;尽力施展才华,做群众的“引路人”。<br> 知行合一,悟透乡村发展“机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青年干部正值人生最好年华,也应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全身心地扑在乡村这片“学习的沃土”之上。要首先转变心态,把自己从“大学生”变成“小学生”,尝试从“零”学起,敢于从头开始。多进田间地头、紧跟产业前沿、常上项目一线,从而学懂乡村“土味”,弄通本地“特色”,悟透发展“机理”。青年干部也要学思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方法,利用现代技术破解生产难题,有效提升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br> 笔耕不辍,记录乡村发展“加速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的风貌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三农”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应当被时代所“铭记”。青年干部要用笔墨记录乡村,要深入实际写,写乡村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创新思路,写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提升情况;既要写得有主题、有新意,能反映本村发展模式的独到之处,也要写得有内容、有吸引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录内容要展现本村特色,反映乡村风貌、乡土人情,打出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写作能体现人的思想深度、思维宽度,青年干部笔耕不辍,方能妙笔生花,用笔墨的“力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乡村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