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印象:千年历史文化古村落——上甘棠村

戚锦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背景音乐:古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戚锦洪美篇:109427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的上甘棠村,是周氏族人经年累月苦心经营的村落,代代相承、纵横有序,被喻为“千年古村”。去年9月,在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中环境下,我们逆向而行自驾陕北旅游,之后不惜千里迢迢专程驱车前往上甘棠古村,为的是一睹上甘棠古村的真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车辆驶入村前的停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三层楼高的古楼阁和一座残旧的石拱桥。据官方资料显示,该楼阁名叫文昌阁,始建于明朝1620年,高耸庄重。文昌阁前面是一座横跨谢沐河的三拱石桥,叫步瀛桥,始建于宋朝1126年,是湖南省目前发现的唯一建于宋朝年代的石拱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提着行李,跨越了步瀛桥,下桥后向左经过村口的一扇石门,踏上了一条与谢沐河相向排列的青石板路,才正式进入了古村落,入住里面的一间民宿。我们放下行囊,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相机,不顾舟车劳顿的疲惫,顶着烈日,冒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开始穿梭在古村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本以为这条千年古村与其他的古村一样商业化运营严重,会是人去屋空的空心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却是一条“活着”的古村落,众多的原村民仍然生活在这个千年古村上,人气旺盛,农耕气息浓厚。行走在古村中,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走在村前的一条贯穿全村、用青石板铺垫而成的古石板路上,石板路两侧是林立的铺店。据说这里是明、清时期的农村集市贸易中心,亦叫商贸街。青石的巷道,高耸的柜台,沧桑的木门,别具一格,至今仍保存着原来的面貌和商贸气息,古街古貌古韵味十足。眼前的一切,足可令游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天天刚放亮,我们就穿梭在古村那一条条古老的巷道上。古村的巷道全部是用青石板或石块铺垫而成,高耸的红砖墙、青砖墙虽然有些残旧,但仍然坚固,狭窄且不规则的巷道纵横交错,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发亮,高低不平,它们似乎无不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寂寞,让人思绪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上甘棠古村至今仍完整保留着200间明、清时期的建筑房屋。我们流连于村里的巷道中,参观了一间又一间的古房屋,相机里定格了一张又一张风土人情的场景。但斑驳的屋墙、残旧的木门,丝毫没有影响到村民的生活,他们依然居住着那古老的房子,坚守着祖辈们留下来的产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不就是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里没有城市那么灯火通明、没有人车川流的热闹,也没有烦恼的喧嚣,一切都是这么的清静、休闲。村民们都悠悠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物质并不富裕,或许还有些清贫,但从他们的从容自在、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是充满着满足和快乐,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最治愈的地方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人们的心目中,现在的农村生活基本上都是老人留守着那古老的祖屋前,孩子们都在城市上学和生活。但在这个千年古村里,却仍然有众多的村民在这里工作着、生活着,孩子们也在欢天喜地背着书包上学去。当我在清晨见到这里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上学读书,但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回味起儿时在农村上学时那种开心、快乐的场面,真的感概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走上村前的山丘上,站在村后的山坡中,俯瞰整个上甘棠村,三面环山,谢沐河傍村而过,古村里层层屋脊,黑瓦红墙,古色古香,沧桑中透视着曾经的繁华。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炊烟袅袅,鸡鸣吠叫,鸟语蝉声,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原始。青山、绿水、小桥、人家,构成了一幅天然的乡村山水画卷。这么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或许就是古村村民对此代代相守,不离不弃的缘故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据资料介绍,上甘棠村现有居民453户约1800多人,除7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虽然古村居住户村民还很多,但仍有一些古房屋已经人去屋空,有的房墙因经久失修而塌,这些古房屋即将灭失的风险不得不令人有些担忧,当然,作为游客只是匆匆过客,但这里的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3A旅游景点,相信有关部门会关注到这些隐患并加以保护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古村里有一条特别有趣的巷道名称,叫“挤女巷”。这条长约三十米长、宽不到一米的巷子,是这条古村里最有名的巷道。相传是村里的男女在这里相遇时,如果互相对上眼,男方就会挤一下女方,真实地演译着农村那朴素的爱情故事,“挤女巷”因此而得名。但如今,整条巷子安静得出奇,上面长满青苔,没有其他声音,幽静得让心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步瀛桥、文昌阁、谢沐河或许是上甘棠景区的主要打卡点,亦是这里旅游摄影的最佳选择。步瀛桥由于饱受风雨的侵袭,虽然有近一半的桥面已倒塌,但并不影响到它的功能,仍然能承受得住行人的通行。当太阳升起或落山时,倒映在水中的文昌阁,与步瀛桥交相辉映,构景成图,相应成趣,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在历经千年风风雨雨之后,上甘棠村落的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终保持不变,是典型的聚族居住地。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碑亭楼阁完好,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点集中的旅游景区。虽然第一次来到了上甘棠古村,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文昌阁、上甘棠博物馆大门紧闭,暂时不对外开放,无法深入了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由于不能登上文昌阁的最高点,未能高居临下拍摄出步瀛桥、谢沐河与上甘棠古村紧密结合的全景立体照片,留下了一点遗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文字 戚锦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中照片源于富士、佳能相机,摄于2022年9月初)</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