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高淳方言(82):燕报

田纪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燕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燕”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汉字。今天说的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平常燕,是我们高淳特定语境里的燕,古义的燕,叫人哭笑不得的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高淳方言里的燕还可以做动词、形容词,它的含义是“亲近而不庄重”,用《康熙字典》的话说叫“亵 ( xiè) ”。在高淳话里,燕差不多是“出丑、出洋相、肉麻、不正经”一类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借用一张燕子的照片,与主题无关</span></p> <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说:“《礼•学记》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注》燕,犹亵也。”《礼记》是古代文献,有权威,有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康熙字典》:“燕,犹亵也。”</span></p> <p class="ql-block">  燕的意思是不是出丑、不正经,只要再看一看“燕报”的“报”,一切就明白了。这同样是一个很平常的字,高淳方言里同样用的是它的古义。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古代之报”实在是一桩很荒唐,很要命,很难为情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比燕比出丑还要严重。但是,它在古代竟然不犯法。</p><p class="ql-block"> 《康熙字典》说:“又下婬上曰报。”与辈分比自己高的女子私通叫报。</p><p class="ql-block">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说:“小尔雅广义:上淫曰婬,下淫曰报,旁淫曰通。”与辈分比自己低的女子私通叫报。</p><p class="ql-block"> 注意,这“上、下”不指年龄,不指职位,而是辈分,发生在自家人身上。在今天看来,这不就是乱伦吗?高淳话叫“乱草盖屋”。看得出来,主动做出这种燕报事情的责任全在男人。古代的男人真是敢做敢当。</p><p class="ql-block"> 淫上也好,淫下也罢,通通叫淫乱、乱伦。这种燕报之人,燕报之事,从古至今,从朝廷到民间,一直没断过。 这样的事情老百姓见多了,骂一声“燕报”,一笑了之。高淳老百姓骂了几千年,也传了几千年。</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高淳方言里,说起燕报已经跟乱伦的本义没有什么关系,意思大变,没那么严重了,就是一般的出丑。现在说起“开盘、跳槽、出局”,谁又会想起它们曾经是青楼行话?希望你不会因此有什么不适,更不要产生什么心理障碍。</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扛得住,不妨再告诉你一点。在中国古代,哥哥或者叔叔死了,弟弟或者侄儿可以娶寡嫂或者寡婶,这也叫报。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留下的小妾,庶母变成了自己的老婆,这个叫蒸。这种婚姻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大行其道,在当时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不算乱伦,光明正大地娶回来,连也私通也算不上。这在史书里都是有记载的,这才叫“燕报到家”。现代汉语没有“燕报”一词,但古代典籍却有“报蒸”一词,意思是“长幼不分,男女淫乱。”《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里面引用仲长统的文章《损益篇》加以揭露:“鱼肉百姓,以盈其欲;报蒸骨血,以快其情。”揭发没用,照做不误。娶人家的嫂子,娶人家的小老婆还有一说,娶自家嫂嫂,娶父亲的小老婆,成何体统!都是些什么人、什么事啊!</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了:你所说的燕报是不是普通话里的“现报”啊?当然不是。一方面,意思完全不一样:燕报是陈述事实,现报讲的是因果报应。另一方面,在高淳方言里的发音也不一样:燕的发音是yì,现的发音是xì。再说了,燕可以单用,现不可单用。总之两码事。</p><p class="ql-block"> 那么,高淳方言里的“燕世报”有没有受现代汉语里的“现世报”的影响呢?这个可能有,也可能相对独立,井水不犯河水。因为燕世宝一般是用来调侃小孩子的,那怕是说大人,也是把他当小孩子来说,有一种亲昵的味道在里面。不知道我们的家乡人有没有体会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康熙字典》:“下婬上曰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朱骏声:“下淫曰报”</span></p> <p class="ql-block">  出丑、出洋相、肉麻、不正经是最基本的燕报。高淳方言引申了一下,不高兴、不满意、不划算……所有的不如意通通叫燕报。出丑、肉麻的人也可以叫燕报,连词性也变了。</p><p class="ql-block"> 一声燕报,一言难尽。</p><p class="ql-block"> 燕和报的这种古义在现代汉语里已经看不到,基本上绝迹了。高淳方言不仅常见,而且合二为一。恐怕又要难为我们的外地人了:</p><p class="ql-block"> “再来搭燕。” </p><p class="ql-block"> “别燕了!”</p><p class="ql-block"> “燕了不新鲜。”</p><p class="ql-block"> “要讨你燕燕死了歇。”</p><p class="ql-block"> “燕了个报么!”</p><p class="ql-block"> “看格两个燕报!”</p><p class="ql-block"> 打住,不燕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田老师说高淳方言(八十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