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师】第一期‖扎根农村教育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呼兰区白奎中心校…(副本)

雨荷

<p class="ql-block">  付艳丽老师,1998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首批“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语文学科冰城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四有好老师、市级德育先进个人和区级优秀班主任。曾多次参与市级、区级课题研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也获得了荣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白奎中心小学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是白奎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改革创新,让课堂充满生机</b></p><p class="ql-block">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这是付老师每天工作的信条。平日里她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课,她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取之精华,摒弃糟粕”,消化、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她还积极争取每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因为她认为每上一节教研课、评优课、观摩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她尝试用“”三步教学法”来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步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再引导学生就课文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而后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教学实践证明,把读书的时间和权利真正还给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付老师的公开课得到了学生、老师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2005年至今,她参加的省、市、区教研课大赛均获奖。2008年教学案例《坐井观天》,获得省级二等奖;她执教的《神奇的塔》一课被评为省级二等奖;《故乡的芦苇》《母鸡》等多个公开课都在区教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勇于探索,让教育充满研究</b></p><p class="ql-block"> 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在某些人的印象中以为就是翻翻书报,查查资料,写写论文,其实教育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它首先需要的就是一种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它更需要一种夜以继日的勤奋,一种锲而不舍的耐力,一种不断探索的执着。作为班主任,付艳丽老师深知肩上的责任。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座大花园,那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就是教育科研。二十几年来,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家务劳作之余,她勤于收集各种与教科研有关的资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实践。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和在课堂中的不断实践,2004年区级科研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008年,科研课题《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都顺利结题。市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正在研究中。一叠叠资料浸透着她执着的追求,孜孜不倦的汗水。随着一篇篇论文的完成发表,一堂堂好课的开设、展示,一项项课题的开题结题。她的科研能力也随之提高,论文《素质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法的研究》获得省级二等奖。他常说:“要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奉献爱心,让师德铸就师魂</b></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伟大在于爱与责任感,二十几年来,付艳丽老师的心中始终装着每一个学生。她努力发掘着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使学生走向成功的机会。他曾教过一名叫徐阳的学困生。在三年级时他总爱打架,时常旷课去游戏厅,学习成绩总不及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付老师想方设法接近他,多次找他谈心家访,给他讲立志成才的道理。付老师发现他很有组织能力,就让他当班级的体委,让他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从此徐阳就像变了一个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也十分努力。在课堂上她经常提问徐阳,答对就热情地鼓励他。在同学面前给他树立威信,从未有过的自信和责任感在徐阳身上出现了,在他的带动下班级在队列比赛、春季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活动中,场场夺魁。付老师借机激励他学习,也要有在运动场上那种勇于拼搏的精神。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提高上来了。由于他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被学校选为少先队大队长。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像徐阳这样的学生何止一个!当她多方联系为父母双亡,生活困难的女孩儿,接完骨折的手腕,握着老奶奶那双已经颤抖的双手时,当他费尽心血让父母离异,性格怪癖,别人一碰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女孩儿,能够与正常孩子一起听课、写作业。看着他母亲那泪花涌动的目光时,她仿佛看到了一只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正展翅腾飞……当每个学期学生们都把先进班级、先进中队的奖状贴到墙上,露出满脸的欣喜;当一届届学生捧回荣获市、区作文、书法、绘画的一块块奖牌,一本本证书时,她仿佛看到了一颗颗小草,从她这里得到了一块可以扎根的土地,她愿将爱心画春雨,润物细无声。她的这份爱不仅仅收到了学生的这份特殊的馈赠,还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2004年和2005年连续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006年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2018年被评为“市级四有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胆尝试,让班级自主管理</b></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班主任,付老师一直在研究如何管理班级,她的民主原则法经过几年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带过的四年一班,经过努力,从一个差班、乱班转化成一个自主管理的样板班级。首先,付老师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这个班级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她告诉学生,在这个集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燕而已,大家都是班级的小主人,班级大小事靠的是大家。班规大家制定,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做出的规定,她还在班级中实行了首问责任制。那就是无论何事,第一个发现的人就要根据情况自行处理或报告老师,知情不报者,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责任。这也是在无声的培养同学们班级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他还在班级是个标准的天平,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优生犯了规就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容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她会心平气和的说理教育,用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班级中的差生韩中山同学,因为一点误会和优生杜亚轩大打出手。付老师得知后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剖析完事件后,严厉的批评了杜亚洲,当然也委婉的教育了韩中山,使他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事后班里的孩子告诉她说韩中山很高兴,因为老师没有偏袒学习好的杜亚洲。从那以后,付老师发现韩中山比以前学习努力了,也知道团结同学了,这就是天平的力量。在平时的日子里,她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利用班会,晨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们的心灵,扮演着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因为这样赢得了同学的尊重、信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由于这种创新管理,现在所教班级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成绩斐然。</p> <p class="ql-block">  从将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付艳丽老师领悟了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他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孩子,要把父辈身上最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在家乡教育的这片热土上播撒希望,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让教育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p>

班级

老师

学生

教育

教学

班主任

市级

徐阳

学习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