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个人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邵淑萍,女,汉族,高级教师。自1989年毕业于石嘴山师范学校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工作务实细腻,尽责热情,曾获“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银川市十佳班主任”“西夏区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定于业”的高度责任心和职业热情,让她心无旁骛秉初心,乐作春蚕丝织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薪火相传念师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岁参加工作,书堂勤恳授真知的恩师就成了她效仿的典范,恩师无私奉献,学生为上的桩桩件件,让她对“定于一”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定于一”就是做一件事,心无旁骛,寄托在所做之事上,也就是“定于业”。为此,初涉讲台的她,职业的责任感就无比炽烈。89年,没有跨校听课,没有集体教研,没有网络荟萃,她就不断摸索,另辟蹊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刚工作两年,她就获得了银川铁路分局青优课一等奖,石嘴山市优质课二等奖,兰州铁路局“教学新秀”称号,恩师身正为范的榜样让年轻的她将想做好的信念,变成了能做好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汗水无声勤润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长的路从来都是荆棘密布的,作为军嫂的她,更是如此。初为人母,家务事经常搅成一锅粥,分散了她很大的精力。为了学习制作PPT,她曾经置六个月大的孩子不顾,四处拜师求教,孩子发烧才让她慌里慌张地放下手头工作,送到医院熬夜陪护,白天依然承担语数包班外加班主任的正常工作。困难可以打败人的身体,但打不败人的信念,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次上班途中因走得太快,她不慎扭断了一根脚趾,脚又疼又肿,可她让爱人背送上教学楼,拄着双拐照样上课。既直面迎视同事诧异的目光,又宽厚承受不谙世事学生的哂笑。正如她所言,教与学一样,都是逆水行舟,没有一点对自己的狠劲,就不会带出有毅力,有恒心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终身学习定于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4岁以后,孩子分别在银外和一中上初高中,作为一位军嫂,她肩上的负担更重了。每天来回用在公交车上的时间有两个多小时,怎样用好这块时间,让年届五十岁的自己好好沉淀下来,通过终身学习跟上一波又一波的教学变革呢?她每天在包里饭盒的旁边装本书,魏书生、于永正、管建刚、李镇西老师就这样一个个走近了。在他们描述的成长经历中她窥到了自己的影子,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生做好一件事,不是光有热情和执著就行,还要有研究的意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课堂的生成,研究适应本校的教学模式,研究家长的需求……她不断放空自己,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引导孩子不断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体验自己的创造和塑造,让他们站在舞台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老师引领的是浮躁的人心,修复的是人们的欲望和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确实如此,在日复一日的成全中,老师们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温暖了成长的渴望,助推了前进的节奏。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虽然她们如苔花般微小,但她们可以成就牡丹的绽放。</p> <p class="ql-block">图文:晁炜</p><p class="ql-block">审核:席光年</p><p class="ql-block">签发:彭志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