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后,又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清沈阳故宫”。来过的朋友加深印象,没来过的朋友随着我的镜头一起参观欣赏。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五年,清朝兴建于崇祯三十一年,历经600多年。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沈阳故宫不仅是满洲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清朝皇家庭聚会、节日仪式、宗教祭祀和宫殿祭祀活动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初称大衙门。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p><p class="ql-block">这是大政殿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48年前,本人游故宫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前本人游故宫八角楼的自拍照。</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22] 凤凰楼共三层,其建于3.875米人工堆砌的高台上,进深面阔均为5间,整个建筑平面近乎正方形。一层楼身为砖墙围护,两侧廊下有扶手明楼梯,南侧明间辟门,下设24级台阶,里通高台寝宫区域。二三层为木围护,二层东侧廊内有楼梯可登至三层。</p><p class="ql-block">这是凤凰楼外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48年前本人游凤凰楼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前本人游故宫凤凰楼的自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时间告诉你………我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站错地方了??不靠我旁边还背朝我,离我那么远。你要知道,我在这“站立”了近20年了。</p> <p class="ql-block">雄狮后面的四个大字“沈阳故宫”是原我国文化部部长郭沫若先生提字,浑厚有劲。石狮来守护。</p> <p class="ql-block">雄狮告知你故宫开馆,闭馆时间。</p> <p class="ql-block">故宫外道路上人群来来往住,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哈哈哈,男的往北望看故宫,女的往南望看故宫博物院。只有孩子在看前方!这可不是小两闹别扭吆。</p> <p class="ql-block">游客进入故宫大门。</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大门外自拍留影。</p> <p class="ql-block">刚进大门,两旁立柱上雕塑着飞龙在天,还有其它动物陪衬!</p> <p class="ql-block">用多国文字写的标牌说明此殿是:崇政殿(金銮殿)</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p><p class="ql-block">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一偶</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金銮殿”外自拍照留影,沾沾皇帝的光!</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用大缸盛水防火灾。</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看崇政殿正面。这多人,都想看屋内真容。</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内部。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p> <p class="ql-block">从左侧看。</p> <p class="ql-block">从右则看。</p> <p class="ql-block">从此门进入后院</p> <p class="ql-block">扮演格格,还真有样。</p> <p class="ql-block">表演</p> <p class="ql-block">小阿哥,小贝勒。</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前的黑狮子代表:</p><p class="ql-block"> 1. 权力和威严:黑狮子象征力量和统治,展示出强大、霸气和高贵的特点,代表着统治者或权威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2. 勇气和力量:黑狮子以其强壮和勇敢的形象代表勇气和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敢和坚定。</p><p class="ql-block">  3. 神秘和神圣:黑狮子经常被视为神秘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 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其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包括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庭院,其帐幄式建筑造型及其布局,是满族人从狩猎组织发展而来的清朝立国之本——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生动而具体的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 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下面是一个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绕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闯进我的画面了,还看衣服脏不脏。我不看你。</p> <p class="ql-block">新婚小两口在大政殿外,等摄像师摆姿势呢。</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摄影师摆好姿势准备拍照了。一位老人也禁不住望一呢漂亮的新娘,新娘长的确实漂亮,我也看了几眼。</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则面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径直走向大福字,沾沾福气。</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道教把鹤认作仙的化身,因而道士也称为羽士,道士的服装称为“鹤氅(hè chǎng)”,连道士作法时行走的姿态也与鹤步十分相似,陈淏子(鹤)说“鹤雌雄相随,如道步斗”,“仙家召鹤,每焚真香即至”,称道士行走为“云行鹤游”,赞道士为“仙风鹤骨”。在道观中供奉神仙的帐子上都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师礼经拜时穿的法衣(忏衣)、道教的高功法师做法时穿的法衣(绛衣)都绣有丹顶鹤。道士得道成仙称为“羽化”。</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与鹤共影,单腿站立,落落大方的美。</p> <p class="ql-block">我也自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石山之美,如同众仙聚会。</p> <p class="ql-block">新婚夫妇也来选址拍照。</p> <p class="ql-block">瀑布虽小,很别致。鱼儿玩耍,争自由。</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是沈阳故宫一座清代皇家藏书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一说1783年[2])5月,文溯阁全部工程竣工,《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p><p class="ql-block">文溯阁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而建造,前有戏台、嘉南堂,后有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圈、梧桐院等。文溯阁主体建筑外观两层,实为三层,每层六间,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1]文溯阁整个建筑为重檐硬山式,装饰色彩以冷色为主调,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侧门。</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主楼,主要是藏书之地,最著名当属《四库全书》了。《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据粗略统计,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收录图书3500余种,禁毁图书3100余种(另一说法2800余种),差不多是录一半,毁一半,所以又有部分学者称之为《四库毁书》。</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的《太平车》。</p> <p class="ql-block">八抬大轿,皇上出巡时坐轿,也可能十六抬大轿。</p> <p class="ql-block">文溯阁旁戏台,供皇家观戏场所。</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高三层,系三滴水歇山式楼阁,更是典型的台上启楼,也是整个皇宫的制高点。上层梁架饰红地金龙彩画。中层室内开花为梵文、凤凰及篆书“万寿无疆”图案,帝后经常在此读书或小憩。下层为内宫门,是出入宫区的通道。前有数十级台阶通往台下。登上凤凰楼,整个盛京城全景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慢点,提醒老者别累着。凤凰楼的取名,源于努尔哈赤的一个传说。传说努尔哈赤占据辽阳之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凤凰落在沈水以北的位置上不断鸣叫。于是让人去沈水北岸查看,觉得此地吉祥,是定都的首选之地,于是决定从辽阳迁都沈阳。凤凰楼以此传说定名,也是图个吉祥和好运。</p> <p class="ql-block">我也自拍照一张留纪念。凤凰楼是皇太极及后妃们休闲的地方,皇妃们经常在这里抚琴、读书、小憩和宴会,也在此观景纳凉。悠悠琴弦曲,朗朗读书声,伴随着明月,在夜空中荡漾。此时的皇太极站在楼台上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抒发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展示着自己的博大心胸。“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也许就是皇太极建凤凰楼的真正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最有神韵的地方,当属二楼明间向阳的门楣正中,悬挂的一块乾隆帝手书的“紫气东来”金漆九龙匾。此匾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 镌刻,送盛京皇宫恭悬于凤凰楼的。“紫气东来”源自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事。据《关令内传》和《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已望见紫气浮关,知有圣人过关也,而老子果然乘青牛而过。这段史事是说,老子在出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发现天上有紫色云气,从东而西飘来。尹喜知道,一定有圣人过关,遂备下香案,对天祈祷。果然见老子骑青牛前来,尹喜便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后人因而以“紫气东来”比喻或表示吉祥之气和祥瑞征兆。乾隆题写“紫气东来”匾额,则是以此语来表达位处京师(北京) 之东的陪都盛京为龙兴之地,大清王朝开基创业始于盛京,国运是从东方的盛京兴起和发迹的,盛京给大清王朝带来了好运。对此,应当永志不忘。</p> <p class="ql-block">院中竖着一根约8米高的“神竿”,也叫索伦竿、还愿竿。上面有一个吊盏,放有米粒和碎肉,以敬“神雀”一一乌鸦之用。</p><p class="ql-block">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创业之初,为了探听明军的实力,只身来到辽阳,投身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帐下做服侍。一天晚上,努尔哈赤侍候李成梁洗脚,发现李成梁脚上有三颗红痣,十分惊奇。李成梁说这是将帅之相。努尔哈赤顺口说到:“我脚上有七颗痣呢!”李成梁听后倒吸一口凉气。按民间说法,这脚踏北斗七星是帝王之相啊!李成梁决意要先下手,杀掉这个“未来之王”。机敏的努尔哈赤也觉察到了李成梁的歹意,随即逃出了李府,一口气逃到城北的草滩上,但李成梁的追兵穷追不舍,筋疲力尽的努尔哈赤索性躺在一条草沟里听天由命。适逢此时,飞来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将几乎绝望的努尔哈赤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因此躲过了李成梁的追杀。</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走进后妃用品展,看看300多年前女人用的东西你还在用吗??</p> <p class="ql-block">扇子</p> <p class="ql-block">照的镜子</p> <p class="ql-block">念珠</p> <p class="ql-block">珊瑚项链</p> <p class="ql-block">银镯子</p> <p class="ql-block">各种耳环</p> <p class="ql-block">头簪子</p> <p class="ql-block">戒指</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英国、德国、法国进贡给清朝皇帝的各式各样的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政殿的大十面。十亭的排列顺序,第一次知道如此排了列。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是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品,供参观</p> <p class="ql-block">顺治帝</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p> <p class="ql-block">嘉庆市</p> <p class="ql-block">道光帝</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用一百张图片介绍清故宫及故宫博物院。慢慢欣赏我的劳动成果吧。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