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20”在我心里是一个不必放在心上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最后一次文学素养课上,我用满满的课堂容量送给心爱的孩子们最后的告别礼,我要让下课的钟声在我们的讨论中敲响。</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告别不需要煽情,若有情,不必说。不诉离别,是因为心里自有千言万语。</p><p class="ql-block"> 但我还是在满溢的课堂之外收获了孩子们悄悄给我的爱, 此刻,我相信:520,不只是个传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收获拥抱的日子,下课后,徐菲、李孟奇给了我大大的拥抱;这是一个不舍离别的日子,任博任硕姐妹花留下跟我合影。</p><p class="ql-block"> 这还是一个收获礼物的日子,蒋禹辰送给我一封信,李孟奇送我一个“奇思妙想艺术家”奖状,杨馨惠送我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放学后,杨馨惠、高怡嘉、郭东青仍旧主动留下,或替我擦黑板,或摆桌子、扫地、拖地。</p><p class="ql-block"> 郭东青临走说:“最后一次机会了。”</p><p class="ql-block"> 连帮老师做卫生的机会都如此珍惜!</p><p class="ql-block"> 听何霏雨跟我说:张珊对我说,这是最后一次文学素养课,不来会后悔的!</p><p class="ql-block"> 朴籽琦边下楼边说:“老师,你还要在群内继续分享诗歌和文言文啊,学不够、没学够!”</p><p class="ql-block"> 很开心,大战在即,你们仍旧赶赴文学之约,这是“520”你们送老师的最珍贵的爱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致邢老师:</p><p class="ql-block"> 您是我学习路上的一盏明灯,引领我,为我指引方向。</p><p class="ql-block"> 您是一颗星星,从文学的宇宙降临到我的智识之冕上,成为万千光亮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p><p class="ql-block"> 您是园丁:播撒思维之种,培育想象之芽,修整理论之苗,浇灌创作之花。</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走进这个教室与您相识,现在却又要和您分别,现在想想,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晨踏朝晖,正午迎烈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中步维艰,风中砥砺前。</p><p class="ql-block"> 三年中,虽有过大大小小的变故,但不变的是您教好教会我们的决心和努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王勃</p><p class="ql-block">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如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蒋禹辰敬上</p> <p class="ql-block"> 初见时,暗夜浓云瑷键。</p><p class="ql-block"> 你伏案轻叹,一袭青衣,清新素雅。</p><p class="ql-block"> 初见时,细雨暖风润清秋。</p><p class="ql-block"> 你三尺讲台,两袖清风,学富五车,纵横天地。晨光熹微,烟树素淡,又生梧香,心尖崇拜已上中稍。</p><p class="ql-block"> 初见时,您诉东坡的赤壁,太白的明月,李贺的心墙;初见时,你诉封建的腐朽,希腊的光辉,启蒙的觉醒;你将过往的岁月与时今揉碎,念给可爱的花儿听,念给朝气的我听。</p><p class="ql-block"> 初见时,笔墨书香气,挥写春秋情。尽毕生所学,丹心相守。</p><p class="ql-block"> 从初见的怯惧到如今的不舍;</p><p class="ql-block"> 是一片又一片的春色;</p><p class="ql-block"> 是一次又一次的关心;</p><p class="ql-block"> 是一年又一年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不是惆怅的别离,是纸短情长的初见。</p><p class="ql-block"> ——文学素养毕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杨馨惠致老师</p> <p class="ql-block"> 好用心啊,给老师用了这么高级的词汇。</p> <p class="ql-block"> 一起进行我们的第30次课后回顾❤️☘️</p> <p class="ql-block"> 学习《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孩子们分享的收获:原来我们古人的身高不比欧洲人低,原来我们的身高与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习丁立梅的《回家》,我让孩子们和作家竞赛:如果我们和丁立梅一起写作文,你将怎样构思? </p><p class="ql-block"> 张佳硕说我首先写一棵大树,写小时候在大树下玩耍,与现在玩手机的现状对比,他的构思仿佛美国大片;郭东青说我要写村庄里的老人,没有了青壮年的村庄,留守老人怎么办;杨济洲说过去回老家,有大树有竹林,现在环境远不如从前;还有的说回老家知道了小时侯父母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自在,和我们的现在的童年对比……</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行了构思立意大碰撞,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叹服!</p> <p class="ql-block"> 感谢我们的家长志愿者李遨辰爸爸、全思澳妈妈的全程陪伴,感谢所有家长朋友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携手孩子们走过生命的翠绿,迎接他们6月的金黄,我们无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书籍伴我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年级文学素养 杨济州</p><p class="ql-block"> 书籍是海洋上的灯塔,指引我未来的方向;书籍是一种良药,治疗无知带来的痛苦;书籍是成长路上的阶梯,带领我们走向成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幼年•识书</b></p><p class="ql-block"> “再给我念一篇吧,妈妈!”我央求着妈妈再给我念一个故事。“不了,妈妈困了,你自己看吧”</p><p class="ql-block"> 妈妈把书递给我,自己睡觉去了。我无可奈何,只能借助所识不多的几个字和拼音,吃力地读着故事书。但很快我就沉浸在其中,忘却了烦恼。那一天,我是抱着书睡着的, 睡得很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童年•喜书</b></p><p class="ql-block"> 上了小学,我认的字多了,读的书自然也多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 妈妈新买了“皮皮鲁”系列丛书,我爱不释手,几天时间就把它们都看完了。可惜不全,缺了几本,幸运的是,我偶然发现我的好朋友也在看,我软磨硬泡,终于把缺的几本书借了过来,一睹为快。我更加喜爱书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少年,爱书</b></p><p class="ql-block"> 从稚嫩的童年来到了成熟的少年,我的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喜欢上了科幻小说。</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一人在家偷偷翻看科幻小说,为什么是“偷偷”呢?因为妈妈认为看这种书没有好处,只是浪费时间。我却被里面宏大的故事情节与深奥的科学知识所震憾,如饥似渴地读着,常常连妈妈回来也不知道,挨几顿数落。</p><p class="ql-block"> 但在疫情期间,妈妈与我达成了协议,允许我看科幻小说,说总比接触电子设备强。我欣喜若狂,经常待在屋子里看书不出来。在疫情期间,厚厚的《三体》三部曲被我看了十遍,第二部的书皮都掉了。</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九年级课程紧了,我每天接触的书少了。但我内心依旧热爱读书,因为这些书像父母一样,教给我知识与做人的道理,陪伴我一起成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