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研思共进——记徐虹名师工作室磨课研课活动

俞晓

<p>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导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教师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素养,徐虹名师工作室于5月12日、15日、17日开展“经典文学”类课文系列研讨活动,工作室五位成员上研讨课。</p>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p>  王依冰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她和学生一起从来历奇、法力高、结局好三个维度感受故事的奇妙,并加以创编,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品味人物的真善美。</p> 《挑山工》 <p>  褚潇怡老师在教学《挑山工》时,通过创设“招募小记者采访挑山工”的情境,设置三项走访活动,体会挑山工登山与游人的不同,体会人物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p> 《火烧云》 <p>  周军贝老师的《火烧云》以制作《云彩收藏集》为驱动,借助作业本导图整体感知课文,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再通过“为火烧云正名”“为火烧云配图文”“为火烧云配解读词”三项任务,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感受火烧云的奇丽特点,给学生带来奇趣的体验。</p> 《羿射九日》 <p>  孙佳佳老师在《羿射九日》的微型课中,以讲故事为任务驱动,先通过梳理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再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把故事讲生动。</p> 《杨氏之子》 <p>  蔡淑敏老师带来的是微型课《杨氏之子》。她通过创设小小说书人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借助大问题“如何感受杨氏子的聪慧”,以此激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与辨中理解全文,并以说书的形式将课文生动地展现。</p> <p>  磨课研课不仅是学习、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磨课研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但感受到了集思广益的力量,而且让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期待演绎出更多的精彩。</p>

火烧云

工作室

挑山工

磨课

研课

学生

老师

课文

名师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