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我用《孙子兵法》看山东未来(5)

杰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注重“智者山东”建设</b></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滨州市持续挖掘“智者智城”的优秀文化基因,把《孙子兵法》的谋略智慧广泛应用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更具深度、更富内涵地融入城市发展之中,智赋科创、智汇实业、智引转型,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强大力量,“智者智城”也成为滨州响亮的城市名片。滨州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p><p class="ql-block">强智、智强,曾是历史上以齐鲁为代表的北方人的优势。中华大地先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谋略家、纵横家,大都出自北方。以“智”为核心的《孙子兵法》,就源于齐文化的沉淀与孕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北方人“智”上的优势渐渐被南方人打破和超越。科举制度推行以来,南方人在状元和进士数量上的遥遥领先、南北方差距上的日益悬殊,便是最实际的例证。</p><p class="ql-block">那么,北方人为什么“智”上落后了呢?这与长期以来的重智、育智、用智不够有直接关系。《孙子兵法》是齐地瑰宝,却远走南方,在吴地显威,被当作圭臬与“神灵”来“供奉”,是很能说明问题的。</p><p class="ql-block">当下,许多北方人总是羡慕南方人聪慧、精明,言外之意说人家基因好,但更应该看看人家累代看重的是什么、看轻的是什么,反思自己该扬的有哪些、该弃的有哪些。</p><p class="ql-block">社会越发展,“智”的能量占比就越大。山东应该发挥齐鲁大地文化资源丰富、智慧底蕴丰厚的优势,确立“以智强省”的战略,加强“智者山东”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腾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