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星点灯 照亮“心”时代 ——杭州心理健康培训心得

前湖心语站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决策,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技能,引导教师遵循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前湖分校组织教师远赴杭州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第一期活动,我很荣幸能成为培训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在余建玉校长的统筹带领下,在为期四天的的“心”星点灯下,我们紧跟新时代的教育步伐,从“心”开始,学心高涨、收获满满、感慨亦多。</p>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在安徽溪桥教育科技总经理方爱武和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达的讲话中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一 从“心”遇见 把爱传递</p><p class="ql-block"> 随着主持人的隆重介绍,心理健康大课堂开始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李琼老师带着《沟通如何从“心”出发》迈上了讲台。她以自身从教35年走进家庭教育的亲身经历道出我们目前教育面临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好,教师、家长的学历越来越高,可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现今孩子培养的目标在哪?如何教育孩子?她结合身边生活的案例、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影视视频等深入浅出、层层递进、潜移默化地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现在的孩子们面临的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时代。时代在发展,时代在更迭,需要我们与时代俱进,我们不能再用自己过去的认知去教育现在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最为让我动容的是李老师通过故事和图画结合的方式直观形象的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教育的原理:一个高材生自认为生出了一个学渣的儿子,而那儿子说出三句让我们不得不自省,他说:“爸爸说的话我听不懂,我说的话爸爸不听,我想听爸爸说的话他不说”。这三句话道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最为直接的矛盾,同时也为我们鲜明地解读了左右脑功能。左脑又叫抽象学术脑,管理逻辑、语言、数学、文学、推理、分析理性思维能力,孩子的左脑在两岁半才是刚发育,15岁发育稍成熟,全发育成熟是在25岁。右脑又叫艺术创造脑,是管理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创造感性思维能力。孩子的右脑其实在妈妈的肚子时就已发育完成70%,出生已达到80%以上,在孩子七岁时已发育成熟。 因此,现在的生命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要沟通唯有爱相连,正如下午周红燕老师的大课堂——《懂,遇见更好的自己》所讲,孩子所有的叛逆行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请爱我”,孩子所有叛逆行为背后的真相是心理需求。是的,只有你懂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如何懂孩子?周老师侧重于以孩子的绘画来指导解读孩子的情绪行为规律,以绘画来疗愈儿童。当面对儿童急性情绪发作时,教你三步法——打破状态画出来,全心倾听讲出来,满怀期待演出来。当面对孩子作业拖拉、不爱学习、人际关系障碍、爱玩电子产品等,则以绘画六宫格技术焦点法——第一格画出你的困扰,第二格画出关键的角色(认为可以帮到自己的人)第三格画出关键人物的宝物或者锦囊,第四格画出你拥有这个宝物后,你的困难会有什么变化?第五格发出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又遇到了这个困扰你怎么办?第六格画出一个礼物送给这个关键人物。</p><p class="ql-block"> 周老师这种有理有据、图文结合、可操作、真实用的心理绘画方式让我豁然开朗,这样的“懂”,会拉近了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打开我们沟通的心门。同时让我明白教师教育的真谛就是把爱传递。</p> <p class="ql-block">二 走访“心”育 探寻“心”力</p><p class="ql-block"> 5月18日,我们分别走访了杭州市春晖小学与崇文实验学校及幼儿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育的精致化管理。走进学校如同进入心灵港湾,让人如沐春风,温暖惬意。单看心理辅导的场地,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极致的给予人舒适温馨。从办公等待区 、沙盘游戏区 、 个体放松减压区、 宣泄室 、 团体游戏区到音乐治疗区乃至是睡眠仓等放松身心的环境,无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心理健康师资力量更是专业、庞大。单是参观就是一种沐浴阳光、全新放松的体验,更别说孩子个人或团体来到这放松体验了,相信在这样给予孩子们心灵港湾的学校学习、生活,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p><p class="ql-block"> 一堂扎扎实实地心理健康展示课和两学校代表的讲座证实了我的感受。这两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都是把德育在生活中点点渗透,力求做实、做精、做细,真正落实在孩子们的体验和表达上,真正运用学校各渠道的心理资源,点亮孩子们的心灯,打开孩子们的“心”世界,并与之携手互相悦纳,共学共长。在这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教育在轻轻地敲开“心”灵之门。</p> <p class="ql-block">三 以“心”架桥 投以神安</p><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在第三天的培训见到了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海市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默老师,大家都说陈老师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心理专家,她的讲座也是相当的精彩。今天她为我们带来的主题是《提升教师素养 关注学生成长》。陈老师先是在提升教师素养这一块给予了我们思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心理硬件架构好,再来看自身基本素养这个软实力。如:觉察力、谈话能力。陈老师就沟通技巧给予了我们清晰的方案:1.目的清晰(我要帮助孩子)2.提供方案(寻求年级讨论方案)3.格式化操作(先表达对家长的感激,然后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我们要再陈述孩子目前的状况,最后表述建议)。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生理上要了解,成长史上也要了解。</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讲座更是让我耳目一新。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委员、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苏立军老师指导我们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如何运用校园情景剧。苏老师先以观看《拥抱内在的小孩》心理情景剧最直接直观的解读什么是心理情景剧,心理情景剧在校园里重要的作用,再是图画互动的形式解读心理情景剧中的各种角色的扮演技术和心理情景剧剧本中常见的四大主题完善和反哺的过程。清晰的解读,明确的操作思路,让我在后续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添了一道彩。无论是家校沟通的技巧,还是心理情景剧的呈现,都是为了孩子的安心。</p><p class="ql-block"> “心神安宁的学生才愿意学习。”我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在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学生因种种原因心神不安宁,无法好好投入学习中。是的,只有孩子们在学习生活环境当中,感受到了安全,心神宁静了,孩子才会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给予孩子心神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四 用“心”体验 迎接曙光</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辅导师,团体心理游戏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那团体心理游戏该如何设计?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敏毅老师及时为我们送来了《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实操》。杨老师以自己带班案例解读心理游戏是可以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社团拓展活动、心理健康主题月活动、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具体活动形式相融合,进行深度挖掘,做出系统化的体系。有意思的是如何理解对游戏的思考与结果的拓展:一张纸可以用来干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种种答案体现的是我们的头脑风暴。由此我们可以归类,如包装类、印刷类、装饰类、工具类等,从而又可引发联想新的思考:一根绳子的多种用途,一块砖头的多种用途,一支水笔的多种用途……答案有很多很多,只需你有了类的概念能够说出你的理解就好。</p><p class="ql-block"> 费登奎斯国际认证导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李红结合主题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大量案例,从正确认识情绪、情绪的来源、处理情绪的误区、有效管理情绪等方面生动地阐述了压力过大与消极情绪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我们现场感受到了冥想、费登奎斯放松训练,放空自己,放下压力,不一样的体验,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短短四天的心理培训时间悄然过去,曲终有人散,可我们的心火不散。这次的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它就像是满天璀璨的星盏,微微散发温暖,点亮我的“心”空。这盏盏“心”灯,源源不断地引领着我们不断向前,不断提升、不断进步,不断的成长,就让我们走在这条心育点灯路上,照亮“心”时代。</p>

孩子

心理

心理健康

教育

我们

情景剧

教师

格画

老师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