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来啦!

钟雁宾名园长工作室

关于学前教育宣传月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亦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二年。</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4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b>倾听儿童,相伴成长!</b></p><p class="ql-block"> 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通知》明确提出三项宣传重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二是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是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从三项宣传重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宣传主题的重点不是要让我们在一日流程中增加某个环节,而是重点聚焦于我们对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的观察、解读与支持上。</p> 发现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p class="ql-block">  《通知》中可以看出,里面满满是对儿童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价值的认可。儿童的游戏和生活本身是有教育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只是有时候没有被我们发现,没有被我们看到,所以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在“瞎玩”,希望孩子“多学习”。那如何才能发现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呢?——观察评价!</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① 观察</b></p><p class="ql-block"> 为了发现“了不起的儿童”,形成倾听儿童的习惯,有的幼儿园会强调、要求老师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前期先不要去做任何介入(安全、冲突等基础问题除外),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选定好观察对象,这个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孩子,也可以是一个游戏,然后在孩子面前至少站定10分钟。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拿上小本子,把孩子们说的话逐句记录下来,然后当班的教师一起来讨论分析,从孩子的语言中,教师发现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形成“倾听儿童”的习惯后,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尝试真正地去尊重、理解孩子,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倾听——他们在观察什么呢?他们在思考什么呢?他们正在感受什么?哦~原来他们的世界是这样的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没有“倾听”的环节,但不能没有“倾听”的意识。当我们放下“大人范儿”,放下一定要去“教”的视角,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和生活中都灵动鲜活、热爱探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②倾听</b></p><p class="ql-block"> 在倾听儿童的心态下,“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就不难了。但如果要真正发现“意义”,我们还需要扎实修炼基本功,了解儿童在五大领域各项能力中的发展规律,学会判断儿童在某项能力中的当前发展水平以及最近发展区。</p><p class="ql-block"> 儿童的发展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这个儿童的哪项能力要强一些、哪项能力要弱一些?这个行为体现了孩子哪方面的发展?哪方面的发展没有体现?这是个“调皮”的孩子吗?还是他可能只是在“集体生活”这项能力上还需要我支持?……要炼成一双能发现“有意义的学习“的“火眼金睛“,还需要老师们进一步努力学习、扎实沉淀。</p> 回应与支持、拓展幼儿的学习 <p class="ql-block">  对老师而言,学会倾听、观察儿童后,难点就在于如何基于儿童现有水平进行支持和拓展。比如在游戏和生活过程中需不需要介入?什么时候介入、用什么方法介入?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又应该如何捕捉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发展价值点,从而进一步推进儿童的思考和探索?在设计拓展活动时,应如何支持儿童的全面发展?……没有这些思考,儿童的生活可能就只是“生活”,游戏的价值可能也无法发挥到最大。</p><p class="ql-block"> “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不是存在的,它需要建立在对儿童观察和评价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实现学前阶段的教育目标,观察评价是前提,支持、拓展是保障!</p>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u>走进孩子内心,从倾听开始</u></b></p><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成为主角,</p><p class="ql-block">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 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静静地守护,静待花开。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u>你是小话痨,我是好听众</u></b></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个有点“小话痨”的孩子,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u>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u></b></p><p class="ql-block">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p><p class="ql-block"> 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u>家长:相伴孩子成长,从倾听开始</u></b></p><p class="ql-block">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p><p class="ql-block">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p> <p class="ql-block"> <u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u></p><p class="ql-block">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p><p class="ql-block">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 <u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u></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u>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u></b></p><p class="ql-block">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u>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u></b></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敷衍、心不在焉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u>具体怎样做呢? </u></b></p><p class="ql-block">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倾听花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p><p class="ql-block"> 倾听溪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们能读懂山森的呼吸;</p><p class="ql-block"> 倾听儿童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我们能走进儿童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走进儿童,</p><p class="ql-block"> 倾听儿童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挖掘每一个儿童的无限潜能。</p>

孩子

倾听

儿童

幼儿

游戏

家长

教师

观察

我们

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