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区语文学科基地视导活动 <p class="ql-block">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为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营造课堂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5月19日,水挂庄小学迎来了由安宁区语文学科基地三位学科专家的视导,就我校青年教师展示的两节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课堂指导,探讨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 第一课节是陈斐老师执教的《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陈老师采取了以下思路来设计:第一,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引导学生感知小时候的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落实本单元语文素养“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句子”上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突破难句理解。第二,在文本学习基础上,拓展阅读宋庆龄的生平、《宋庆龄冒雨看望幼儿》《一诺千金》三篇小短文,既丰富学生的同类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及对人物品质的认同。</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任静老师执教的《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围绕“习惯”展开。在教学中,抓住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从猜谜语导入,由字到词的识记,再到到长句子的指导朗读。课堂中渗透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根据下文理解“丢”的意思,结合生活识记理解“平平安安”,在情境的创设中,让孩子们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知道了学会整理和保管自己的文具,是很好的一种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之后的评课环节,两位授课老师先谈了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及授课得失。陈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虽然能设计思路以生为本完成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及时到位,但在对学生的引导中对课堂生成的契机把握还不及时,今后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不断提升自身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其次,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还要更加深入,争取将这种方式更好的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任老师认为自己也是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但因在问题的有效性上缺乏审度,导致时间不够,学生的写字教学没有全部完成。</p> <p class="ql-block"> 之后三位专家老师开诚布公,倾囊相助。首先肯定了我们两位老师在培养学生常规养成的努力,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课堂评价的准确性、及时性、多角度予以肯定。其次肯定两位老师的语文教学都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课堂静静发生。最后,三位专家就新课标中的“大单元教学”“任务群驱动学习”和“深度学习”与我校康校长及各位语文老师展开了研讨,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一次督导,是一次成长;一次督导,也是一次蜕变;一次督导,更是一次超越!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春播夏长正当时,期盼秋来枝满头,水挂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定当初心愈坚、一路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