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8日,清晨。雨崩下村。</p><p class="ql-block">我慵懒地靠在床头,还想再眯一会儿。忽听窗外有人语声,好奇地过去拉开窗帘想一探究竟,可外面的景色让我震憾了:村头白塔旁是如茵般的草甸,连绵绿色的尽头两山相对,更远处有两座白雪覆盖的山峰在蓝天白云下,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p><p class="ql-block">窗外不远处有一片水面,而人声正是从那片水边发出来的。我急忙起床奔向水边。东方已经泛起霞光,将一夜积攒起来的雨雾一扫而尽,雪峰的倒影在水中显得神秘而洁白。可是还没有来得及慨叹,就看到第一抹阳光已经柔和地打在了雪峰之上,随着雪峰上阳光面积的增加,它的色彩也由最初的黄里透红,到金黄,再到金黄中透出浓艳的红色。哦,日照金山!</p><p class="ql-block">不知是不是运气太好,就在24小时之前,在飞来寺观景台,我们同样享受了一场日照金山的盛宴。唯一不同的,是那里可以看到梅里雪山全景,更让我难忘的,还有那皎洁月光下最后一道夜幕中一字排开的“太子十三峰”:冷寂、肃穆,白色上笼着一层暗蓝。</p> <p class="ql-block">【2023.5.8,雨崩下村,神女峰和五冠峰,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2023.5.7,飞来寺,神女峰和五冠峰,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2023.5.7,飞来寺,日出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都只是序幕,虽然过于隆重了点儿。我们的目标是:雨崩徒步。</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小团虽然人不多,却来自不少省份:北京、河南、山东、浙江、广西、福建……</p><p class="ql-block">7点半,我们出发了。目标:冰湖。</p><p class="ql-block">大家在雨崩上村白塔旁集中,经过一小段高山草甸和沙棘林,就进入了崎岖难行的原始森林之中。几乎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路,有的只是骡马踩踏出来的小道,满是泥泞,无从下脚。队伍逐渐拉开距离,形成了前、中后三个梯队,我是这个小团中最年长者,一直在第二梯队的前排。随着海拔的升高,我开始喘息起来,走不远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但自我感觉还不错。10点半,走出最泥泞的一段,到达梅朵崩顶,一片稍平缓的山地,这里汉语意为鲜花坝,据说是卡瓦格博神的锅庄舞场,而卡瓦格博是梅里雪山主峰。再往前走不远,就是笑农垭口,海拔3623米。从垭口望去,梅里雪山的将军峰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可及。11点半,到达笑农牧场,也称为大本营,这里曾经是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时的大本营。那次的攀登是一个悲剧,山难之后,梅里雪山永久关闭。大自然的神秘令人敬畏。在牧场作短暂休息和补充之后,我们开始向目的地发起最后冲击,那段路难度不小,一直向上攀爬,直到到达在牧场就可以看到的那片彩幡之下,我看了下表,正是下午1点钟。</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p> <p class="ql-block">【去往冰湖的路上。最难走的那段路没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笑农牧场】</p> <p class="ql-block">冰湖,就在我的脚下。虽然感到很累,但是看到冰湖的那一刹那,我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雨崩徒步,这个前几年就确定下来的目标,因为三年来的疫情而一再耽搁,甚至去年11月份我已经备好了压缩饼干,准备入手机票,却因突如其来的防控而不得不作罢。一阵浩叹和诅咒之后,我下行到冰湖旁,顺时针绕着湖行走一圈,开始返程。</p><p class="ql-block">回村的路与来时相比,已经显得不值一提,下坡居多,省力但很费膝盖,仍然需要小心翼翼,我把护膝戴好,两支登山杖并用,在树林里摸索着下行。天气的变化,增加了返程的难度,先是飘起雪花,接着下了会儿冰雹,随着海拔降低,小雨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又看到了村头那座熟悉的白塔。下午将近5点时,我回到了酒店,全程十四五公里,用了9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冰湖在望】</p> <p class="ql-block">【终于实现徒步冰湖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第2天,多云转阴。早晨起来,觉得仍有些疲劳,但还不到无法坚持徒步的程度。我知道,这个地方我很难有机会再次来了,所以,要留些时间更随意地溜达一下,更仔细地观察一下,也许这样更有价值吧。于是,我没有随团去神瀑。而是选择留下来,到村子周边随意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雨崩,在藏语里是“经书”的意思,传说神把经书藏到了此处一块岩石之中,才有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雨崩村不大,只有50几户人家,却分作上下雨崩两处,上雨崩在山的半腰,下雨崩在山脚,离神女峰和五冠峰最近。上下雨崩之间有道路相连,约需步行40分钟。</p><p class="ql-block">下雨崩很小,村里没有更多的看头,于是我向神女峰方向慢慢踱去。三三两两的骡马和牦牛安详地低头吃着青草,有的口渴了,会到流过草地的那条小溪旁去寻水喝。溪水边上是一个不大的转经筒,当地人经过时会特意去转上几圈,表达的是一种虔诚。过了草地,路旁一条干涸的河沟,沟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玛尼堆,据说那是人来世居住的房子,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吧。</p><p class="ql-block">我毫无目标地兜着圈子,不知怎么地又回到村里,迎面看到“雪山咖啡”的店招,就进去坐在一角,点了一杯拿铁,心里出奇地静,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窗外雪山、白塔和来来往往的人,一直坐到很晚,很晚。</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远处山腰上就是上村】</p> <p class="ql-block">【雨崩下村周边】</p> <p class="ql-block">【一杯拿铁咖啡,我在这儿坐了整整半天】</p> <p class="ql-block">5月10日,出村。出去的路是全程水泥路面,沿着尼农大峡谷一路下行,大体上分为三段:先是稍平缓一点的,路面也稍宽;再是急陡的下坡路,路面窄而且碎石多,非常难行;第二段路结束后就到达了途中唯一的一处休息补给点,秘境客栈,稍作休息补充,继续前行,此时已经可以看到大峡谷的出口和远处公路上的汽车,但是最险的一段也随之而来,一边是陡峭的百丈悬崖,一边是直立的山壁,特别是拐弯处,山风会迎头抖着旋儿扑向你,最保险的办法只能是紧贴着山壁慢慢走过。出峡口之后,不久就远远地看到了尼农大桥。这座在照片和视频里不知看到过多少次的大桥,意味着此次徒步的终点,尼农村,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12点半,我终于抵达了尼农村。全程16公里,用了4个小时。最后的一两公里路,真感到了十分的疲惫和乏力,好在咬咬牙,总算坚持到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村】</p> <p class="ql-block">【出村】</p> <p class="ql-block">【出村的路】</p> <p class="ql-block">【尼农峡谷最险的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尼农大桥和尼农村】</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徒步,真切地感受到“爱一个人,就让他去雨崩,那里是天堂;恨一个人,就让他去雨崩,那里是地狱”,和“天堂在左,雨崩在右”的真实的含义。同时,以我个人的体验,雨崩的几条线路虽然只属于徒步的入门线路,但是充分的准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和必须的,最好的是做个详细的攻略,让准备行走的路线的情况牢记在自己的心里,尤为重要。当然,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又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目标。</p><p class="ql-block">坐在大巴上,疲惫和浓重的睡意袭来,还来不及回味几天来的行程得失,就进入了梦乡。但是我知道,醒来后,我们将到达此行的最后一处落脚点:美丽的,香格里拉。</p> <p class="ql-block">【除了雨崩,路上的风景也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路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来时路过月亮湾,金沙江唯一的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回程,纳帕海,马上就到香格里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