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梦里寻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才有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 “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认为我把自己发现的好方法、小诀窍等通通告诉学生,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多的东西就是好的课堂。后来,我认为老师能够引导、帮助学生思考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好的课堂应该更多的听见学生的声音、看见学生的精彩、感受到学生的激情,真正的课堂,应该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愿意主动探究。看到过学生思考并激烈的讨论的样子,才明白“原来,课堂真的可以这样子”。</p><p class="ql-block"> 本周学习一年级的一节“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新课,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精心准备的活动,也没有老师一字一句的提前“背”课,学生的表现却让我很惊喜,也很震撼,我更加坚信,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学习才有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 课伊始,老师呈现情境图,学生发现信息(3个人折星星,每人折了6个)。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接下来,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我是这样想的,有3个人折星星,每个人折了6个,列算式就是6+6+6”,这是九组李文臻同学的发言,我刚好听到,赵彬接着问:“那3在哪里?题目中有3,列算式怎么弄没了”?听了他们的讨论,我心里很是得意,这些“小屁孩”已经有了问题意识,也真正地在思考问题了,真不错。我以为他们会被赵彬问倒,不知如何答复呢,结果他们小组另一个同学又说:“一个人折6个,两个人折两个6,三个人就折了三个6,三个6加起来,就是题目中的3人啊”……他们小组还在激烈的探讨,我来到吴梓政小组,这个组的练习本上已经写了满满一页,想到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想到了不同的方法计算答案,吴梓政一边写一边讲,其他同学一边看,一边说,真是脑洞大开,想了这么多方法,还在不停地尝试。再走到曹艺媛小组,他们也是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还拉着老师听他们的讲解……</p><p class="ql-block"> 等他们讨论完,我退到教室后面做起了学生,让他们上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讲给其他同学听,别说,他们讲的挺带劲,有老师的范儿,还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种感觉真好。我顺着刚才学生的问题“3哪去了”,继续追问:“那4个人折星星,每人折了6个,要把几个6加起来?”学生回答4个6加起来,“那10个人折星星,每人折了6个,要怎么列式”?学生回答把10个6加起来……最后,我问100个人折星星,每人折了6个,要怎么办呢?生回答:“要把100个6加起来”。我说:“对的,列加法算式没有问题,可是太长了……以后咱们会学习用乘法解决类似的问题,那时候就比较简单了,大家先了解一下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一节课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声中就要结束了,这节课,我没有说几句话,学生却说的精彩,我没有要求什么,学生却学的扎实。我想,以后的课堂应该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习有可能发生。</p>

学生

课堂

星星

人折

学习

老师

讨论

小组

思考

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