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有“约”,研读“评价”——2022至2023学年度肇庆市凌琳名教师工作室线上研修之【热词共议】(十一)

凌琳名教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四月悄悄溜走,五月来到了。暮春之末,初夏之初,绿荫艳阳,鸟语花香。五月你好,时光你好!在这美好的初夏,肇庆市凌琳名教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继续相约云端,聚焦热词,共议评价。</p> <p class="ql-block">  本次热词共议活动由工作室学员黄秀芬老师担任主持。她首先分享了《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为主题的关于新课标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具体建议以及她的个人建议及思考,并提出了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热词共议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对“评价”这一热词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代表孔祥键老师从五个方面分享了他们小组对“评价”的见解。并以他与佛山丹灶一小老师的那节同课异构的习作课里面的评价表来分享与探讨,并提出无论怎么议论“评价”这个词,都离不开课标,最终的指向都是促进师生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小组由李舒琪老师代表分享了《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为主题的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评价。李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大家看到了激励性评价的优势,师生通过表扬信达成了情感的交流,使教师对学生的导向激励更具针对性。</p><p class="ql-block"> 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p> <p class="ql-block">  第三小组的陆宇茵老师代表小组分享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评价量规的制定。她提到大概念下的语文教学评价最终指向考量学生能否在一个真实性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学评价设计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此选择教学评价方式、制定教学评价标准。评价的工具即可以是检测卷,也可以是信息收集表,又或是观察表等等。</p><p class="ql-block"> 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主持人助手陈彬老师也就:关键词“评价”、何为“教学评”一体化、学习任务群中的“评价”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自己所听的两节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白鹅》跟我们分享了学习任务群的构建.</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凌琳老师做了题为《素养立意的低年段段非纸笔测试评价探索》的精彩讲座。凌校从学校低年段非纸笔测试的缘起、雏形、改进、反思四个方面,跟我们分析了低年段如何开展非纸笔测试,并提出,非纸笔测试目标定位要清晰,内容设计要合理化,任务组织要情景化,效能评估要规范化。</p> <p class="ql-block">  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创新学习评价,如果评价没有创新,评价方式、评价目标、评价技术没有创新,那创新人才培养又成了一句口号。新课标需要新评价,评价是教育专业化最后的堡垒,我们不仅要好评,而且还要会评。</p><p class="ql-block"> ——崔允郭</p> <p class="ql-block">撰稿:黄秀芬</p><p class="ql-block">审核:凌琳</p>

评价

教学

分享

工作室

热词

老师

共议

纸笔

小组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