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

柯思嘉

<p class="ql-block">5月12日,离开武汉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绿荫掩映中的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成“品”字的仿古建筑。馆藏文物14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馆藏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举世闻名。</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曾侯乙墓”展区。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展区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出土的青铜礼器是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看了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瑰宝新晋“镇馆之宝”,很震撼。彰显着荆楚大地悠久文化的创造性与艺术性。</p><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去了第一-三层及地下层。“楚国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越王勾践剑特展”。</p><p class="ql-block">一个曾侯乙墓,竟有如此多的文物,需要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用三层大厅来展出。想象不出这个墓该有多大,曾侯乙生前该有多奢华。</p><p class="ql-block">参观者摩肩擦踵。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游客。</p><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最好的地方是当地的博物馆。我每到一个地方,喜欢去博物馆看看。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参观过的最震撼的中国博物馆之一。使我又一次被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又一次对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所惊叹!</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周代诸侯国曾国的国君。他的墓葬于</p><p class="ql-block">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城区)被发现,发掘出土的一万五千余件工艺精湛、无与伦比的文物,呈现了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体现了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先的丰富精神世界,揭示了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p><p class="ql-block">曾侯乙所处的时代,群雄并立,百家争鸣,世界主要古文明都达到了巅峰,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是当时人类智慧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战国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时期为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音阶为现今通用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p> <p class="ql-block">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通高54厘米,重192.1公斤。这件建鼓座是承插建鼓的底座,由8对大龙簇拥着中心圆柱,大龙身上盘绕着数十条小龙,变幻莫测,生动有序。击鼓时,鼓声仿佛惊醒了群龙,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统一,是所见最精美的先秦建鼓座。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p> <p class="ql-block">越王勾践剑:时期为春秋晚期,千年不锈,由许多小暗格组成。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