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觉悟社纪念馆

✨月亮汐🌙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2日,我和大哥、外甥关山来到位于天津的觉悟社纪念馆。祭奠我的祖母张嗣婧,我的祖母和邓颖超奶奶在天津女子师范读书,是最要好的同学和朋友。</p><p class="ql-block">早年一起参加觉悟社。</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京津多年,却是很少能聚在一起来祭拜祖母,多年前姑姑的二外孙关海,曾带他的母亲来此看望祭拜!</p> <p class="ql-block">觉悟社旧址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9号,是青色砖木结构的平房小院。觉悟社旧址占地面积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0平方米。门首悬觉悟社旧址匾额。觉悟社于民国八年(1919年)9月16日成立,是周恩来领导的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组织。</p><p class="ql-block">觉悟社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p> <p class="ql-block">关山是我姑姑的大外孙,今天来一起祭拜他的太姥姥。</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参加革命的女子都很伟大!为了我们的国家她们肯献身奔忙。</p> <p class="ql-block">五角星下面是我祖母的名字:张嗣婧。</p> <p class="ql-block">↑觉悟社里有关我祖母的资料与照片,我都有保存,并在《聊聊我的家史》里刊用过。</p><p class="ql-block">此张照片左一是我的祖母,和邓奶奶坐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末,组织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年轻人很多,这是在录制讲解。</p> <p class="ql-block">张嗣婧,女,字穆仪,1901年生,河北安肃(今徐水)县人。</p><p class="ql-block">她3岁丧父,9岁入本县女子小学读书。在小学期间,她的母亲未征得她同意便给她订下了亲事,对方是她的表哥刘赓勋。她12岁时,刘家答应接她到天津求学,并承诺供给一切费用。她来到天津后,便住在刘家,不久便考入女子师范附属小学读书。</p> <p class="ql-block">1915年秋,张嗣婧考入直隶女师,移住宿舍。几年中,她的成绩总是最优等,加之脾气好,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1919年,张嗣婧加入觉悟社,代号为37。1920年,张嗣婧在旧礼教的束缚下嫁给了刘赓勋。婚后半年,张嗣婧毕业后即到北京公立第七女子小学任教。她在北京仅仅住了半年,就被夫家叫回了天津。</p> <p class="ql-block">我祖母的照片挂在展厅的中间位置,看到我的祖母不禁潸然泪下,血浓于水,没有我的祖母就不会有我们这一辈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祭拜了苦命的祖母,我们是您的后代,相信她看到我们会无比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女星社旧址</p><p class="ql-block">女星社旧址是邓颖超在天津创办的妇女运动的团体女星社所在地的旧址。女星社于1923年4月25日成立,起初设在河北区中山路五昌里10号,1992年迁址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祖母去世时,邓颖超为其写的悼词,刊登在当时的《女星》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觉悟社成员李锡锦的家,一度成为觉悟社的固定活动社址。当年,30多位社员和社友在这个由几间青砖木结构平房组成的小宅院里,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实际斗争,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p> <p class="ql-block">这次专程去觉悟社纪念馆看望我的祖母,每次念及我的祖母,心情都很沉重。虽然并没有见过祖母,但血浓于水,那种亲情的感受无以言表,当给祖母深深鞠下一躬时,我泪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