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做花馍,非遗指尖传——光谷第二十五小学“千卉课程非遗花馍”教师学习活动

光谷二十五小“百花团”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和雅”教育校园文化,丰富教师课余生活,打造学校校本特色教师绝活,提升教师生活劳动水平。光谷二十五小开设“人人参与”的教职工非遗花馍制作大赛,以此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培养教师热爱生活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一、了解非遗花馍</b></p> <p class="ql-block">  花馍,又称为“面花”,不仅仅可食,更是一种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们的心灵手巧和艺术想象力。花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其中陕西关中等地的花馍更是出名。乡间的花馍讲究很多,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等,都有各类造型和不同用途,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并被评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学习非遗花馍制作的材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学习进行中</b></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一周学习非遗花馍的制作,老师们通过揉、搓、擀、捏、剪、切等制作方法,小小的面团变成了枣花馍、醒狮、孔雀、玫瑰花各种造型。老师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馍,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家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劳动教育正当时,光谷二十五小的老师以身示范。只有老师自己真正地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劳动的意义。</p>

遗花

光谷

教师

劳动

制作

老师

非遗

学习

二十五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