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新篇,教研引领启新颜 ---牡丹区教科研中心领导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墨花塘

<p class="ql-block">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这美好的初夏时节,我们怀揣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殷殷期待,共同探究我校乐美课堂教学。学校建校以来坚持乐美教育办学思想,在李凤真校长的带领下,教师们乐教善导、敬业为范,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四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彰显了因材施教、多彩乐成的课堂理念。为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继续深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我们有幸邀请到牡丹区教科研中心刘永芳主任和语文教研员孙艳萍老师莅临指导。</p> 低年级的趣味课堂 <p class="ql-block">  《荷叶圆圆》是第六单元的一篇非常轻快活泼的散文诗。李永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清晰,注重识字教学和朗读指导。在识字教学中,永华老师依据生字的特色,掌握生字的"个性",采纳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联系构字特色学习会意字"晶",联系字理识记"停",借助图片学习"停机坪"等,这样立足生字的构字特色,采纳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扎实有效。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长句,永华老师细致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自主地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伙伴,模仿他们的动作,揣摩他们的内心,充分体验文中小伙伴们和荷叶之间快乐的情绪。孩子们热情洋溢的朗读也为课堂增添了满满的童趣。</p> 中年级的情景课堂 <p class="ql-block">  《海底世界》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刘慧老师抓住儿童的好奇心,以一段海底录像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刘老师采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如在学习第三段时,通过读,找出段落的中心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先总后分的组段表达方式;在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刘老师还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渗透。整堂课轻松愉悦,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始终。</p> <p class="ql-block">  毕荷萍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劝告》。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没有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本堂课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学生的练说过程,毕荷萍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一个练说的舞台:设计"角色体验"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小组里模拟劝说,大家互说互评,适时补充,而后选代表参演。这样人人参与,个个有感而发。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使学生在有理有据的劝说中学会树立自己鲜明的观点,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语言表达更加清晰、临时反应更加迅速,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李莎莎老师执教了《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整堂课教学目标定位清晰,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要求,明确任务,指导方法,引发阅读期待。莎莎老师从书的封面、作者、目录、插图入手,引领孩子了解书的基本结构及内容,教给孩子如何选书,如何开启阅读。课上莎莎老师指导学生围绕本书故事的主人公王葆和宝葫芦,通过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空间,教给学生通过预测故事情节,边读边作批注,结合插图等阅读方法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课上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十分高涨,在不断思考、朗读和想象中逐渐被书中的情节吸引,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呈现了一堂精彩、完整的导读课。</p> 高年级的高效课堂 <p class="ql-block">  兰丽娜老师执教六年级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本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顺”,顺则通,通则美,每一个环节起承转合,不落痕迹。古诗词有凝炼而优美的语言,严格而铿锵的韵律,只有吟诵才能深刻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兰老师的吟诵可谓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在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词的兴趣和想象的空间:水想象成美人眼波流动的样子,山想象成美人蹙眉的样子。她将我们的眼耳口心全集中在古诗词上,用声音打动我们的感官。从开课的送别诗飞花令到结尾的对比送别诗写法,汲取写作营养,整堂课新旧知识安排得当,意在引导学生爱上宋词与积累送别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杜丹丹老师执教六年级综合性学习第二部分《依依惜别》的内容,在这分别之际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丹丹老师用心整理了四年来关于她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一张张照片,一幕幕情景…往昔的事情,又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回忆总结书信格式及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孩子们在信中饱含深情吐露心声,记下了杜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导,以及对学生、对工作的一腔热情。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用无声的语言将不舍和祝福融进夏日的风,娓娓道来。</p> 评课议课  研讨提升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教研员孙老师从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老师进行精准点评和指导,高度肯定了六位老师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极大鼓励了青年教师。而且细致地提出了语文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一点一滴、循循善诱。教研员精辟的点评,由衷的肯定,宝贵的建议,带给老师们无限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刘永芳主任充分肯定了六堂课的精彩之处,同时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刘主任从语文阅读、逻辑思考、思维发展角度,深入浅出地阐明教师要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良好的审美体验。大到课堂的整体架构、设计思路,小到从某个知识点如何更好的展开教学,刘主任耐心、专业的让在座的各位老师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夏日共研,催开一树繁花;追梦语文,沉醉一路繁华。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长久的酝酿。我校将继续深入研究乐美教学体系新课型,坚持"因材施教,多彩乐成"的课堂理念,继续前行在"学习新方案、践行新课标、探索新教学"的教研路上。</p>

学生

老师

教学

课堂

语文

学习

朗读

想象

教研员

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