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疗随笔(九)

诗疗黄干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诗疗随笔(九)</p><p class="ql-block"> 接到上海的罗莎给我传来一个信:打算组织一次文化旅行活动,从上海出发要到乐山、雅安、成都和重庆。其中部分成员到重庆后,看洪崖洞和轻轨列车穿楼,还要以诗会友,听听我们的诗疗讲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6日下午刚过1点,他们一行五人,到了南岸四公里万凯新都“花与咖啡”咖啡厅,比约定时间早了许多。我还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心灵的烛光》讲座,这是第十场,对于本地诗友,已不是新鲜事,但30多位诗友早早来到会场,男士们衣冠楚楚,女士们光鲜亮丽。重庆人待客,总是很热情!上海朋友对这次聚会也有一种迫不及待的预期,大家初次相见犹如多年老朋友相会。一个小时多的讲座,他们听的津津有味,还欣赏了诗疗活动中重要环节--诵读者高歌和华健诗朗诵:莫言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海灵格的《我允许》,米沃什的《礼物》以及我写的《三月的帽子》等。最后大家起立,一起集体朗诵食指的《相信未来》,气氛热烈友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渝州诗会第一次城市间文化交流活动。罗莎曾经与我共事一段时光。她是国际名媛上海会长、全球旗袍大使上海赛区主席、也是3383中西文化交流(项目)创世人。 老朋友相见,自然激动和高兴。双方都有自己节目。上海两位老师表演非洲鼓伴舞--《达坂城的姑娘》,跳舞自然是罗莎。节奏鲜明鼓点,婉约优雅舞姿,很是带动会场情绪。我们的《有诗大家诵》有诵有评(蒋伟华和胡卫民点评),也让客人看到山城诗友对诗歌热爱和虔诚。沪渝两地书画家还彼此互赠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曾任《上海侨报》总编辑、《上海电视》杂志副总编的董康定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新冠疫情肆虐上海那三个月,许多人对社区疫情管理不适应,出现情绪波动。他就主动在网上教孩子读诗词,其中包括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让孩子们平安渡过那个特殊时期。以前,他觉得读诗写诗有用,只是没有提升到诗疗这个高度,现在认识到了。罗莎笑着说,诗疗把新冠疫情带来的郁闷心情治愈了。香港中文卫视执行总裁汪子涵说,诗疗活动太有意思了。</p><p class="ql-block"> 分手时,大家不约而同吟诵起北宋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p> <p class="ql-block">  出席本次活动,还有美篇重庆同城会长李云飞、天歌文学社社长书尘、二月文学社副社长蒋伟华、重庆大学美学教育英戈教授、资深媒体总编江声、书法家尹蛟、多媒体人刘洋东以及茶艺师曾均等。活动被报道在“今日头条”、“中国新报融媒网”、“人民视点”、“京华时空网”、“中红网”以及“重庆文化网视”等多家媒体。</p><p class="ql-block"> (皇竹草,20230518)</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0fiwh3"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诗疗随笔(八)</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