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 我爱我自己吗

赵小赵

<p class="ql-block">  老师水杯被儿子打碎了,想换个水杯,还和师母生了一顿气,咋回事呢?让老师带领我们解密他是如何看见自己、疗愈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杯子被能能摔了,老师想起来家里还放着一个挺好的杯子,是媳妇在国外的一个好朋友送给她的,媳妇一直没舍得用。杜老师觉得得尊重一下媳妇,于是问媳妇:“这个杯子我能用吗?”没想到师母说:“不能用。”当时送这个杯子时,还送了个笔。师母当时也不让他用,后来他只管用了。这次杜老师就想:我还不配用个杯子吗?当时老师也只想到了这一个杯子,准备用它泡茶喝。媳妇说不能用时,老师以为是和他开玩笑。于是说:“怎么就不能用了。”师母说:“老贵了,摔坏了咋整。”杜老师心想:“老贵了?我这还不如一个杯子?你的东西也不让我用,一个贵的杯子我都用不了,我这混到什么地步了。爱你,爱你,白爱了,连个杯子都不让老公用。就算是几百上千的,我连个杯子都比不上呀。”那一刻杜老师真有点生气了。也想让媳妇看见呀,于是一摔门,就来到了自己屋里。</p><p class="ql-block"> 因为老师知道有情绪是自己和自己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要向内求:亲爱的自己,我看到你生气了,你很重要。老师疗愈了自己之后发现,不是自己不配拥有这么好的杯子,是媳妇舍不得用,媳妇有不配得感,所以才舍不得让老师用的呀。想要等孩子大一点再用,害怕把这么贵的杯子让能能给摔了怎么办。老师就明白了,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媳妇舍不得,她还是个小孩儿,不是牵扯到老师和杯子谁重要的问题。人家自己都舍不得用,别人用肯定更舍不得。</p><p class="ql-block"> 老师觉得以他和师母现在的关系,用个杯子肯定没问题,他觉得高估了自己。就开始自我疗愈:亲爱的自己,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你想骂她就在心里骂她一顿吧。于是就在心里释放了。骂完又问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重要了?亲爱的自己,你很重要。你很好。你值得拥有一切美好的。在心里支持了自己。老师瞬间理解了媳妇为什么不让他用,理解了媳妇的担心、害怕、舍不得。媳妇也喜欢这个杯子,为啥一直没用呢?害怕能能给杯子打破了。所以想等能能大些再用,这是媳妇的思维模式,所以她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她就会怎样对待杜老师。想明白了之后,就不和媳妇较真了,自己重视自己,自己爱自己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老师也不是神,也想让被看见。老师是怎样避免一场战争的?在家庭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相处。我们要透过这件事学会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对方可能感觉到我们不够爱他。我们确实不够爱他,我们爱的是这个东西。可能对方也不说,但内心会不舒服的,就像对方有好东西不让我们用,我们很难受一样。我们要真实的对待自己,作为老师也会有情绪,我们要走在这条疗愈自己的路上。面对一些孩子,不用去计较,扩大自己的格局,把对方当孩子,接纳她,自己就会越长越大。老师每一次生气的时候都会看见自己,然后从情绪当中调整出来。不断地让自己的爱扩大,走在修行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情绪来自哪里?来自于自己,只是媳妇把它引出来了。自己拿自己和杯子比,干什么呢。我很重要。看见疗愈,扩大格局,彼此包容,一点点长大。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就是太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爱了。结婚是两个人彼此承担不一样的责任。提升自己的,是需要成长的。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我行我素。组建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队,所以结婚之后,婚姻的真相不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我想怎么舒服就怎么舒服的。有了孩子之后更是逼着自己去成长。现在老师找到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出现的情绪,不去怪对方,但那一刹那本能的是去怪对方的,而瞬间会知道问题的关键在自己这里,因为老师运用这个理念已经很熟了。结了婚之后,需要消耗自己的地方太多了。彼此需要去重视彼此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我到底怎么引领,怎么解决。一个字:爱。这个字太宽泛了,举个例子:比如孩子不起床,孩子不学习。孩子遇到问题我们不要把它只当做孩子的问题,也不要让孩子完全自己去解决。需要我们用耐心带着孩子去长大,这是关键点。早上孩子不愿意起床,正常不正常?太正常了。我们要有耐心,过去陪伴他,帮助他。不能过去哇哇:“你怎么还不起床,叫你多少遍了。”这不是爱,这是嫌弃,没有理解到孩子。</p><p class="ql-block"> 那天老师带领能能一块洗碗,能能一看碗太多了,不想干了。嫌麻烦,这正常不正常?正常,理解他,没关系,爸爸来干。当接纳他,理解他之后,杜老师刷了两个碗之后,能能说:“爸爸,我来刷。”干的不好没关系,很多问题,都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解决的。</p><p class="ql-block"> 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孩子周末就不愿意写作业,我们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的出发点是先理解孩子。孩子写不完作业也会很难受,很不舒服呀,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让自己这么紧张,这么不舒服干嘛呀。这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帮孩子想出方案,要和孩子商量,这个方案怎么样啊?如果觉得能行,妈妈陪着你,妈妈也读书呀。在一次一次的引领,一次一次的陪伴,一次一次的理解中,这个孩子就会成长,这个孩子就会长大。如果我们嫌弃他,他自己也没有力量,他自己得不到爱来理解他,帮助他的时候,他是下不了决心去成长的。我们逼着他在那里写作业,他内心很痛苦,他现在有多痛苦,他以后就会有多反抗。教育孩子是需要我们的耐心的。我们动不动先急了,我们解决不了自己急的问题,我们是无法引领孩子成长的,我们指着孩子自己自觉。太难了。我们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先不要着急,要先去找解决方案,我们光想着省劲,直接让孩子变好,绝对不可能的。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去成长自己,就想让孩子变化,是绝对不可能的。教育孩子必须焕发出自己的爱心,耐心,然后去引领孩子成长。才能真正的帮助到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的嘴巴,说孩子,吵孩子,打孩子,孩子早晚会毁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