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陈鹤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跳过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一群人同频共振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好的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互相彼此凝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是把目光投往同一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乘着开往夏天的列车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共赴了一场相爱的约会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场相约 关乎孩子 关乎家长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更关乎我们之间共同的话题 ·····</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工作,这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科学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大班幼儿入小学的适应性教育,科文旅方家坡、新城之光、瓦萨公馆幼儿园于5月17日特邀请兰州新区第十二小学姬铖校长入园为全体大班家长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幼小衔接”座谈会。</p> 如约而至,时刻准备 如约而至,双向奔赴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带着爱与期盼,家长朋友们如期而至,有序签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幼小衔接家园共育之旅。</p> 如约而至,共话成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园长致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科文旅幼儿园南部联盟园陈戌娟园长就本次主题、目的为家长做以解答并介绍参会人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会人员♥️</span></p> 焦点对话 共研共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兰州新区第十二小学姬铖校长</p> <p class="ql-block"> 兰州新区第十二小学的姬铖校长结合多年小学教育经验,以独有的专业见解、耐心细致地讲解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家长梳理作为父母在孩子步入小学前应该做些什么,孩子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及衔接是否仅是片面的学习小学知识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做以解答。 让家长在短短一个多小时有很多共鸣与理念更新,树立正确的衔接理念,助力幼儿顺利步入小学。</p> 焦点对话 仔细聆听👂 <p class="ql-block"> 姬铖校长在座谈中通过分享鲜活的案例,引导家长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学会怎样做好父母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中自然的向前一步,家长不必太焦虑,相信宝贝们一定会自信满满步入小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师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王加荣老师就班级现况前期家长、小学低年级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学期幼小衔接工作以及家园配合等方面让我们了解到应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缓解家长衔接焦虑,实现顺利过渡。</p> 精彩瞬间 焦点对话 相互交流👂 <p class="ql-block"> 各园园长就幼小衔接一系列问题与家长沟通,解答家长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将话语权和主动权优化分解,给予家长们沟通学习、教育理念碰撞的平台和机会,将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聚焦到当下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在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研思中获得科学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水平。</p> 温馨小贴士 <ul><li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超前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危害?</span></li></ul> <p class="ql-block"> 对于“超前教育”的概念,其实是超越儿童常规发展,让学生学习较大年龄学生学习的知识,达到暂时性比同龄孩子更聪明的状态。社会上所说的“赢在起跑线上”原因大多来自父母的焦虑,将正规的早期教育概念偷换成利大于弊的“超前教育”。对于很多家长提到的幼小衔接班,我们要学会客观地甄别。培训班教师专业与否尚未可知,孩子被误导再调整很不容易,另一方面提前学习会影响孩子学习专注力,很容易产生违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不良后果。对于重在培养孩子艺术素养、学习品质这种学习班可以根据孩子身心特点和需求而考虑选择。对于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我们要明确小学教育是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而非单纯知识的获得。</p> <ul><li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习惯?</span></li></ul>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时期若不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孩子可能会难以适应小学的规律化生活。时间是个抽象概念,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小做起,针对孩子身心特点,可以找些方法将其具体化和形象化,比如每做一件事就用小纸条做个标记,引导孩子学会自主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坚持阅读: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比如:每天坚持睡前阅读;引导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观察、运用和表达,在亲子外出活动中通过对话和询问的方式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坚持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有很多好处。上学后,孩子的学习与其说是智力的比拼,不如说是体力的备战,有个健康的体魄极其重要。</p> <ul><li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亲子陪伴的技术和艺术何在?</span></li></ul>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孩子自己,而非为了功利性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好的亲子陪伴不是简单的陪同,而主要在于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次,在良好的亲子陪伴中,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前规划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这样将有助于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后,切忌以纠正错误的行为或以无意识的行为打断孩子的思考和正在做的事情,相反,作为父母,只需在一旁以一种安静、耐心的状态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样将会形成榜样作用,这也是对孩子最好的习惯教育。</p> <ul><li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小学入学前,还应做哪些准备?</span></li></ul> <p class="ql-block"> 对于父母来说,需要调整好幼小衔接的心态:客观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清楚小学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并找到适合的、系统的方法培养孩子,在小学时期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对于孩子来说,做好幼小衔接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的生活习惯(包括时间观念、独立能力、自主意识),健康的心理准备以及能够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等。</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我们应通过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促进幼儿顺利过渡。相信在良好的陪伴、共同坚持中,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顺利走过这段生命历程,在科学衔接中让孩子通过内驱力去不断促进其进行直接体验感知,积累提升自身经验,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