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正如这初夏的时光,教育的“大自然”里既有明媚的景,也有丰硕的果。5月17日下午,一二年级语文老师共同以“聚焦核心素养,探讨情境教学”为主题进行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我们扬帆走过教育的“水路”,也要勇于攀登思想的“高峰”。三人行里有我师,会议首先由张丽莉老师和史侠老师分别发言,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自己的真知灼见。</p> <p class="ql-block"> 史侠老师——《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中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故事。同时,中国幅员辽阔方言方音众多,民族也众多,所以语言上都会出现难懂难学甚至歧义矛盾的现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来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从而理解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界定,培养学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张黎丽老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时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宵老师——《什么是情境》</p><p class="ql-block"> 依据学习内容积极创设情境如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创设实验探究活动情景,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创设实验设计情境,鼓励求异创新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养成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设讨论情境,同学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总结规律,培养合作学习意识等。</p> <p class="ql-block"> 刘佳老师——《棉花姑娘情境创设》</p><p class="ql-block">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突出特点和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它突破和超越了理性至上、知识本位的教育传统,将长期被忽略的情感因素重新摆在教育的应有位置。它强调以表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本堂课上,通过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生成的情境中率性感悟,自由表达,从而让我们见识到了入情入境、悟情悟理的美妙境界。</p> <p class="ql-block"> 吴洪茹老师——《枫树上的喜鹊情境创设》</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周蕾老师——《创建情境教学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样一个“好老师”,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就会积极地学习,去获得“实践出智慧之效”。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正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有效地组织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使现代教学课堂形成学生主动性、自主性、主体性的真正表现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画面,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闫玲老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运用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能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p> <p class="ql-block"> 朱小雨老师——《创设情境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猜谜语、唱儿歌、讲故事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教师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爆发思想的火花。联系旧知识,创设情境。运用想象构思情境。</p> <p class="ql-block">马静老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情境创设》</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材是故事丰富,内容精彩的,故事背后会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学生去挖掘,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学话题,设置交际情境,将学生带入空白处,发挥想象,借助情境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展学生口语交际范围,既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完善,又是对课外知识的自我展示与交流。</p><p class="ql-block">在教学实践中,要摒弃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总结出有效地情境创设的方法。既要体现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又要有课堂教学的效果性,才能让语文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在春天的生机里走向夏天的热爱。最后,王玲主任为本次教研活动做总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内有心,外有劲。有静心、有耐心、有恒心,有闯劲,有拼劲、有钻劲。走心之路才是通天之路,心有期望,向着光的方向坚定地前行,才能走进一番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我们对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更多的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让我们有更多方便的交流方式、学习成长的机会和路径,让我们一起走在思考的路上,走在进步的路上,学习得到的力量,就是我们生命的张力,让我们边行变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