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马寺座落在洛阳的东面,它的对面是地域辽阔的中原大地。在华夏文明进程的悠久历史岁月中,中原大地历来是各家王朝争夺逐梦的地方。现在很难想象那时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场景,浩浩荡荡的各路大军在这片土地上血肉博杀,刀光剑影中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廊而响亮,似乎做了白马寺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成了岁月造化。</p><p class="ql-block">19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68年,一个皇帝在这里做了个梦。他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以及驮着满满佛经的一匹白马自西边而来,在洛阳的</p> <p class="ql-block">天地间萦萦绕绕。梦中醒来,睁开眼睛,蒙笼中看到让他热血沸腾,激情迸发的奇幻梦景,皇宫大殿前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佛祖跃动,佛光炯炯,与西边的晚霞遥遥对应。</p><p class="ql-block">对于汉明帝刘庄的梦,满朝大臣及后人解释颇多,对此我不想议论。但是,我可以想象到,那时的汉明帝,一定是刹那间激动万分,他威武挺拨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霞光万丈的滚滚山河,浑身仿佛被照得通透,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似乎有憬悟,率领朝臣庄重的朝着西方跪下身来,虔诚神圣的朗声发愿,建造寺院,从西天取经</p> <p class="ql-block">使东汉都城真正成为普天之下的佛光圣地,让天下人都到这里来朝拜诚服。汉明帝起誓发愿完毕,昂起头的猛然间,似乎有两条巨龙光焰腾空,苍然暮色压着茫茫中原大地,让这位东汉天子理想满满,自信心舜间爆棚。</p><p class="ql-block">不久,汉明帝刘庄的梦想开工了。文武百官们更是躬行躬身,朝堂大殿上高呼万岁的同时,一路出使西域求佛法,迎取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恭请印度高僧来大汉东土弘扬佛法;一路在洛阳建造寺院,工匠们为讨好汉明帝刘庄的欢心,将皇帝梦中”白马驮经”的故事筑于寺院之上,取名为”白马寺”。由此开始,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白马寺就成为中</p> <p class="ql-block">国的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也成了华夏民族的佛教发源地。</p><p class="ql-block">白马寺终于以耀眼的佛教光芒横空出世,普照着东都洛阳,寺院内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富丽堂煌且又具有鲜明汉代特色,蕴含印度佛教特点的宏伟建筑群,以及许多栩栩如生,灵动传神的佛身金像,潜隐着许许多多工匠们真正的智慧和艺术才情,又给后世工匠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久而久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布衣平民,把自己的信仰祝福祈祷,全向这座惊骇脱俗的皇家寺院,毫无保留而又极度虔诚的滚滚融进。于是,这个地处中原深处的佛教寺</p> <p class="ql-block">院,从此就沉浸在晨钟暮鼓的叮铛声里,浓浓地吸吶了无量度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的屹立者,变得神秘而又安祥。</p><p class="ql-block">汉明帝刘庄的美梦,在一浪高过一浪,声势浩大,气吞山河的万岁声中实现了,庞大气势的皇家寺院巍然耸立在眼前,中国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在这里受戒出家,与印度高僧身披袈裟盘坐佛台,万般臣民一片又一片感激涕零心悦诚服的匍匐在地上,普天之下盛世祥和,江山社稷稳如盘石。皇帝笑了,后宫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了。</p><p class="ql-block">然而时运不久,白马寺的皇家显赫地位,在给它带来巨大荣光的同时,也伴随着黄沙风雨的吹袭。从东汉末年董卓的欲火怒烧,再到大唐女皇武则天男宠薛怀义私情泄愤,白马寺历经战乱,数度兴衰,</p> <p class="ql-block">苦难太深,很难以一种纯粹的遗迹,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与时间的蜿蜒遥相对应,这也是我们今天在白马寺,看到留存不多的汉代遗迹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具有非凡的独特秉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白马寺的历史就正好说明这一切。现在,我们在白马寺看到的宋、元、明、清的各式风格的建筑和历史遗迹,不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重复,无论建筑特色、佛身金像塑造风格,还是教义道场流派,都有继承发展创新,相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带有更多层层迭加的历史累积性,它不象别国的那些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遭</p> <p class="ql-block">到毁灭以后就不再恢复和重建,而是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p><p class="ql-block">白马寺可以傲视异帮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1900多年连绵不断的历史累聚。看白马寺,不是看死了一个历史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个历史的生命。历史没有终结,历史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均衡。它虽多次遭受魔难,历尽不幸,就象长城垮了,阿房宫烧了,腾王阁坍了,黄鹤楼塌了一样,总是不厌其难,代代承继、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香火接续,绵绵而行,再次屹立,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没有消亡,永恒流淌的血脉,这是一种何等壮丽的生命。</p><p class="ql-block">白马寺从1900年前走过来,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历史景深,它们</p> <p class="ql-block">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各种各样走进这个寺院的游客,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调整焦距不一的镜头,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探索历史,寻找文脉,听讲故事,感受佛教本源,发掘建筑艺术,都未尝不可。游客们在观看寺院,也在观看自己,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这个喧嚣社会震撼了的惊魂。</p><p class="ql-block">走出白马寺,我深深的感到,如果仅仅为了看一看皇家寺院的气势,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亭台阁塔的群貌就显得有点奢侈;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成为厚厚著述中几个页码。它比我们在这</p> <p class="ql-block">里身临其景看到的,也许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p><p class="ql-block">天色已经阴沉下来,游客也完全散去,白马寺又渐渐重回宁静,沉寂在倒春寒瑟瑟的夜风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中旬于普罗旺斯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