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为提升幼儿园地震应急避险的组织,强化师幼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幼儿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5月12日乌丹第三幼儿园组织全园教职工和幼儿进行了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p> 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p> 安全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班开展各种形式的地震和避险教育,组织幼儿学习防震知识,练习疏散避震动作。老师们通过情景演习、动作示范、播放多媒体课件等途径,让幼儿了解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并学会简单的自护自救措施。</p> 紧急避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避险警报第一次响起,在教室里进行日常活动的幼儿,在老师的保护下,幼儿双手抱头、蜷缩身体,降低重心就近躲到桌下、墙角边进行紧急避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次警报声响起,教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立即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并组织幼儿以双手抱头的姿势,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室内到达户外安全区域。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到达集中空地之后,老师们安抚好幼儿情绪,并引导幼儿立即原地蹲下,用双手护头。教师及时清点班级人数向园长汇报,确保每一位教师和幼儿都已安全撤离到指定位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体师幼在地震应急演练中用时1分38秒,安全、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演练现场井然有序,幼儿情绪稳定。整个演练活动过程做到了急而不乱,稳定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进一步强调了地震时的自护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