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紧急通知:</p><p class="ql-block">鉴于人文摄影大奖赛网站出现的技术问题,另外还考虑到中国春节是一个拍摄世界各国海外移民落地生根的绝好机会,经大赛组委会讨论研究决定,将截稿期延至2024年2月15日晚上23点59分。</p><p class="ql-block">在此同时我们将对投稿网站做进一步改进。已成功投稿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更改或替换已投稿的作品,如果在投稿和更改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我们都会逐一帮助解决。大赛邮箱地址:photocontest@chineseamericanmuseum.org</p><p class="ql-block">谢谢理解,谢谢支持!</p><p class="ql-block">世界海外华人人文摄影大奖赛组委会</p><p class="ql-block"><br></p> 一. 大赛宗旨 <p class="ql-block">關註移民生活狀態,記錄移民生活瞬間,反映移民精神文明,以圖片中的故事和情感打動讀者,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同情心,促進各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了解,為世界上所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惠、和諧相處做出貢獻。</p> 二. 大賽主題 <p class="ql-block">落地生根</p> 三. 徵稿範圍 <p class="ql-block">定居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p> 四. 作品分類 <p class="ql-block">紀實類: 以紀實抓拍手法來表現海外移民的精神追求、風土人情、歴史遺跡、民俗文化的生活瞬間。</p><p class="ql-block">藝術類: 以畫面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等藝術手段來表現和反映海外移民生活本質和特徵的藝術形象。</p><p class="ql-block">專題組照類: 以組照形式和紀實抓拍的手法講述一個專題故事,組照不超過 6 張。</p> 五. 大賽規則 <p class="ql-block">1. 大賽只接受相機拍攝的作品,相機包括膠片相機,數碼單反和無反相機, 不接受具有拍攝功能的手機,平闆電腦和航拍飛行器以及 AI 生成的作品。 </p><p class="ql-block">2. 參賽作品拍攝時間不限。</p><p class="ql-block">3. 參賽作品必須是JPEG格式,照片打印尺寸的長邊不低於2000,不大於 3000 像素,照片的文件尺寸不大於 3.5MB,但不小於 2MB。</p><p class="ql-block">4. 參賽者最多可以投七幅作品(紀實類和藝術類每類不超過三幅;專題組照算作一幅,只能投一組,一組不超過6張)。同一幅作品不可同時參賽多個類別。</p><p class="ql-block">5. 參賽作品不可以打上任何水印及商標。</p><p class="ql-block">6. 紀實類參賽作品允許做適量的後期調整、包括亮度、色彩、反差等,但不可 以添加或移除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體和人物。</p><p class="ql-block">7. 藝術類參賽作品允許各種後期再創作,包括添加或移除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 體和人物。</p><p class="ql-block">8. 專題組照類按照紀實類參展作品投稿標准,允許做適量的後期調整、包括亮 度、色彩、反差等,但不可以添加原照片中不存在的物體和人物或移除照片中 已存在的物體和人物。</p><p class="ql-block">9. 參賽作品內容不可觸犯道德和法律的底線。</p><p class="ql-block">10. 參賽者必須遵守當地法律,不得侵犯被拍攝人物的隱私權和肖像權。</p><p class="ql-block">11. 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者自己拍攝的作品。評選結束後,大賽組委會有權要求 獲獎者提供獲獎作品原件以證實其作者。</p><p class="ql-block">12. 參賽作品的版權歸參賽者所有。參賽者同意授權大賽主辦單位在各種場合和 媒介上無償使用,不限於攝影展,報紙,網絡,畫冊,印刷品等等。</p><p class="ql-block">13. 參賽者必須確保參賽作品不牽涉第三方利益,第三方包括但不限於與參賽者 簽約的個人和組織,以及各種利益相關者。</p><p class="ql-block">14. 獲獎作品和獲獎名次的決定權在大賽評委會,參賽者同意不會對評選結果有 任何異議。</p><p class="ql-block">15. 如果獲獎者被發現違規,獲獎者必須把所有獎金、獎品及獎章退還給主辦單 位。</p><p class="ql-block">16. 主辦單位對於活動的任何事項皆保有更改權及最終決定權</p><p class="ql-block">17. 大賽組委會和評委會成員及其親屬不得參賽。 </p><p class="ql-block">18. 參賽者同意放棄起訴組辦單位的權利。</p><p class="ql-block">19. 参赛者保证提供的个人信息不存在虚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都是真实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六. 舉辦時間 <p class="ql-block">首屆大賽在 2024 年 3 月中旬- 4 月中旬美國首都華盛頓櫻花節期間舉辦。</p> 七. 徵稿日期 <p class="ql-block">2023 年 9 月 1 日開始徵稿,截稿日期 2024年 2月 15日 23点59分。</p> 八. 參賽費用 <p class="ql-block">首屆大賽無需交納參賽費</p> 九. 獎項設置 <p class="ql-block">特別獎:李揚國獎 (Corky Lee Award) $3,000 </p><p class="ql-block">1. 一等獎 $1,000(各類別一名,共三名)</p><p class="ql-block">2. 二等獎 $700 (各類別兩名,共六名)</p><p class="ql-block">3. 三等獎 $400(各類別三名,共九名)</p><p class="ql-block">4. 優秀作品獎 30 名 (各類十名),不設獎金,發放獲獎證書。</p> 十. 獲獎作品展示 <p class="ql-block">獲獎作品將於 2024 年大賽舉辦期間在華盛頓華人博物館展出 舉辦獲獎作品講座 獲獎作品將印刷成畫冊、日歴、旅遊卡片及獎章。</p> 十一. 大賽評委會: <p class="ql-block">主席: 曾毅(中國大陸)</p><p class="ql-block">委員: 王苗(中國香港)、王誌平(法國)、江融(美國)、趙維克(美國)</p><p class="ql-block"><br></p> 評委簡介 <p class="ql-block">曾毅,中國著名攝影家、策展人和社會活動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意大利佛 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榮譽院士,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創始人。</p><p class="ql-block">從事攝影創作 50 余年,多次在國際國內榮獲多項大獎,曾榮獲國家攝影最高榮譽“中國 攝影金像獎”、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傑出貢獻攝影家”榮譽勛章、"美國 ROSS 國際攝影 傑出貢獻獎"、英聯邦國家“藝術勛爵”稱號、意大利“米開朗基羅金質獎章”、意大利那不 勒斯"國際優秀策展人獎,併被評為"全球華人十大攝影人物"。2019 年榮獲法國科梅 伊市政府和達蓋爾紀念館授予的全球"攝影術誕生 180 周年 180 人"榮譽證書,併被列 入《世界名人錄》。曾擔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北京國際攝影周策劃總監,濟南國 際攝影雙年展總策展人、藝術總監等。 現任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執行主席、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FIAP)協調辦公室主 任、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顧問、中國華僑攝影學會顧問、臺灣中國攝影學會榮譽主席、北京 國際攝影周顧問等。 多次擔任國際及全國影展和比賽評委。先後在世界各國舉辦《曾毅攝影藝術世界巡展》併 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活動,多幅作品被各國博物館收藏。 先後策劃舉辦了國際和平年全國青年攝影大獎賽、中國孔子文化攝影展、濟南國際攝影雙 年展、影像亞洲一一 PPA 國際職業攝影師大會、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等有重要國際影響 的活動。併組織策展了優素福·卡什、約瑟夫·寇德卡、詹姆斯·納切威、薇薇安·邁爾、郎靜 山、張照堂等世界攝影大師的原作展及國際學術論壇。 曾毅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攝影藝術家、策展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傑出的社會活動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1 年出生於北京,與許多同齡人一樣經歷過「動亂的年代」。 上過山,下過鄉,當過 農民。</p><p class="ql-block">自學攝影,1972 年走進專業攝影的大門。 曾先後在文物出版社及中國新聞社擔任攝影師 及攝影記者。 參與創辦民間攝影團體「四月影會」、「現代攝影沙龍」。</p><p class="ql-block">1992 年-2016 年,出任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副社長、總編輯。2000 年,創辦 《華夏人 文地理》雜誌並擔任主編。 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現為「世界華人攝影聯盟」 主席,台灣《旅讀 中國》雜誌出品人。 多年來,舉辦多個個人攝影展,包括香港《我眼 中的西藏》攝影展(1986 年)、 美國加州《川藏行》攝影展(1987 年)、台北《中國當代攝 影家系列展.王苗個 人作品展》(1988 年)、北京《野外拾回的小詩》攝影展(2007 年)及 台北《悲歡 中國‧王苗攝影回顧展》(2012),並曾參加多個聯展。 個人出版攝影集有《敦 煌飛天》、《西藏神秘的高原》、《野外拾回的小詩》、 《重走馬可‧波羅之路》、《世 間人》和《世間人‧穿越時空的影像人生》及 《悲歡中國‧王苗攝影之路》等。 策劃組織 並編輯大型畫冊《香港回歸日》、《澳門回歸日》、《世紀之交》、 《香港回歸十 年》、《澳門回歸十年》及《兩岸四地攝影家合拍 24 小時》系列, 拍攝了北京、貴 州、澳門、西藏、浙江、山東、上海、吉林、雲南、新疆、青 海等。 近年廣泛聯絡世界 華人攝影家,組織拍攝並編輯出版《印象倫敦》、《印象悉 尼》、《印象長崎》、《印 象洛杉磯》、《印象紐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 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臺美術專業。1976 年在中國四五運動中拍攝了大量紀 實性圖片在社會各界廣為流傳。1979 年 策劃組織中國最早的民間藝術團體“四月影會。 1981 年在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辦《王誌平藝術攝影展》。1985 年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青年攝影家王誌平》。1988 年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個人攝影藝術展《巴黎情調》。 1988 年 9 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攝影藝術展《異彩巴黎》。1990 年攝影畫冊 《巴黎櫥窗》在湖南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2002 年在法國土倫市博物館舉辦《王誌 平藝術展》展。2005 年《王誌平重彩裝飾畫》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2009 年被評為《2009 年度中國攝影人物》(共 9 位)。同年被評為《建國 60 年文明經 典.傑出攝影家》(共 60 位)。2014 年在法國馬賽手工藝之家舉辦繪畫展。2015 年在 北京《慧空間》畫廊舉辦《遍地風流-普羅旺斯的恢弘抓拍》影展。2016 年在馬賽 6/8 區政府舉辦《馬賽》影展。2018 年在馬賽《到客》商業中心畫廊舉辦《馬賽》影展。 2019 年 10 月在中國蚌埠《紀念攝影術發明 180 周年國際攝影嘉年華》舉辦影展,2020 年 12 月在中國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舉辦《遍地風流》個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獲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曾在紐約國際攝影中心進修;出版過《攝影的力量》和 《探索攝影之旅》等著作以及斯蒂芬•肖爾《照片的本質》譯著;曾擔任《中國攝影》雜 誌《面對面》和《攝影 2.0》專欄主持,併為《攝影世界》雜誌主持《世界當代攝影家影 廊》專欄;曾在國內外美術館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 2007 年為平遙國際攝影節策劃主持 首屆國際攝影高端論壇;2009 年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理論和評論類);2011 年擔任連 州國際攝影年展策展人和德國卡塞爾攝影圖書獎推薦人;2017 年起主編世界當代攝影大 師成名作叢書;2018 年擔任紐約華美協進會舉辦的《山藝術》攝影展策展人;2018 年 至今擔任美國露西獎基金會國際攝影大賽評委;現任聯合國展覽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國家藝術基金攝影類評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2 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1988 年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大眾傳播學碩士學位,教 育學碩士學位和管理信息繫統學博士學位,現就職於美國聯邦政府。1992 年在中國大陸 獲首屆中國十大青年攝影家提名,1993 年在中國山東省美術館舉辦“美國西部映像“個 展,2005 年在中國東方藝術館舉辦 “美國牛仔風情”個展。 2006 加入美國華盛頓郵報, 派駐美國海軍陸戰隊擔任圖片編輯和戰地記者教官,2007 年獲美國國防部“托馬斯傑佛遜 獎”一等獎; 2008 年獲美國海軍陸戰隊全球戰地記者協會個人成就一等獎,2015 年受中 國北京國際攝影周邀請做嘉賓專題發言,同年受中國東方國際攝影藝術促進會邀請參加中 外專家薇薇安攝影藝術研討會做主題發言。2020 年在中國濟南第八屆國際雙年展上舉辦 “阿米仕的春天”個展併獲優秀攝影師獎。2021-2022 擔任美國首都華盛頓手機大獎賽評 委和評委會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十二. 組織結構 <p class="ql-block">主辦單位:</p><p class="ql-block">美國首都華盛頓華人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承辦單位:</p><p class="ql-block">美國首都華盛頓華人博物館基金會</p> 十三. 大賽組委會 <p class="ql-block">總策劃: Jenny 劉、李菲</p><p class="ql-block">主席: Jenny 劉</p><p class="ql-block">執行主席: 趙維克</p><p class="ql-block">副主席: 杜景仁</p><p class="ql-block">秘書長: 李菲</p><p class="ql-block">技術總監: 劉其伍</p><p class="ql-block">法律顧問:山峰</p><p class="ql-block">宣傳公關: 美國首都華盛頓華人博物館,美國首都華盛頓華人博物館基金會</p> 十四. 媒體支持 <p class="ql-block">世界日報、僑報、美國中文電視、華盛頓資訊、美華商報、華府新聞日報、新世界、華府網、人民網、華府華語、加拿大美洲电视台、华人头条</p> 十五. 大賽網站 <p class="ql-block">大賽網站</p><p class="ql-block">https://photos.camuseumfoundation.org/</p><p class="ql-block">www.chineseamericanmuseum.org/photocontest</p> 十六. 大賽贊助商 <p class="ql-block">大賽贊助商可分冠名贊助和部分贊助。冠名贊助$5000 以上,商家名稱可登載在大賽的 海報上、宣傳視頻裏、大賽網站上以及被邀請在頒獎典禮上頒獎。</p> 十七. 聯繫方式 <p class="ql-block">大賽邮箱:</p><p class="ql-block">photocontest@chineseamericanmuseum.org </p> 十八. 大赛协办单位 <p class="ql-block">美京摄影社</p><p class="ql-block">维州摄影俱乐部</p><p class="ql-block">大华府西北摄影友会</p><p class="ql-block">北美熊猫摄影学会</p><p class="ql-block">新泽西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澳洲地平线摄影俱乐部</p><p class="ql-block">澳洲影像世界文化传媒</p><p class="ql-block">澳洲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华夏摄影 </p><p class="ql-block">视界摄影</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数码摄影协会(ADPA)</p><p class="ql-block">澳华攝影學會(Chinese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ustralia )</p><p class="ql-block">SFPA旧金山摄影师联盟</p><p class="ql-block">芝加哥美中摄影学会</p><p class="ql-block">风华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新西兰中华摄影联合会</p><p class="ql-block">波士顿华人摄影协会(BCPA)</p><p class="ql-block">纽约摄影学会 (PSNY)</p><p class="ql-block">休斯敦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加拿大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加华杰作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北卡华人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亚特兰大北美华人摄影协会</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华人摄影家协会</p><p class="ql-block">湾区摄影天地 (BAPA)</p><p class="ql-block">大西洋摄影协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