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每天户外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体能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幼儿乐观开朗、不怕困难、乐于合作的品质,艾比湖镇幼儿园利用适宜的活动场地和有效的体育器械,准备每日晨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混龄体能大循环活动,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p>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趣”,而幼儿园户外大循环活动的创新玩法,打破了班级界限,增加了丰富的辅助性器械,让孩子在大循环活动中都能自主选择玩伴、器械、游戏方法等,这些恰恰能解決幼儿运动量不足、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为了增强幼儿体质及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运动技能,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验,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械,采用混龄大循环的运动形式,开展内容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体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混龄大循环户外活动教研讨论在5月16日召集小中、大班以及园内一名体育老师集体开展活动研讨。研讨主要分为:为什么要开展混龄户外大循环、什么是户外体育大循环、应该如何开展混龄体育活动、户外运动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四个重点内容。</p> 图纸设计 <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家的研讨,最终确定了混龄大循环计划,以思维导图、设计路径图纸、尝试实施、具体实施三个步骤开展。</p> <p class="ql-block"> 通过游戏路线、器械材料、玩法的研讨中,我们充分挖掘并完整利用户外场地,结合小中、大班两组老师设计的图纸,最终确定户外大循环的游戏路线及运动区域。</p> 尝试实施 <p class="ql-block"> 先是规划了最初的大循环路线,再召集老师们根据最初路线,分别加入不同器械、不同年龄段的玩法,丰富游戏情景环节。</p> 具体实施 <p class="ql-block"> 按照园所场地功能划分为投掷区、走跑区、攀爬区、平衡区、跳跃区、球区、大型游乐区等,在设置区域时,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设置常态化的大循环户外运动区域,每个区域规划出难度不同的玩法、以适应不同能力孩子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开展大循环活动时,教师们会根据幼儿在体能活动中适应的程度调整游戏难度,而孩子们在教师设定的玩法基础上,还可以自由发挥喜欢的动作去完成每一项游戏关卡。</p> <p class="ql-block"> 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结合不同层次幼儿运动的发展水平,巧妙地利用户外的场地、各种器械,将走、跑、跳、钻、爬、攀等基本动作融入其中,满足孩子们肢体均衡发展,提升孩子的灵敏度、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肢体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体能大循环运动从单个或几个技能组合运动到全身体能趣味结合,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p><p class="ql-block">循环游戏。</p><p class="ql-block"> 今后,老师们将会继续探索挖掘体育游戏中的精髓,以游戏载体创新幼儿运动方式,使幼儿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快乐中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瑞</p><p class="ql-block">编审:马艳</p><p class="ql-block">监审:王冬英</p><p class="ql-block">终审:张金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