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于连的形象实际上是19世纪中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反映了“小人物”对特权阶级的挑战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屈抗争。 这个个人奋斗者是世界文学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物形象:刚强有毅力,敢于行动,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多变,这也是复辟王朝时期谋求个人奋斗的平民青年的特点。具有双重人格和双重精神的人物: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服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形象的丰富性标志着司汤达的小说艺术所达到的的高度成就。于连性格的双重性与复杂性实质上是19世纪平民阶层与小资产阶级的投影,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不愿向统治阶级屈服,对其恨之入骨。但同时又不愿团结人民群众,而是企图依靠个人的奋斗拼搏改变自身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拜伦塑造的“拜伦式英雄”:高傲而倔强,孤独而忧郁,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又与之抗争到底的叛逆者英雄形象。虽然他们的不屈精神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但是一味地独自抗争而不联系具体的实践,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最终沦为社会汪洋中的“孤岛”,没能获得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连这类形象实际上体现了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超人哲学” 即使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但是在当时封建王朝复辟的法国,这种思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对于冲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起到了冲击作用,对促进社会历史的进步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