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心得体会

木有粗面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在园长的引荐下,接触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关于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或是如何建设基于游戏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别人值得的方面,反思自己教育过程从而进行学习、改进和反思。也让我理解到游戏带给幼儿的发展,理解游戏和课程的关系,师幼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看见上面写着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这几个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到孩子身上,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p> <p class="ql-block">  从开始带幼儿游戏的迷茫,习惯性的高控行为,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章,放手、观察与发现。过去,总是习惯性担心这,担心那。担心小朋友不会玩。习惯自己辛辛苦苦包装各种游戏,设计各种玩法,让幼儿直接玩,最后发现幼儿没按照自己想法玩,儿童不快乐,老师也不快乐。</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后,我决定,放手与退后。发现他们不仅有玩法,还有我们没有想到的玩法,他们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教会幼儿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避免问题。</p> <p class="ql-block">要学会信任他们,从高控中解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  最大程度地放手,要“闭住嘴,管住手。”在游戏前教师不能规定玩法,设立具体的游戏目标,应该相信儿童,让幼儿有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自由。尝试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p><p class="ql-block"> 当不凭主观意志去干预、干扰,你将会收获不一样的儿童。</p> <p class="ql-block">  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有些时候可能是看似破坏了规则,不按老师预期处理,会忍不住干预,在学习后,我尝试放手,多观察。有一次,观察班上一名小朋友在老师上课时突然出去在老师脚下蹲下来,我这时没有批评,而是选择仔细观察,在观察后发现她捡起一颗小珠子放回美工区。在沙池区,一个管子不小心倒了下来,发出砰的一声,差点打到其他小朋友,小朋友露出担心表情,积极性有点消退,经过耐心询问知道他是准备埋管子,不小心倒了下来,再鼓励幼儿继续后,他兴趣更高,探索管子的其他玩法。</p> <p class="ql-block">多问一问幼儿是什么?为什么?倾听幼儿,观察幼儿,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只要儿童没有放弃游戏,就应该控制介入的冲动,让幼儿自己解决。这样你会获得这样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获得一个自己主动思考、探索和积极性更高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  观察与发现。每次都想到观察,但在面对老师少,幼儿多时,我常常困惑,我应该观察谁?怎么观察?在学习后,学习到了有三个视角,可以定区域观察,定小组或个人,定材料观察。因此需要多和班上老师沟通,明确观察区域和目的。</p><p class="ql-block"> 我会继续学习,更多的放手游戏,发现儿童。</p>

幼儿

游戏

观察

小朋友

儿童

学习

玩法

放手

老师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