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情况,5月16日傍晚至5月17日凌晨我市局地可能出现冰雹、雷电大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可能会造成晚高峰交通出行拥堵、城市内涝积水、危倒房住人、建筑施工户外作业安全、户外广告牌匾掉落伤人等情况。为了您的安全,九中小学部安全处提醒您:安全第一,做好防范!</p> <p class="ql-block"> 1.不要在楼顶或树下避雨,不要在楼顶等建筑物顶部玩耍,也不能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危墙边、大树下避雨,如万不得已,要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也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和电气设备,应停留在离电力线或电气设备1米以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不要在水面和水边停留在河里、湖泊、海滨游泳,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等都是很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3.不要快速移动,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p> <p class="ql-block">4.不要靠近金属物质,在雨中走时不能撑铁柄雨伞,手拿铁等金属类的玩具,最好收起来;避雨的时候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雷雨天气不能使用电视、电脑、电吹风、手机、收音机等电器,同时也应切断电源插头,否则容易引来雷击。</p> <p class="ql-block">5.不要在雷雨天玩手机。雷雨天气告诫孩子不能玩手机,尽量别拨打或接听电话,家里的座机也避免使用,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p> <p class="ql-block">6.不要在雷雨天脱鞋行走!在雷雨天气赤脚行走或避雨,会加大被雷击的可能性。贪玩的孩子应该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p> <p class="ql-block">7.不要淋浴洗澡!雷闪电时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住高层的,还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告诫孩子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p> <p class="ql-block">一、遇到冰雹天气怎么办?</p><p class="ql-block">1.尽量不要外出。</p><p class="ql-block">2.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p><p class="ql-block">3.如果您正在驾车,请尽快将车驶入有遮挡的地方。如果车停放在露天场所,请尽量遮盖,防止被损坏。</p><p class="ql-block">4.妥善保管易受冰雹损坏的室外物品。5.将家禽、牲畜圈养在有顶蓬的安全场所。</p><p class="ql-block">二、大风来临时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p><p class="ql-block">1.避开“狭管效应”。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带来一定的危险。</p><p class="ql-block">2.小心高空坠物商家店铺要查看自家广告牌匾是否牢固,居民要自觉清理阳台上的物品,防止物品被风吹落,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停车时最好停在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较远的地方。出行时不要靠近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以免发生意外。</p><p class="ql-block">3.大风天气能见度降低,驾驶员开车时应集中精力,密切注意行人的动向,不要突然加速、减速、转弯,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如果驾驶货运车辆,车上装载的物资要捆扎牢固,防止被大风吹走或散落,更要防止车上物品掉下砸伤行人。尽量把车窗玻璃关紧,防止沙尘飞进驾驶室影响行车。</p><p class="ql-block">4.在大风天气中骑车,便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同时,骑车时应保持多看、慢行的原则。</p><p class="ql-block">5.要注意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p> <p class="ql-block">1.室内如何预防雷击:</p><p class="ql-block">(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p><p class="ql-block">(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p><p class="ql-block">(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p><p class="ql-block">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p><p class="ql-block">(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p><p class="ql-block">(2)要远离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p><p class="ql-block">(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p><p class="ql-block">(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p><p class="ql-block">(5)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p><p class="ql-block">(6)此类天气每天上班应准备衣具,任何代步工具或车辆行驶在路上时严格遵循交通信号及路段的路标通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编 辑:于慧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 校:杨 雪 陈海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 核:荆 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 审:穆 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