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庚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发挥党员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饶河县第一中学开展“师德师风我宣讲”活动。</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不言春作苦 愿化春泥护红花</b></h1> <h5> 领导称赞她时评价颇高:“勤恳、有潜力,有发展前途”;同事们提起她时推崇倍至:“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她时尊敬无比:“慈祥、和蔼,就像妈妈一样”……她就是饶河县第一中学教师王欣芳。</h5> <h5> 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已耕耘了整整二十四年的时间。二十四年来她体会了育人的困难、艰辛、喜悦和幸福。但对于曾经付出的心血,她感受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是春泥护红花的满足。</h5> 追求卓越,治学严谨 <h5> 王欣芳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是她努力的方向。一直以来,她刻苦钻研业务,潜心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等各类培训学习。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投身到学校推行的“三环五步”教学改革中,认真学习、研究,多次实践,所讲授的公开课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行们的赞誉。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经常与同组的老师共同研讨,积极主动听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互动释疑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课改以来,她感觉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瓶颈需要更多教学理论为支撑,于是不断为自己“充电”,研读课改方面的书籍,如《教育创新论》、《课堂管理教师必读》、《情感教育新理念》等,通过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寻找到更多的路径,为助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5> <h5> 在教育学生上,她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优生采用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方式帮助优生建立志存高远,心胸开阔的品质,鼓励优生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得他们从知识结构到人格培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后进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和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实实在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h5> 创新实践,潜心教研 <h5>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王老师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切实做到精益求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优化整合语文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爱莲说》时,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理解了作者是从七个方面赞颂了莲的君子般的优秀品质。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探究:莲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没有被作者挖掘出来?让同学们结合现实,用现代意识探究一下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分组查资料,探讨,总结,最后竟然挖掘出很多莲的优秀品质。比如,从“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的特点归纳为莲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莲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叶总浮在水面上”总结出莲的“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精神。并由此发现作者作为封建文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发现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本堂课内容,在市里举行的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样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教班级语文学科的成绩突出。所讲的课也曾获得国家级、市县级优质课,并多次被评为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县级中学语文组学科带头人等。</h5> <h5>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益处。所以,一直以来王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曾主持的市级课题研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初中生文明行为的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研究》都顺利结题,并把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坚持勤于读书,乐于笔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级、市级奖项。</h5> 以爱为本,无私奉献 <h5> 像魏书生老师一样,王老师是属于愿意做班主任的那类老师,因此连续二十多年没有离开过班主任工作的岗位,早来晚走,兢兢业业。她每接一个班,都从整顿班风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管理上坚持“四个一”(每天和一名学生谈心、每周和一位家长沟通、每周参加一次学生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自我批评)和“四到位”(课间到位、间操广播操到位、自习课到位、集体活动到位)。</h5> <h5> 在她的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用爱心描绘,就会收获爱的享受!天气突变,她会从身上脱下的带着体温的羽绒服给孩子们穿;下课了,她会在班级和学生谈心;放学了,她会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她还会经常利用晚上下班、周末和假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从而对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可以说,她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王老师很注重对心理不健康、单亲家庭,家庭困难孩子的培养和心理教育。主要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送给他们温暖、理解,使他们能融入集体,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内心世界。王老师用爱心,真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心人;王老师用耐心,面对性格各异还不太懂事的孩子,既严格要求,又关爱包容;同时王老师认真地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不同特点的孩子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帮助。在她的努力下,她所教的班级班风文明、健康、积极。她的付出得到了最大的收获,孩子们喜欢,家长认可,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h5> <h5> 孩子有出息了,家长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几年前毕业的小玲同学,是一个贫困生,家中无地,母亲有严重的肾病,靠父亲一个人打工生活,家中十分困难。虽然学校为她减免了一些费用,但懂事的孩子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几次产生了退学的念头,都被王老师劝了回来。为她买本、买文具,拿一些自己女儿的衣服送给她穿,而且还经常帮助她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活。王老师的行为感动了她,让小玲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高级中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并在城里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常说:王老师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是老师的关爱改变了她的一生。多年来,她帮助过的学生好多好多,可能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为此,学校、家长们对她总是很信任,总是把任务最重的班级交给她,而她也不负众望。为此,她多次获市县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市级德育工作先进教师称号。</h5> <h5>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她也曾委屈过,抱怨过,但她始终相信:真诚的奉献能使未来的山花烂漫。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执着、勤奋、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