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课程:花草与纸的相遇

教学书店•幼教平台

<h3><strong>花草与纸的相遇<br></br></strong></h3></br><strong>——案例来自山东省实验幼儿园崔振燕老师</strong><strong>01</strong><strong>项目兴趣来源</strong>大四班小朋友最近特别喜欢去美工区做各种手工,随着手工作品的增多,废纸、碎纸也越来越多。看着美工区垃圾桶里的废纸,孩子们也感觉有些浪费......有的幼儿说“这些废纸还能做什么呢?”,有的幼儿说“这些废纸可以做新的纸,我在书上看到过呢”。老师说:“我们可不可以把纸做得更漂亮一些?”幼儿说“那可以摆上漂亮的花,也可以摆上叶子,还可以撒上颜料……”由此围绕着“花草纸”的探索活动开始了……<br></br> <strong>02</strong><strong>项目研究目标</strong>1.感受非遗的魅力,感悟匠心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2.小组合作体验传统造纸工艺,运用花草设计图案。3.了解古法造纸的方法流程,学习花草纸制作工艺。<strong>03</strong><strong>项目研究准备</strong>经验准备:查阅资料——制作有关造纸术的家庭信息报,幼儿互相分享。物质准备:废旧纸或卫生纸若干,长方形盆、造纸框各六个,捞勺、纱布、木锤若干,干花、干草或运用鲜花等制作花草标本若干。<strong>04</strong><strong>项目研究线索</strong> <strong>05</strong><strong>项目研究过程</strong> 探究一: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报 幼儿自由组合四至五人一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将搜集的相关资料(如纸的种类、造纸术的历史、纸的制作方法等)进行分享与讨论,互相学习,做好知识准备。教师:“怎样将废旧纸做成花草纸呢?”奇奇:“我们需要先将废纸撕碎泡进水里。”大鹏:“我搜集到资料里是将碎纸和水倒入搅拌机,用搅拌机搅碎的。”教师:“搅碎了的是什么?我们没有搅拌机怎么办?”大鹏:“搅碎了就是纸浆。”奇奇:“把纸泡进水里,纸就变软了,可不可以把它砸碎,看,我的拳头很硬!”教师:“这样你的手会很疼的,用什么工具比较好呢?”“用锤子”“用石头”“用铁块”……孩子们想的办法总是层出不穷!于是,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木锤,孩子们纷纷鼓起掌来。教师:“纸浆做好了,怎样将纸浆做成纸呢?”叮当:“我们还需要造纸用的工具,像纱布这样的。”幼儿:“为什么要用纱布这样的材料呢?”叮当:“因为纱布上有很小的眼儿,水会漏下去,纸浆会留在上面。”幼儿:“对,除了纱布,老师也准备好了造纸框,你们一起来探索它的用法吧。”孩子们自由分成了四组,推选了小组长,他们自选工具,开始了花草纸制作的初次探索。  探究二:初次探索,发现问题 1.介绍所需工具,了解使用方法出示造纸框、木槌、捞勺等工具,请幼儿猜测它的用途与使用方法。2.幼儿分小组进行操作探索幼儿自主推选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与协商,共同完成花草纸的制作。3.对照花草纸模板,小组反思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设问题:花草纸凹凸不平;花草未固定、纷纷掉落等。   小组长带领小组员取好工具和材料后,简单商量了一下操作步骤。十一:“我们先做什么呢?”叮当:“我们先需要捞出纸浆,再用木锤锤纸浆。”紧接着,他们开始动手操作起来。宝萱:“纸浆锤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呀?”组长:“应该是很碎很碎的。”幼儿:“我们能直接将锤好的纸浆放在造纸框上吗?”幼儿:“试试吧!” 叮当组的孩子们直接将锤好的纸浆放在了造纸框上,他们发现纸浆一团一团的,不成形。于是,他们又将碎纸浆放入水中,改用捞勺将纸浆捞在造纸框上。这时因为捞勺数量不够每人一把,孩子们争执起来,奇奇直接用手捞起了纸浆铺在造纸框上。大家在手忙脚乱之后,造纸框上基本摆满了纸浆。 下一步就是摆放花草了。果果抓起一把“满天星”洒在上面,奇奇又抓起一把“勿忘我”铺了一层,明明在上面滴了一些彩色颜料……大家生怕放的材料不够,做出的花草纸不美,争先恐后地添加花草和颜料。铺满花草纸浆的造纸框看上去并不平整、不均匀,于是大鹏想到了纱布,他立刻拿来一块纱布盖在纸浆上,奇奇在上面按了按、揉了揉。 紧接着是漫长的等待。因为孩子们铺的纸浆太厚,花草纸三四天之后才晾干。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来,孩子们激动不已。可是揭开纱布、从造纸框上取下来的花草纸却令孩子们大跌眼镜:有的纸太厚了;有的纸上面还有个洞;还有的纸取下来是碎的;当把纸竖起来时,花草纷纷掉落下来……面对这样的“翻车”现场,孩子们顿时没了兴趣,心里充满了失落感。“做花草纸好难呀!”果果说。<h3><strong> 教师的思考:</strong></h3></br><h3>1.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知道要将纸浆捞在造纸框上,但是造纸框上的纸浆不均匀,有的地方很厚、有的地方很薄,四组作品基本是晾晒了三四天才干透,做出来的纸凹凸不平,甚至一拿就碎。</h3></br><h3>2.花草大部分没有固定在纸上,纸竖起来时就掉落下来。</h3></br><h3>3.孩子们在操作时因为工具不够人手一份出现了争执,组长没有协调好组员的任务,出现了各做各的现象,浪费了很多花草。</h3></br><h3>4.锤打好纸浆很细腻,铺在造纸框上后用手一碰就会出现纸浆团,影响了整张纸的平整,何况孩子们特别用心的按揉呢?初次尝试制作的花草纸有很多纸浆团,多数是因为孩子们的按揉。</h3></br> 探究三:改进制作方法,进行二次探索 针对幼儿对照花草纸模板发现的问题,依次找出更好的方法,小组成员再次尝试制作并介绍经验,向其他小组推广。 看到孩子们很失落,我马上鼓励他们,带他们找原因。“制作花草纸很难吗?”他们纷纷点头,“难在哪儿呢?”“就是做出来的都失败了。”叮当说。“失败在哪?”我继续追问。“纸太厚了。”果果说。“我们做的纸都碎了。”可儿说。“怎样才能做出薄的?”说着,我拿出花草纸模板,请孩子们对比观察。“我们也不知道薄的纸是怎么做出来的。”明明说。“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吗?”当自己探索不出来的时候,向别人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痛快地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制作花草纸的视频。因为经历了一次失败,孩子们在观看时特别用心。“原来我们可以直接用造纸框来捞纸浆呀!”“他们摆的花草特别漂亮,像一棵小树,我们摆跳舞的小姑娘吧!” 教师:“造纸框捞起纸浆后可以再用手铺一下吗?”明明:“最好是别再用手去碰了,用手碰会出现纸团。”是呀,孩子们第一次的尝试已经使他们长了不少经验。教师:“怎样才不会让花草掉落呢?”安琪:“再撒上点纸浆,你看视频里就是这样做的。这张好看的花草纸(模板)上的花草上面也盖着一层纸浆呢!”可儿:“花草像长在里面一样!”孩子们观察得太仔细了,相信他们这一次肯定能做出完美的花草纸。在我们的肯定与鼓励下,孩子们又进行了二次尝试。这一次,孩子们小心多了,他们再也不用手去触碰,造纸框在水中迅速将纸浆捞起,既轻薄又均匀。他们两三个一组商量了一下花草造型的摆放,就开始操作起来,然后又在花草上浇了一层纸浆。因为这次制作方法得当,仅一天时间,花草纸就干了,看着美丽的花草纸,孩子们欢呼起来! <h3><strong> 教师的思考:</strong></h3></br><h3>孩子们发现用捞勺捞纸浆的时候,总是会有不均匀或者高高低低的现象,结合孩子们搜集花草纸制作相关资料的知识经验,有的孩子建议直接用造纸框抄起纸浆,晃匀。在孩子们二次制作使用了这种方法,果真,纸既薄又匀。针对花草纷纷掉落,如何固定花草这一问题,孩子们想到了捞勺这个工具,在有花草的地方进行二次上浆。孩子们还反思了很多自己在第一次制作时错误的做法,比如在做完后,有孩子使劲按压花草纸,导致花草纸被弄成一团;还有的小组因为使用工具起了争执等。孩子们迫切地想作出更好更完美的花草纸,于是在二次制作时都避免了这些情况。</h3></br> 探究四:将做好的花草纸做成工艺品 幼儿探索后的花草纸制作工艺逐渐成熟——纸张轻薄、纹理自然、花草设计有艺术感,将花草纸装入相框或制作屏风、宫扇、书签、信笺、灯笼等,感受花草纸带来的古典美。 <strong>06</strong><strong>项目感悟</strong>《指南》中指出“我们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项目活动即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成长,允许幼儿犯错、试错,在一次次尝试错误中获取宝贵的直接经验。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初步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尝试错误——合作讨论——再次探究的科学探索思维方式。幼儿的同伴协作能力提高了。活动中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也明白妥协的意义,以集体为重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如浓厚的兴趣、专注力、意志力等也在提高。活动中,孩子们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最终的结果——花草纸作品有美好的期待。孩子们做事也更专注了,活动是综合性的,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有动有静,孩子们不会因为单一的活动过于疲劳,所以会更加投入和专注。《不断地探索、试错、反思、讨论、再实践这样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掌握这项技艺的同时也在收获成长,他们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妥协与合作,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给予孩子充足的材料支持,关键时刻的指导,引发孩子思考的提问,抓切中要害的关键点就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基石。 这里的每一分花草纸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记录着花草与纸的美丽相遇,更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strong>07</strong><strong>项目中STEM要素分析</strong> 表1-1 项目中的STEM 要素分析   表1-2 项目中幼儿获得的关键经验  <strong>08</strong><strong>项目中教师的思考</strong><strong>1.活动的导向性——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strong>这是一则发生在美工区的活动案例。该园在美工区所投放的废旧纸张这一低结构材料,让该区域具有玩法多样、充满不确定性等特点。本案例中幼儿在美工区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向我们呈现了初步探究纸的奥秘、一步步尝试探究纸浆等过程,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让我们感受到教师正确的儿童观。<strong>2.活动的真实性——幼儿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strong>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遇到了“怎样将废旧纸做成花草纸这一驱动性问题,以及“如何操作”“纸浆厚度”等问题,他们经过交流分享,不断尝试,在反复试误的过程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被拓宽,新经验得以习得,坚持、专注、好奇等学习品质不断发展。<strong>3.活动的有效性——教师的支持引导适宜有效</strong>教师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对幼儿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教师通过退后一步的观察、倾听,通过语言、材料等方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教师非常细心地对幼儿探究过程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分析,若结合相关理论,将教学效果最优化。<strong>09</strong><strong>案例点评</strong><strong>1.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资源价值最大化</strong>《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可见《指南》、《纲要》都在强调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全面节约。尽管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减少浪费的环保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花草与纸的相遇》就为幼儿提供了变废为宝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一场花草与纸的奇妙结合。<strong>2.立足于儿童视角,推动幼儿适宜经验的获得</strong>《花草与纸的相遇》中教师始终处于追随幼儿兴趣的角色中,正是因为这种正确的角色定位,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儿童视角”下的活动。需要阐明的是,“成人视角”是成人为主体,以上帝视角由上及下的研究儿童;“儿童的视角”是纯粹的儿童立场,完全从儿童出发,关注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知和外在表现;“儿童视角”是指成人在了解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外在表现的基础上理解儿童此刻的感受与想法,即教育工作者由外及里的理解儿童。在本则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者本着无限接近“儿童的视角”的原则,尽可能地理解儿童,客观的呈现儿童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追随幼儿的天性与兴趣,从而有效推动了幼儿适宜经验的增长。<strong>3. 满足幼儿探究需求,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strong>废旧纸张如何变身成为花草纸是本则案例中幼儿所要解决的驱动性问题,幼儿在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他们遇到了如何将纸浆捞在造纸框上、晾晒纸浆、固定花草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幼儿正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其创造性得以体现和发展。更进一步讲,正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变数,致使幼儿的花草纸有了不一样的创造体现,如捶打好纸浆并铺在造纸框上后,幼儿用手一碰就出现了纸浆团,从而整张纸的平整度有所影响,但正是这种平整度的变化,致使幼儿的作品有了幼儿的痕迹及幼儿创造性的痕迹,这种痕迹之间是夹杂着自然而然的创造性成分。 <h3><strong>傅晨 </strong></h3></br><h3>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授</h3></br><h3>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h3></br><h3>济南市领军人才</h3></br><h3>山东济南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全国幼儿园职业园长和专业幼师培养计划专家团成员,省培专家,中国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指导专家,高级育婴师培训指导专家,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民进山东省委家庭教育促进委员会副主任。</h3></br><h3><br></br>研究领域:幼儿园课程建设、蒙台梭利教育、男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br></br></h3></br>      幼儿资源库——版权说明  <h3>本文来源公众号:<strong>晨露童欣</strong>。<strong>关注本号</strong>即可不定期获赠海量免费幼教资源。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您给大家带来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h3></br><h3> 往期荐读<br></br><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8678&amp;idx=1&amp;sn=25d665e6fa7763ecf3d1d2f592a89c62&amp;chksm=9767576ca010de7abbf4447bf0eac246df68d50d48eee93e29613dac52c71118ff3fe15ed451&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h3></br> <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7334&amp;idx=1&amp;sn=35857f80828dd4fdba28a5636e61f7f6&amp;chksm=97675a2ca010d33aea5c92ba2f3e15623a017b3b3a18ce9a01a6c9e9d15c22f539458d016e1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综合领域课程设计:小鸡诞生记(图文视频版</h3></br> <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7330&amp;idx=1&amp;sn=7945bc97fc7318288847e772d7b828ec&amp;chksm=97675a28a010d33ebc2af05836abe837518138c22714d7a1cf28a16cefe0bbb9120e66804fad&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漫画版: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h3></br> <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7319&amp;idx=1&amp;sn=32dc598236260d01084f386f7e436e1d&amp;chksm=976759dda010d0cb4be4256266d4d830cd1b60b36df2214ead740196b9b359e37668071df3b8&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亲自然课程】树皮的探秘之旅!</h3></br> <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488862&amp;idx=1&amp;sn=77f3f12def7fc169be4a6532605fe2ce&amp;chksm=9765d974a01250624c0d64ef8be06bc073ad9cdb08b97b6086d0b2f8c49f44a2a92aacac4323&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张俊:只有先解放教师,才有可能解放幼儿</h3></br> <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488747&amp;idx=1&amp;sn=343519c0be5e5b3ee1f777d4fb21b0ba&amp;chksm=9765d8c1a01251d730a4f4da9ac8d989c07a3fe86e49ecb67f6646ce9945008b6fc83dbc9b40&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王春燕教授: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h3></br> <p data-mid="" data-recommend-title="t"><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7281&amp;idx=3&amp;sn=384fec0af721d42c8348c09d2df7d179&amp;chksm=976759fba010d0edd91f831a5e0e3e121d0d0b15eeb17593f82facadc6a66e6e20286a00301f&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动态ppt:《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 学习、理解与应用(可领取)!</a></h3></br><a data-linktype="1"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Q0MzU4OQ==&amp;mid=2247587281&amp;idx=3&amp;sn=384fec0af721d42c8348c09d2df7d179&amp;chksm=976759fba010d0edd91f831a5e0e3e121d0d0b15eeb17593f82facadc6a66e6e20286a00301f&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cG-tm9794YB5dhQgOUgo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花草

幼儿

纸浆

孩子

造纸

框上

教师

制作

儿童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