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风华承续“关工”不老情

神山圣水

<font color="#ed2308">庆祝诺敏镇关工委成立二十周年“我与关工委”征文</font> 诺敏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国利和我说:今年是诺敏镇关工委成立二十周年,关工委开展“我与关工委”征文活动,希望能参与一下。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分。二十年,悄无声息地逝去,带走了青春年华,带走了万丈豪情。庆幸的是毛主席“弹指一挥间,转眼三十年,换了人间”的慨叹如今意境依然。我几次拿起笔来又放下,一腔的情绪竟然不知如何表述。 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我相伴二十年。伴我进步、伴我成长,伴我一路风雨兼程。从学校培育学生,到村里提振村民文化精神,再到科技志愿服务关爱青壮年致富带头人,每一步都融入了浓浓的关工情。说起这段往事,总是绕不过一个人,一个我精神世界的导师、我崇敬的、带我走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路人——诺敏镇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吴文顺。吴老师是诺敏镇的“瑰宝”级人物,既当过生产队的队长,又当过中学的老师,还当过镇政府的领导。他知识渊博,才艺过人,编撰完成了《诺敏镇镇志》,发表过数十篇文学作品。他的作品集《小草》(未出版)尽展风采,我是忠实的读者。他还有中医接骨的手艺,非常独到,经常为农猎民患者免费治疗,身边不乏治疗案例。吴主任非常重视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展现出“五老”的关爱情怀。我本人就是其中受益者,他的博学、治学、关爱精神感召了我。在他的扶持下,我成为了一名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开始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我在江北小学当老师的时候。时任校长于雷找到我说:“镇里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吴文顺老师任常务副主任,咱们学校的这项工作就由你来做吧。”对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怎样的一项工作,我是云里雾里。好在我和吴老师挺熟的。于是,我利用课闲时间专程拜望了吴老师。吴老师和我详细地讲解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性质,这项工作该怎样干。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历程。在学校里,我们以德育教育、少先队和文艺活动为载体,将关工委工作融入其中一并进行。我和时任少先队辅导员武学晶老师创办了《香椿芽》校报,这项工作受到了诺敏中心校领导的嘉许。 <p class="ql-block">  2008年8月,我离开了耕耘21年半的讲台,回到村里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因为有了在学校时的关工委工作经验,时任村书记王立新让我负责村里的关工委工作。村里的关工委工作不同学校,面对主体的不是学生而是成年人。怎样开展村里的关工委工作呢?我再次向吴文顺老师求援。吴老师可谓是谆谆教诲,指导我应该从哪做突破口,不同情况该怎样处置,我受益颇深。他如此这般是因为当时的江北村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我被诺敏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自然地也就变成了村关工委主任。如何改变村风村貌,带领村民发展家致富,摘掉“问题村”的帽子,是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为此,我把关工委工作与其它工作整合起来一起抓。我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五老”的作用,从思想建设抓起,以“孔子学堂”、“山里红文艺宣传队”等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智志双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喜欢扭秧歌的老年人,组建了“夕阳红”秧歌队;热爱篮球的青年人,组建了篮球队;成立了老少皆宜的“山里红”文艺宣传队;利用村村通广播组建了“江北村文化广播站”。自2016年元旦开始,每年元旦前后,举办“迎新春联欢会”,被村民形象地称为自己的“村晚”。到2020年年末,我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春节联欢会”。</p> 除此之外,“三八”、“五一”、“七一”、“十一”也同样组织开展相应的节庆活动。评优奖先,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也是一项有力的举措。五年半的时间,先后进行了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善行义举、文明家庭、卫生模范、优秀党员村干部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2016年,在旗关工委和吴文顺老师的关怀下,我主持申请成立了村级“孔子学堂”。这是一个亮点,在全旗82个行政村绝无仅有。我亲自主持这项工作,聘请村关工委的“五老”朱景全做孔子学堂的负责人、讲师,安排有知识年轻的村干部王艳玲做教员。有时我还会亲自上阵传播国学文化、红色文化。对此,我们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讲座、知识竞赛、演讲、写字绘画等活动,通过“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精神的感召,国学文化在江北村根植。 我带领村三委班子抓产业,探索富民强村之路,确定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集合有志于创业致富的乡土人才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合作经济、集体经济,包扶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和“支部+专业合作社+N+贫困户”的党建促脱贫扶贫模式。具体是:依据江北村的优势条件创建“绿色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互联网销售”的具有江北村特色的产业格局。为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我积极联系到了王明贵将军的后人和盖山部落后人并发起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室并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先期工作。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负重托,我皓首穷思、绞尽脑汁、鞠躬尽瘁。我白天为工作奔波,深夜12点前从没睡过觉。常言道:付出就有回报,在我的带领下,经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江北村已然焕然一新,被评为一类党支部、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呼伦贝尔市文明村。2018年,我由此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百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推荐表彰对象。江北村的关工委工作深得上级关工委的赞许,多次受到表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我离开了江北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了我所热爱的农业科技工作中。关工委工作由江北村迈向了全镇。吴文顺老师因身体原因辞去了诺敏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工作,不幸的是老人家突发心脏病于2023年2月12日与世长辞了。天地同悲,我失去了一位好导师,好领导!接替吴老师工作的是原毕拉河小学校长于国利。我和于校长是同年,也是老相识。他领导下的原毕拉河林业局小学不但鄂伦春自治旗闻名,就是整个大兴安岭林区也是响当当的。他的摄影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深深地表达了对诺敏这片热土的深厚感情。我们还是当地红色文化的拓荒者。他接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对我们的科技志愿服务事业支持有加。只要有时间,我们的活动他都参加。帮我们策划、组织、总结,俨然成为了我们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分子。</p> <p class="ql-block">  在诺敏镇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鄂伦春自治旗益农作物研究所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本着“培养青年科学素养,提升农民科技种田技能”宗旨,创新服务载体,依托“4+1+N”科技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和青壮年农牧民创业发展助力加油。</p> <p class="ql-block">  “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田间课堂”是科技服务重要抓手。每年春耕前,我亲自带队组成服务团到每个行政村逐村科普宣讲,为村民免费送去由我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年景预测”编写的“种植业生产指导意见”等相关科普技术资料;“田间课堂”是农事季节到田间地头现场“把脉”,调研村民的“种植业生产指导意见”使用率情况及还存在的技术问题;“科普之冬”是冬季猫冬时节进行政策、实用技术等素质提升培训。</p> <p class="ql-block">  “老张聊农事”、《科技猎乡行》、“种植业生产指导意见”是科技服务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老张聊农事”是《鄂伦春报》于2012年开设的科技支农专栏,由我供稿,截止《鄂伦春报》2022年停刊共发表367期;《科技猎乡行》是由我于2011年创办主编至今的科技服务内刊(月刊),截止目前共出版143期;“种植业生产指导意见”是我于2015年开始编写的实用技术资料,每年一册,截止目前共刊发9册。这三种都是纸质和电子同发的资料,免费向社会需求者发放。</p> <p class="ql-block">  线上线下指导是科技服务的常规手段。“老张聊农事科技服务”微信群是为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致富带头人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每期“老张聊农事”、《科技猎乡行》和“种植业生产指导意见”等电子版和其它科技文章转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也利用微信进行技术答疑。微信群里解答不清楚的则派人到现场指导。“老张聊农事科技服务”微信群和现场指导共同形成了媒介服务平台。</p><p class="ql-block">  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座谈会和技能大赛是科技服务的有效措施。 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是研究所把经过实验(试验)取得可靠可行的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以示范展示的形式向大众推介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项措施在科技服务上能发挥出重要作用。鄂伦春自治旗益农作物研究所依托自建基地和联合相关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举办三次“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座谈会和技能大赛”。“大豆玉米品种及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植保无人机飞手大赛”、“特色种植现场观摩会”等已成为研究所固定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项目。</p> 风雨二十载,一路蹒跚;成功与失败,五味杂陈;虽无功名建树,却也慰藉安然。了却初心逐梦,青丝变白发,“关工情”续毋断!!! (作者:诺敏镇关工委常委<br> 鄂伦春自治旗益农作物研究所所长<br><div> 张玉林)<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