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续終

<p class="ql-block">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第一,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包括: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p><p class="ql-block"> 第二,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同时也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有力的政治保证。</p><p class="ql-block"> 第三,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领导下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p><p class="ql-block"> 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及其领导地位的日益强化,不仅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且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p> <p class="ql-block">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p><p class="ql-block">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p class="ql-block">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5、历史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