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根据我们学校和我们历史组的教研实际,今天我们迎来了蔡玉珍老师执教的一节复习课《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p> <p class="ql-block">蔡老师在认真的讲课中。</p> <p class="ql-block">由于部分老师二阳。本次听课只有我们历史组的九位老师。老师都在聚精会神、积极认真的听课。</p> <p class="ql-block">讲完课以后,我们所有的听课老师在工作室集中评课。</p> <p class="ql-block">蔡老师说课,她主要从本节课的课程设计理念和上课的步骤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先是知识梳理,然后知识对比,最后启示升华。</p><p class="ql-block"> 吴成顺老师认为,本节课蔡老师所利用知识的归类。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在讲述的过程中,经济和政治改革相结合,重点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升华部分处理较好,每位同学都能说出感悟和收获,并且在讲课的过程中讲练结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建议,本节课量大,能否再减一下,减轻学生负担。</p><p class="ql-block"> 李甜老师认为,本节课利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复习。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穿插拓展知识及题目。这为我们的复习课提供了借鉴。在讲述的过程中认真到位。</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本节课蔡老师在大单元设计的基础之上,对初中阶段所涉及的改革进行了相关的综合评述。具体来说,优点如下。</p><p class="ql-block">一,从整体上把握,高屋建瓴,一目了然。在导入之后,先从整体上讲述了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每一次改革均用一张幻灯片来进行归纳。</p><p class="ql-block">二,教知识的同时教方法。让学生记关键词,记住几个"了"等等!</p><p class="ql-block">第三,注意知识的拓展。在讲述的过程中,将中外的历史知识,中国古代的历史知识进行穿插记忆讲解,这样能够打破学生的记忆弊端。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p><p class="ql-block">四,注重了知识的落实。比如说戊戌变法,戊戌政变的区别与写法。在讲完知识以后,让学生写一遍,读一遍,背一背,然后再提问。</p><p class="ql-block">第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要托着头,注意看书,注意其他同学的回答等等。</p><p class="ql-block">第六,讲练结合。练习题的难度不断增大,而且是面向中考。显示了蔡老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总结归纳能力。</p><p class="ql-block">第七,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提问的效果好。</p><p class="ql-block">第八,老师选择的题目较好。比如,俄国,日本,中国在20世纪末的三次改革,它们的共同因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第九,关注学生,指导到位。对于一些差生和临界生,蔡老师不断的进行提醒,并且进行提问,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本节课教学工作的成功。</p><p class="ql-block">第十,升华比较好,达到了一种高度。最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在本节课学习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很好的升华了本节课内容。</p><p class="ql-block"> 总之,大单元教学是对单元教学的一个整合和实践,是一堂完整的共同体。他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学习,去研究。而蔡老师的这节课就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好课,对我们历史学科起到引领带动和辐射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历史教学的大趋势,下好我们历史学科大单元教学的先手棋,争取在以后的教学教研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扎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