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安聂氏宗亲记

nie zi

<p class="ql-block">图为:湖北省红安县一瞥</p> <p class="ql-block">黄冈聂氏宗亲红安行</p><p class="ql-block">聂子 撰</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石榴花肆意盛放,如烈烈燃烧的火焰,释放出夺目炽热的光芒。四月的绵绵细雨,将五月的天空洗刷得纯净透亮,不见丝毫尘埃,唯有一望无际的澄澈蔚蓝。人们告别了温柔多情的四月,对五月的热烈情有独钟。此时,山川间呈现出红瘦绿肥的独特景致,一切都恰到好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抖擞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家族事务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根据湖北聂氏宗亲理事会2023年度的工作安排,黄冈市肩负着在全省率先完成《聂氏通志暨部分宗支通谱》编纂工作的重要使命。省宗亲理事黄冈市分会会长聂全林,面对这一艰巨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尽管前行的道路困难重重,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鉴于红安两支系宗亲事务进展滞后的情况,黄冈分会迅速组织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再次前往红安,决心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他们甚至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若在当地找不到负责族务的牵头人,工作小组便自行承担起收集相关信息的重任,全力以赴撰写当地的《族志》。</p><p class="ql-block"> 为了早日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黄冈分会召集了部分班子成员,包括聂全林、聂学武、聂全超、聂庆群,四人组成调研小组,前往红安展开深入的寻访调研工作,同时督导《通志》编纂任务的落实情况。5月12日下午,参与此次任务的人员分别从各自的居住地出发,乘车前往麻城集合。抵达麻城后,他们在聂全林家中稍作休息,便认真聆听聂全林会长布置此次寻访红安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聂全林会长亲自驾车,带领小组成员行驶几十公里,顺利进入红安境内。他们马不停蹄地对红安两镇四个村的聂氏家族展开了全面细致的实地访问。每到一处,眼前皆是整洁的村容村貌,优美的自然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柏油马路如同黑色的丝带,蜿蜒盘旋在山丘之间,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现代化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祠堂和家庙保存完好,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承载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祖坟也被当地宗亲妥善保护,庄严肃穆,彰显着后人对先辈的敬重与追思。祠堂外,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斑驳的墙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祠堂内,陈列的族谱、牌位以及各种文物,展示了聂氏家族的繁荣昌盛与时代发展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经过深入的交流和详细的资料查阅,调研小组惊喜地发现,红安有一支聂氏家族与聂凤智将军同属一脉,可以共同进行族谱的编纂和修订工作。然而,在推进通志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在家的宗亲对《通谱通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的热情不高,而且普遍存在无人牵头组织、缺乏专业编写人才的问题,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形成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尽管困难重重,但调研小组并未放弃。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红安的两支聂氏宗亲中,终于有一支被他们的诚意和坚持所打动,答应承担本支通志的编写工作。而另一支由于实在无人能够承担此项任务,无奈之下,黄冈分会主动承担起责任,决定亲自为其编辑通志。他们逐一核实当地宗亲手中的资料,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的考证和研究,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在编辑过程中,他们克服了资料匮乏、信息零散等诸多困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此次红安之行,行程长达百余公里,调研小组的成员们虽然身心俱疲,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欣慰。因为他们深知,红安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它人杰地灵,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红色版图上,红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这里还孕育了党的“一大代表”、国家代主席董必武,以及国家主席李先念等杰出人物。如今,这片土地依旧生机勃勃,土地肥沃,山河壮丽,暖风轻柔地吹拂着大地,草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梅子已经成熟,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竹笋破土而出,迅速成长为茂密的竹林,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p> <p class="ql-block">图为:七里坪镇祠堂塆聂家塆杨军政学校旧址</p><p class="ql-block"> 在七里坪镇祠堂塆聂家塆,有一处彭杨军政学校旧址。据当地聂氏宗亲讲述,县政府曾计划重新修缮这一旧址,将其作为红色教育场地,供人们学习参观,并拨付了专款用于改造整修。</p><p class="ql-block"> 然而,聂氏家族得知此事后,坚决表达反对意见。他们强调,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是先有聂氏宗祠,而后才有彭杨军政学校。经过多轮谈判,政府最终同意保留聂氏宗祠与彭杨军政学校的原貌,并同时挂上两块牌子。</p><p class="ql-block"> 双方商定,平日里旧址由聂氏代表管理,处于加锁状态。聂氏家族历代列祖列宗的牌位被正常摆放在正位,而彭杨军政学校的宣传图片则布置在两侧山墙处。这一事件充分彰显了当地聂氏宗亲尊宗敬祖的情怀,以及他们在族务方面的积极热忱,堪称典范 。</p> <p class="ql-block">图为:红安县七里坪镇祠堂塆聂家塆</p> <p class="ql-block">图为:红安县七里坪柏林寺村聂家坳塆</p> <p class="ql-block">图为:红安县华家河镇大塘蜘蛛店聂家湾</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省宗亲理事会的正确指引下黄冈分会的族务工作定会欣欣向荣,并会开出绚丽多姿的硕果</p> <p class="ql-block">图为:大塘聂家大塆聂氏宗祠</p> 黄冈聂氏宗亲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