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光正好,立标先行。为了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梨香小学三年级语文组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为例,研究单元大任务,确立单元学习目标,通过课堂呈现的方式,展示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个过程。</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铃老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了《古诗三首》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以“穿越时空去过节”这个任务, 联结古今, 在诵读古诗中学习传统节日,在体验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生长,最后开展“中国节日我来说”的活动,学生向大家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自己对节日个性化的理解, 最后以作业的形式,用书面语再来介绍传统节日,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斐老师教学的《纸的发明》,以课后习题第一题的图表为抓手,帮助学生梳理纸的前世今生,理清讲述思路。鼓励学生在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搜集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了解中国造纸术更多的文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郝娴老师教学《赵州桥》一课时设计两个问题,分别指向坚固和美观,如“赵州桥为什么可以1400多年屹立不倒?”“赵州桥为什么让你过目不忘?”,由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展开小组讨论,并全班反馈,反馈的时候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了。最后开展“假如国宝会说话”活动,让学生代入赵州桥的角色,以第一人称来介绍赵州桥的坚固或者美观,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说出条理。同学们表现优异,仿佛赵州桥就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闫文婷老师教学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由每课三分钟引入关于《清明上河图》有详细的解读,并用光影效果让图中的人物动起来,再现当时鲜活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开展“画里有‘话’”的活动,学生化身小导游,利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展厅,带领小游客们云游汴京。</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立标学标,全体三年级语文老师认真聆听了四节展示课,课后学校领导与听课老师从各个角度评课,分析研讨课堂收获。在研讨中,再次对于大单元教学的任务设计,课堂实施有了新的认识。探索中前行,研讨中提升,立标学标让老师们一起走进大单元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耕细研,以研促教。此次大单元教学的展示课活动,为老师们点亮一盏学习的明灯,梨香小学老师将凝心聚力,乘风远行,探究语文教学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悦</p><p class="ql-block">照片:陈悦</p><p class="ql-block">审核:邓春霞</p><p class="ql-block">监制:李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