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祖母郭兴兰,一位平凡善良的乡村老人,生于公元1939年4月14日,于公元2023年5月12日中午11时20分撒手人寰,享年85岁。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罗洼乡。人如其名,她的一生就如一棵在黄土地上生长的兰花一般,从未曾远离她的出生地,虽没有干过什么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人生的风霜严寒也从未曾饶恕过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今这颗坚韧不拔的兰花再也无力承受岁月与疾病的摧残,终是花落人亡,与我生死两相隔。</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的大限就在今年年初其实我是有感应的,但是也没敢过多的往这方面想,也未曾想过会来的这么快。与奶奶一起过了20几个年,我从未曾想过与老人家合影。但是今年与奶奶一起合照一张全家福的想法,甚是强烈。我也曾提出了这个想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终未如愿。但是人生好似易变天,岂能一生遂人愿,只能留下一生的遗憾了。其次,乡间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找你商量事。奶奶恰逢84周岁的本命年,终究没有跨过这个人生的大坎。看来千百年能流传下来约定俗成的俚语都不简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虽然我无法像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或者哲学家一样把生死完全看淡,但我也自欺欺人的相信,这就是她的命运,生有时,死有地,也许这就是他的大限之日。唯一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刚有能力给老奶奶的物质生活带来更多享受的时候,她却离我而去。想至此,不免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听到奶奶生病的消息也很突然。月初湖北的挚友结婚,邀请我前去赴宴,事毕路过西安古城。又一位好友又邀一同前去观光旅游,小酌叙旧。一同游览了秦岭终南山南五台景区,兴致正浓,本打算与友人一起还去更多的地方。接到母亲的电话时候,我正在西安的酒店里休息。无奈只好匆忙返乡,母亲告诉我,奶奶行走时不慎摔倒,让我赶快回来看望。我本来想的是大不了行走不便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伺候,大不了我辞去工作在家伺候。结果回到家后。几位姑姑伯伯都已经回来了,就连在外地旅游的哥嫂都不远千里赶回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已经断食好几天了。进到房里,见到奶奶,我握住了她已经有气无力的手。我问她还认识我吗?她轻轻的哼了一声。再也就一言不发了。本来已经好几天不吃了,我给她喂了一口路上买的烧鸡,也许是不想让我失望硬是用尽力气嚼碎咽了下去但是谁也能看出来她的难受以及病痛的折磨。到最后几日,奶奶的双手双脚已经变得冰凉,手上的脉搏已经快感觉不到,气若游丝,但是还时不时的痛苦呻吟,双手胡乱的挥舞,直至连抬胳膊的力气都没了,这时已经回天乏术了。我倒期盼着奶奶早点走,不要再遭罪了,直至病倒的第十二天,身上的能量消耗至尽。瘦的皮包骨的时候才咽气。咽气的日子,正是5.12大地震的纪念日,我在家中,防空警报呼啸着,我突然感觉我们的人生都是身不由己,无法预料明天,尔虞我诈,生命也没多大的意义。离开也算一种解脱吧,也许那边的风景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 我对奶奶的记忆,更多的是小时候。小时候睡觉前最爱听她讲故事。她也就只会那几个故事,但是翻来覆去百听不厌,大多数讲的是毛野人狼吃娃娃等一些记不起来的故事。以前农村物质匮乏,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但是就算杀一只鸡,也把鸡腿夹到我碗里,自己去吃,没有肉的鸡脖子,鸡肋骨,天真的我以为这是理所应当,蓦然回首,这份无私的爱已经再也没有了。在我成年后,更多的是对我的关心和劝导。奶奶一生目不识丁,也不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但见面就让我少抽烟,少喝酒,见了兄长少说话。让我减肥找媳妇,不要熬夜。以前的我总觉得她啰嗦,不耐烦。偏偏与她对着干,不知不觉想再听她啰嗦,已经是痴人说梦了,是不是人都比较贱?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去追悔莫及,能伤害到的,总是最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虽然目不识丁,但是却出于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郭凌云先生是我们乡的教书先生,也是我们乡的现代教育事业开山鼻祖,我的爷爷也曾是她父亲的入室弟子。奶奶兄妹十人。兄弟曾任政府要职,官至厅处级不等,皆有所成。奶奶虽然没文化,但是身上自有大户人家的气质。顾大局,识大体。为人豁达开朗,从不小肚鸡肠。不会为一人私己而让别人无路可走。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路上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作为一个封建传统旧社会过来的人来说,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其功当表。奶奶享年85岁,要不是不幸摔伤,也许会更加长寿,在十里八乡来说,也算高寿老人。我总结其长寿秘诀,其一是其郭氏家族优异的长寿基因。(其兄长年近百岁,尚体健身安),其二是不轻易动怒,为人慢善,不急不躁,与人为善不与人争高低,其三是不贪不嗔。懂得取舍,取止有度,不让利令智昏,从不吝啬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得失比较看得淡,就好比一个绝世武林高手,以柔克刚,无招胜有招。</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生育有子女八人,四子四女皆成家立业,为人本分。长子务农,曾任生产队长一职数十载,为大家伙的事操劳。次子任人民警察一职,服务百姓,任劳任怨。曾参与破获自治区好多起重案大案。荣获国家公安部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叔子任国家电网职工几十载,为千万家庭带来光明和希望。季子为个体户,曾经营过油坊、商店、建材等生意。童叟无欺,品格高尚,声誉良好,但不幸于2008年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家痛心疾首,老泪纵横。人生的短促和悲苦,老人家都明白。但面对自己的儿子,却无法掩饰悲痛之情。的确好不恓惶。长女婿一生务农,忠厚老实。二女婿在民政局工作,现任固原某养老院院长,照顾孤寡残疾老人,博爱奉献。三女婿任人民教师一职。三尺讲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由青丝变白发桃李满天下。四女婿任人民教师一职。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有担当。男孙五人,女孙四人。皆从商、从政、从工,在各自岗位上当好螺丝钉的角色,为社会做出贡献。曾孙一人,曾孙女五人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p><p class="ql-block"> 奶奶虽为乡间普通百姓,贫苦过了一生。一个60年党龄的老党员,但是却用自己的双手抚养了儿女,拉扯了自己的孙子孙女,虽然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艰辛,却用实际行动为我们立起了一面旗帜。奶奶一生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家,奉献给了儿孙,用长满老眼的双手为我们铺就了人生之路,劳苦功高。如今苦尽甘来,四世同堂,祖国繁荣向上,还有国家好的惠民政策,正是颐养天年的好时机,您确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怎能不让我们这些当儿孙的伤心落泪?窗外的鼓乐队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您一生的艰苦。</p><p class="ql-block"> 您的祭日正好与母亲节临近,但是从此以后你的儿女没有了母亲,无母何峙,从此人生只剩归途。孙子孙女没有了奶奶。感谢前来吊孝的亲朋好友,感谢里外操持帮忙的邻里友人,是你们让奶奶体面的走。奶奶,您一路走好,您的音容我们会永远缅怀。愿奶奶脱离轮回,早登极乐,在天国里得到永生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不孝孙兴磊衔哀致祭</p><p class="ql-block"> 吾兄王君成修润</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5日</p> <p class="ql-block">奶奶千古</p> <p class="ql-block">左一为奶奶中年时候</p> <p class="ql-block">笔者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