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外出培训研修是教师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迎来了第三天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5月15日,我们深入到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聆听来自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哈尔滨市群力兆麟小学、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松南学校、哈尔滨市爱建学校五所学校的七位教师的课堂中进行教学观摩以及四位教师关于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备课展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摩培训内容主要是新课标视域下的不同课型的研究:数与代数课例研究、统计与概率课例研究、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 新课标视域下数与代数课例研究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教师夏彧执教的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1》。</p> <p class="ql-block"> 夏老师注重每一个活动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数数的过程,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拐点数的认识和认识了计数单位千,可以看出整节课学生学的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教师杜楠楠执教的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2》。</p> <p class="ql-block"> 数是数出来的,杜老师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了数数的过程,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让核心素养有效的落地!</p>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教师赵宁执教的二年级《10000以内数的认识例5》。</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利用数形结合,把数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在计数器上表示,用小正方体表示,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数感!通过估数、数数、推数、看数,来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p>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教师于晓磐执教的四年级《小数加减法》。</p>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此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p> 新课标视域下统计与概率课例研究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松南学校教师范宏宇执教的五年级 《折线统计图》。</p> <p class="ql-block"> 范老师结合学生熟悉的冰雪大世界入手,将画图与读图有效的结合,点、线、数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一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表达,需要分析问题类型适当选择,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数据意识!</p>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教师姜昆执教的四年级《平均数》。</p> <p class="ql-block"> 姜老师的课真的是行云流水,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听课教师听的愉快。他课前进行了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课上通过引导学生在探讨、操作、研究的过程中去感知平均数,一个冬奥会的情境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大量的、直观的、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特点。</p> 新课标视域下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爱建学校教师赵娜执教的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判断物体的位置,认识图形的旋转,增强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学生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认识旋转的特征,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的美,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p> 新课标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 class="ql-block"> 由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的李元兵、夏彧、杜楠楠、赵宁四位教师带来。</p> <p class="ql-block"> 四位教师主要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聚焦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精准确定教学主题、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规划单元教学五方面来进行分享,并且三位授课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高枝国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7节课都是以学生“学”为主,设计多种有层次的活动,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基础知识,并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采得百花酿蜜后,我不辛苦我最甜” ,通过这一天紧凑而短暂的跨省际的观摩学习,使我拓宽数学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我们将任重道远,继续学习优秀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把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