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表达】第249篇—第三期第22篇

童妈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哥哥,现在是5月14日上午10点42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着昨天的日志做梳理,其实特别奇怪,当我昨天在日志中记录一些自己没有做到的点的时候,昨天写美篇之前刚挂了和妈妈的视频,提交了美篇,我就去把给妈妈买的衣服和爸爸买的鞋子到快递站点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拖延和行动之间,就隔着一只脚的距离,一抬脚便做了。可是很多的拖延还是存在,我个人感觉有一种拖延叫习得性拖延,就是习惯了拖着,并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习惯。这样的拖延,其实只要自己给自己下一个指令,改变便可以立马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拖延,是畏难情绪的拖延。也就是说对于这件事情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甚至曾经有不好的体验,导致一些恐惧心理存在的拖延。面对这种,不是简单的一个指令就可以解决,因为它需要克服内心因为陌生,因为恐惧,因为未知而带来的无力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做性情锻炼,因为不熟悉。所以要去做,就需要突破畏难。而突破畏难,则需要能量。这个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够达成。当然,其实当自己真正去做的时候,可能也如纸一般,一捅就破了,但是去做那个捅的动作是不容易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结如下,克服拖延症有两个路径:</p><p class="ql-block">1、给自己一个指令,干</p><p class="ql-block">2、创造一切条件为自己赋能,攒足了劲,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哪种方式,行动包治百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昨天写完日志,我就发现自己又掉入了一个模式,那就是不接纳父母对我们的某些影响,和父母不接纳我们的模式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心无比惊叹,父母对于孩子的思维行为模式的影响,原来这般这般的深远,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自己聚焦在父母对于我们不好的影响的时候,其实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不认同。而我内心忽然就冒出来另一个声音,那便是。我父母身上没有优点吗?我自己身上没有继承父母很多优秀的品质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这么一问的时候,忽然聚焦的点就不同了,自己的感受就不同了。哈哈,原来如此,人生如硬币,都有两面性,人生没有完美,人亦无完人,不同的人生走向,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不同的选择。是选择在不完美中找到滋养,抓住点滴星光,奔赴光明前程;还是在不完美中死死揪住缺陷无限纠缠,倒吸能量,捆缚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来,不同的选择,决定完全不同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择决定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就是个为什么那么多看似无比悲催的命运的是生命依然可以活出熠熠生辉的人生,而太多太多原本并不匮乏的生命却碌碌无为一生的最最重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面对公公的各种碎碎叨,为什么弟媳妇就可以完全不受干扰地全然做自己,是因为她童年的模式和公公的模式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为什么自己在这个点上特别容易受公公的影响?是因为自己的内在也有和公公一样的匮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然看见了这个点,自己就可以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公用一生的辛苦,换取家庭的安稳,因为他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不愿意我们去吃同样的苦。可是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认知,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再不是苦力的时代,不是靠卖苦力去养活自己的年代。通过学习就知道,我们唯有不断利益他人,为他人创造价值。只要我们可以不断地服务他人,为他人创造美好,我们就不用担心我们无以安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公用他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人要吃苦耐劳,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要任劳任怨。我们需要节俭,不浪费。这所有的一切,和父母教我的也是一模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己的卡点在于,自己没有完全正确地去解读,是自己过度的节俭让自己原本的匮乏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人有老人认知的界限,而我们有我们认知的边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浪费?浪费就是超出自己需求的过分满足,甚至是资源浪费;浪费就是原本可以拥有很好的体验,可是因为过分节俭而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而带来的不良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比于物质资源的浪费,精神的消耗,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父母带给我的,是我自己认知的局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可以创造全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