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中央苏区司法村——瑞金象湖松山下春泾公祠

乐安四知文化

瑞金市据说杨氏人口近十万之众,由于瑞金市杨姓人丁兴旺,分为东杨、南杨、西杨、北杨。俨然在当地百家姓之中人数排名榜首,所以瑞金有杨半县之别称,不得不说这是天下杨氏之骄傲。据介绍:在苏维埃政府时期,瑞金杨氏宗祠及住宅成为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办公活动场所。瑞金西杨氏宗祠群,一字开排,五祠相连,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宪太祠堂、朝奉太祠堂、时省太祠堂、孟舟太祠堂、时泰太宗祠,1932年夏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沙洲坝东坑村的杨氏宗祠1931年11月为中央工农监察人民委员部办公室;沙洲坝乌石龙村杨氏私祠1931年11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沙洲坝杨氏私宅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和毛泽东、徐特立、何叔衡、谢觉哉等办公和居住旧址;沙洲坝新屋家村的杨氏兆落太祠1933年4月为财政人民委员部;沙洲坝红井景区内杨氏私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等等。 瑞金市象湖镇瑞明村松山下村小组位于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红井景区东面,东靠龙珠北路,北靠金都大道,东西北为瑞金大道,春泾公祠位于龙珠北路与金都大道交叉处,奥克兰大酒店旁边。 据杨氏宗亲介绍,松山下杨春泾公生于嘉靖丙午二月廿二,殁于嘉靖乙卯九月初十,已有500年历史,人口700余人。2019年瑞金市进行改造开发,祖屋拆除,建成松山下商住小区,村民分散搬迁。 春泾公祠建于嘉靖年间,永保堂,已有400多年历史。春泾公祠在1933年——1934年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司法部、内务部。 松山下春泾公后裔踊跃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光荣牺牲的有:杨世昌、杨世保、杨世绊、杨衍调、杨衍样、杨衍邦、杨衍达、杨衍讽、杨荣通、杨荣伦等人,未牺牲人员有:杨世湖、杨衍焕、杨海明、杨荣盛、杨荣鸿、杨荣绅、杨荣勤等人,以上人员在解放后都被评为烈士和一至三等誉军,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都有记载。 2019年,松山下村小组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迁,即松山下祖屋及祖坟全部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搬迁。在此形势下,松山下重新成立了由杨水源、杨衍棋、杨庆宝、杨建春、杨兵、杨庆桂、杨庆春、杨庆钧、杨水长、杨运生、杨小红等十一位村民组成的新一届理事会。当年,理事会成员经多方协调及瑞明村党支部书记杨杨艳生大力支持下,本着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化和政府多部门协商,成功保存了松山下春泾公祠及祠堂前余坪和池塘,并与瑞金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签订了维修革命红色旧址的协议。同时。在瑞金市殡仪馆清水公墓区购买了松山下小组陵园地,为松山下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公元二O二O年四月五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理事会成员的努力及宗亲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近百年来松山下首次盛大的祖牌陞座及挂匾、集体祭祖庆典仪式,庆典邀请了睦堂理事会全体成员、东坑以饮太房系下子孙,春泾公兄弟:陈坊龙春朴太系下子孙、杨屋前春沛太系下子孙、迎村春浦太系下子孙,并敬赠送来了牌匾,气势非常浓厚,体现了松山下春泾公祠及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象征和凝聚力。 在理事会的倡导下,此次祖牌陞座、挂匾举行了募捐,松山下春泾公系下众子孙表现了空前的团结和支持,纷纷解囊,以承礼先之功德。为了宗族事业发展,瑞金杨氏当为奉献之楷模。 在此,祝松山下春泾公系下子孙兴旺、世代荣昌! 于202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