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1日下午,弦山街道闸上店村创新“饺子宴”新途径,深化党建引领,助推基层治理,一碗水饺有效化解了甘、陈、曹三家四载因建房出路难题,三方握手言和,再续邻里情深,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房带来新问题</p> <p class="ql-block"> 滨河北路的贯通给沿线群众带来了美好新生活,偏僻的曹土井组更是如此。毗邻大路的湾东头,过去田没人要地没人种,盖房也是奢侈是梦想。如今路通了,原先把坐东朝西的门向,改为面朝大路的坐北朝南向,建起了一栋栋敞亮、漂亮的乡村别墅,价值不菲,十分抢眼。新房是建起来了,问题伴之而来,出路打乱了,地价升值了,邻里纠纷十分尖锐,水火不容。该组甘某某门前是陈某某之前的老出路,且挖有粪窖,正对甘某某新房的客厅,苍蝇乱飞,苦不堪言;陈某某的门前是曹某某的田地,这块田是十余年前陈某某的婆婆主动与曹某某调换的,并承诺永远不再提了,意思是该换就换了、永不更改,如今田埂抽了,田里植树也长大了,陈某某再要换回作为出路,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因为还涉及 粮补等其他因素。两家出路,涉及了三方利益,加之过去邻里“陈年老账”,三方互不相让,不时剑拔弩张,僵持多年,村干部、社区民警使出浑身解数,犹如老水牛掉到古井里,有力无处使。农民有新房无新貌,有新房无心情、无信心。矛盾不减少,村庄怎变好?三方轮换找村支书、找村干部,各说各有理,各说对方“不是人”,弄得村干部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无法办公,还无法说,是能力不行还是火候不到,干部很困惑。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饺子宴”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碗水饺显威力</p> <p class="ql-block"> 饺子是吉祥如意、团结美好的象征。如何发挥功效、跳出吃饺子完成任务的常规做法、普遍意识?如何使“饺子宴”常办常新、赋予更多新的内容内涵?的确值得商榷、探索。闸上店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大胆尝试,决定利用幸福饺子宴有效载体,在解决甘、陈、曹三家矛盾纠纷上寻求突破。首先在甘家举办,老母鸡汤、饺料由甘家准备,村干部兼任自愿者包饺子,邀请社区民辅警、村民组长、户族长者、湾邻代表参加,特别是矛盾双方当事人必须参加。在设计上,甘家吃了吃陈家,陈家吃了吃曹家,轮流主力;一轮吃好便罢,一轮吃不好、问题解决不了,吃第二轮,直到吃好、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为止。这是初衷,也是决心,亮明了举办饺子宴誓把问题解决的鲜明态度。吃饺子是搭平台,如何化解矛盾才是关键?方式方法很重要,让湾邻当主角、当裁判,他们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对情况吃的透、对历史最请楚,对田地、沟塘、地形地貌最了解,说出的话最让人信报。三方甭管怎么吵,都不敢说假话,在众人面前都得有面儿,否则在湾邻面前抬不起头,这一点最致命。经过前期思想动员、精心准备,5月11日下午三点,饺子宴在甘某某宽敞的客厅如期举行,三方当事人首先进行陈述,主张权利,针对对方亮出的条件,利益方进行回应答复;其次东西两个组的组长、湾邻代表先后发言,乡村干部不时插话提要求,把握调解节奏、现场氛围。经过激烈争吵、心情平复、语气缓和后,热腾腾的饺子适时端上,饺子一吃,气顺多了。此时趁热打铁,大家走出室外,进行现场丈量、拿意见,三方当场表态,问题圆满解决。4个小时一晃而过,调解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更没有耽误吃香喷喷的饺子。村民曹家运说,“今天的活动我有个感悟,咱们的房子搬不走,邻居很重要。做人要大度,让一步天高地阔,邻里之间,吃亏占赢,都好不了外人。都让一点,看远一点,都是农村人,搁邻居最要紧。感谢社区民警,感谢吕支书、村干部的用心用情用力。这么好的房子如今有了出路,“死疙瘩”解开了,邻里和睦了,让我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治理有效创佳绩</p> <p class="ql-block"> 今年以来,闸上店村在弦山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主题主线,聚焦“三星文明户”评选、幸福“饺子宴”,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幸福的和美乡村。</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推广曹土井“饺子宴”模式 ,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让文明意识植于心,文明行动践于行,文明倡导落于实,使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