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杰幼儿园温馨提示——幼儿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小知识

🇨🇳

<p class="ql-block">  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同时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特别是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更差,且发生感染后,容易发生各种肺炎、病毒血症等各种并发症,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卫生保健工作。</p><p class="ql-block"> 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还未过去,肠道传染病又开始活跃起来,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吧!</p><p class="ql-block">夏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1手足口病 </span></p>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继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家长回家也必须先洗手再接触孩子,因为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由于抵抗力强,绝大多数成人不出现症状,但仍有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2疱疹性咽峡炎</span></p> <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3~10岁的儿童。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3细菌性痢疾</span></p> <p class="ql-block">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就是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里急后重”,患者常“急不可待”要去排便,便后多“意犹未尽”。菌痢大多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量少。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菌痢接触史,以夏秋多见。</p><p class="ql-block">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4传染性结膜炎</span></p> <p class="ql-block">  俗称的“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  </p><p class="ql-block"> 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手、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注意卫生、不揉眼睛是预防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5流行性乙型脑炎</span></p>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与2-6岁组发病率最高,由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  夏季常见的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水痘、麻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小朋友患传染病的机率:</p><p class="ql-block">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p><p class="ql-block">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揉眼睛,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幼儿餐饮具定期消毒;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p><p class="ql-block">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p><p class="ql-block">  5、适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6、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戴好口罩,回家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 7、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在传染病的高发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及时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p>

传染病

疱疹

口病

手足

预防

传染性

发热

注意

接触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