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夏父母节 传中华古文化

时时乐-傅

<p class="ql-block">  说起父亲节、母亲节,大家每年都在庆祝,都在过。可知晓父亲节、母亲节来历和意义的人并不多,而是把美国认定的父亲节、母亲节当着中国的节日过,就连有些农历、挂历、台历上都印上了阳历5月第二个周周日为母亲节、6月第三个周周日为父亲节,好像成了中国的法定节日。其实这两个节日并不是中国的父亲节、母亲节。而是有些崇洋媚外者弃根忘祖,认美为亲和部分商家炒作而成。法国人不过,德国人不过,意大利人不过,葡萄牙人等都不过这两个节。生为炎黄子孙怎不认祖认宗,为自已父母祈福,感恩自己父母,反到过跟自已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节日,为别人父母祝福,感恩他人,这不让世人笑话吗?</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自己真正的父亲节是哪一天呢?顾名思义就是感恩父亲的节日。但究竟是哪一天,目前在中国有几种说法:一是经过官方认定的父亲节,是民国时期确定的8月8号。将8月8日定为中国人的父亲节,是因为父亲的“父”字,是由两个变形的“八”字叠加而成,而8月8日又与“爸爸”谐音,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再一种说法是真正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人的父亲节应该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因为这一天是轩辕黄帝的诞生日;还有一种说法是九月初九,中国古代就有黄帝于九月九日乘黄龙上天的传说。轩辕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不仅统一了华夏,还创造了音律、服饰、指南车和剑等,他的臣子仓颉还创造了文字。黄帝统一华夏之后,建立了九州,可以说没有黄帝,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也就没有炎黄子孙和华夏儿女,所以说黄帝是所有中国人的父亲。农历(阳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生日,才是中国人真正的父亲节。父亲节不仅仅是父亲的节日,也是所有承担父亲职责人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不仅有自己的父亲节,也有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中国的母亲节是哪一天?有的说,是孟母的生日,有的人说是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民间也有认为母亲节是西王母诞辰日,但其实中国人的母亲节是六月六。</p><p class="ql-block"> 农历六月初六,是传说中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建议以嫘祖与黄帝成婚的日子即农历六月六为母亲节。黄帝和嫘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嫘祖发明植桑养蚕,和黄帝一道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被称为“人文女祖”,所以说嫘祖是中华儿女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六月六,闺女给娘掂块肉”。这句民谣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妇孺皆知,且这一风俗至今仍盛行于广大农村。每至六月六日,无论是走在康庄大道,还是行在乡间小路,都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走娘家的女人,不管是与夫结伴而行,还是孤身一人,都少不了共同的礼品──肉,所不同的只是多少罢了。目的都是前去叙母女亲情,尽孝顺之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父亲节,还是母亲节,都是一种敬孝、感恩的节日。过中国父母亲的节日,就是要我们做儿女的孝敬父母,感恩养育,传承中华美德!孝亲是双向互动的。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对子女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无私的慈爱。子女在母体中孕育成长,本来就依恋父母,又不断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爱,很自然地滋长着亲情回报的爱心,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品性、行为就是孝。这种血统之所系、命根之所出的孝,这是人性的自然感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但作为中国人,没有必要去过那些跟自己毫无关系的节日,更不能崇洋媚外,而应该过华夏父母节,传承中国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注:篇中部分文图源于网络和相关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