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一个身体和灵魂都可以放松的地方。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  带着梅里雪山缺氧的后怕和玉龙雪山的疲惫,我们来到了沙溪古镇。听说这个古镇是唯一没有被商业行为攻陷的一个小村庄。他原来是滇藏路上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今天还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它还是最近刚刚火起来的“网红打卡”地哦!</p><p class="ql-block"> 没有选择住城市的宾馆,而是在镇口选了一家民宿住下。原因是干净和清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几天的奔波和跋涉,身心都有些疲惫。不妨停一下脚步 ,把节奏放缓。而这里就是个宁静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老板是个白族汉子。他在这儿还特地按排了一间茶室 。旅友们都蜷缩在房间里休息了,而我们选择在茶室里小坐、饮茶、聊天、也顺便解解乏。</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走进小镇。小镇出乎意料的恬静和安谧。阳光穿过高大的行道树,斜斜地照到石板路上。路上、木屋、小溪和花草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树荫里有小鸟在啁啾,草坪上两只斑鸠形影不离的追逐着。偶尔有居民和游客走过,他们一付“人来鸟不惊”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茂密的绿植遮挡住了纷墙,围墙下的沟渠潺潺的流着细流。这难到不是心目中的向望——返朴归真的田园风光吗?</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店铺还没有开门。一对游客“慢条斯里”走在街上。男人还穿着棉衣呐,而女人则只好在上衣外,套了一件披风。大理地区白天和晚上温差大 ,而且风也大。因此买一条披风是游客避寒的一种标配。</p> <p class="ql-block">一位家庭主妇左手牵着孩子,右手提着刚买好吃的菜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男人拖着小车,背着背篓。显然,今天要采购的东西有点多。小镇如平常一样,生活平凡而安步就班地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的确生活不需要复杂,简单就好;生活不要太喧嚣,宁静就好。</p> <p class="ql-block">碰到第一个真正的游客,是一个美女。她正在街上采风。</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最早可追溯到1300年前唐代南绍国时期。今天在这里上百年的古树,也是有迹可寻。比如这棵古树的树根已经把地上的石头全部包裹进去了。只在右下部还可以看到一点石头的身影。“树包石”是它的名片。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所以它也成了沙溪镇的宝贝之一。</p> <p class="ql-block">沙溪小镇除了两条主街外,叉路小道还是用大块石头铺就。几百年来村民和马帮客的脚在上面走过。石块早就磨的光滑发亮。路依旧是老模样 ,路边的新房已展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随便一处民居,呈现的是紫藤、老树、新屋。</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两代人的同行,温馨又亲和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从古朴的小巷出来便走在寺登街的石板路上。这条街上的两边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但都极其整洁。木门木窗擦拭得光可鉴人。</p> <p class="ql-block">古木成荫,自带清凉。</p> <p class="ql-block">街上各家的店招看着简单朴实,特色却很明显。只是肚子不饿,否则真想进去尝尝。</p> <p class="ql-block">酒吧,却是“货真价实”的洋玩意。今天它也悄悄地走进这千年古镇。</p> <p class="ql-block">手工匠人当街专心致志的打造着工艺品,难得他那份坚持,坚守着那份传承。</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寺登街是沙溪的灵魂所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今天不是赶集日,寺登街上冷冷清清却保持着山村驿站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酒店已经开们迎客,店堂整洁干净,食客静静地坐着。没有城市里那种噪杂和喧嚣。小镇有着他天生的淡泊宁静。</p><p class="ql-block"> 饭店大堂的梁上挂满了腌制好了的腊肉。腊肉在云南太普遍了,但几乎都挂在火塘上或者厨房灶台上。因为这些地方让腊肉可以享受各种的烟薰火燎而充满烟火气。而在这里却把它挂在大堂上。不知是当地的习俗还是有着种广告效应。</p> <p class="ql-block">黄土垒成寨门和它的城门楼子寻常的像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院门。这样的城楼很难看出有什么保护和防御意义,但象征意义是肯定的。</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的标语如今依然赫然在目,时光在这儿仿佛停滞一样。山村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慢节奏。</p> <p class="ql-block">寨门下一位身着彝族服装的姑娘在拍写真。</p> <p class="ql-block">小镇里比较大的一片广场是四方街。在云南许多古镇都有四方街。这是他们对镇中心的统称。</p> <p class="ql-block">  寺登街一头连着的是四方街。其实就是小镇的中心。古老的戏台是一座三层24个飞檐翘角的魁星阁。飞檐翘角很高而且秀气,有刺破苍穹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红砂石铺就的石块路上,走来一位藏装美女。手持经轮,口诵六字真言,表情凝重而虔诚。</p> <p class="ql-block">  自古沙溪便是滇藏重要的交通驿站。藏族美女的出现并不让人感到突兀、违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是彝族姑娘呀?我已傻傻地分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看她那拖地长裙和满身的银饰,我猜应该是的。</p> <p class="ql-block">我把镜头转向姑娘,好在她并没有被我的唐突惊扰到。非常自如地摆着“Pose”。</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上的“卓别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按“卓别林”的风格打扮起来到画师。在小镇上为游客速写画像,也挣点小钱。</p> <p class="ql-block">我和他闲聊了几句。他说这样做只是为了喜欢。他并不是沙溪镇上人,而是来自外村。</p> <p class="ql-block">自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经沙溪的是黑潓江。黑潓江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他流经沙溪时正好拐了个大湾。沙溪成长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水陆码头显然和它有关。</p> <p class="ql-block">黑潓江,并不是因为它“黑”,其实它的水质清澈,鱼肥虾美。成群的鸭鹅在这儿觅食。</p> <p class="ql-block">江岸里,水塘畔也水草丰茂,绿树成荫很是安详宜人。</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一路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一座拱桥下。此桥半圆,倒影于黑潓江上便成一个满月形了。桥由石砖砌就,自民国十年募资筹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成。这是茶马古道上幸存的古桥之一,名叫玉津桥。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师荔菲在桥上题联:“石可成桥,从今不唱公无渡;津真是玉,到此方知水有源。”可见当时古镇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其实,远在清、咸丰年间。沟通两岸的是一座铁索桥形成.“铁索锁江”的景观。战乱时为打造兵器,毁桥铸剑。古桥毁于兵燹战火。</p> <p class="ql-block">  现在滇藏交通早就被公路替代 ,茶马古道早已烟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人们到此怀古而思远,发幽幽之古思。</p> <p class="ql-block">桥堍上一群人在忙乎什么呢?长枪短炮的。</p> <p class="ql-block">原来一位红衣女子骑着一马缓缓地走上桥来。引的一帮摄影者一阵激动,快门声随即响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不知这女子是来拍写真的,还是模特儿来拍外景的?至少她装点了风景,我也眼疾手快地拍她几张。毕竟机会难得。</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游完后,我一直在想简简单单又平平淡淡的一个古镇为什么突然就在网上窜红了呢?原来最近有个“片子”在网上火了一把。片子是刘亦菲和李现主演的。讲的是现代年轻人的情感、创业、困惑、拼搏的故事。妥妥的一部情景治愈片。片子许多场景来自大理。而沙溪古镇也是外景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就不奇怪了。正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带红了醉翁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带红岳阳楼;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带红了大观楼一样。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沙溪古镇。据说沙溪古镇因这个电视剧带动了经济飞速的发展。政府还特地给剧组写了感谢信的。</p><p class="ql-block"> 假如生活使你不爽,不妨你就来一趟沙溪吧!那儿安静、恬美还有治愈。是身体和灵魂都可以放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