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最近一段时间,我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频发。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孩子、亲友、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堡垒,切实杜绝受害被骗。</p> <p class="ql-block">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p><p class="ql-block"> 1.网络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就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银行等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就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4.冒充老师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者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纳的,就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5.冒充亲友诈骗。凡是自称亲友通过QQ或者微信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让电话核实确认的,就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6.网络交友诈骗。凡是网上认识的陌生人,通过一段时间熟悉后推荐的网络赌博、网络博彩、网络投资等平台,均是以骗取本金为目的的诈骗。</p><p class="ql-block"> 7.虚拟物品交易诈骗(游戏账号)。凡是要求私下交易、使用对方推荐的网站或者APP进行交易的网络游戏充值、网络账号交易,就是诈骗。</p> <p class="ql-block">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 class="ql-block">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扫码、不转账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电视、新闻、公众号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p><p class="ql-block">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有盲目自信,自己一定不会被骗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p><p class="ql-block">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进行咨询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p><p class="ql-block"> 5.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拦截,实名注册,并开通预警设置。</p><p class="ql-block"> 如有疑问,请拨110咨询。</p> <p class="ql-block"> 防范针对小学生的网络诈骗:</p><p class="ql-block"> 1.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p><p class="ql-block"> 2.家长们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并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