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伯父伯母写碑文(下)

吕保国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这765字的碑文后面概括了哪些内容呢?不仔细说清楚,别说其它人了,就是连王家亲戚们都未必能思得到、想得全,能理解了藏在字里行间的蕴意。</p><p class="ql-block"> 伯父纵其一生,历经沧桑,品质高尚,功劳卓著,深入人心。死后几十年,仍被众人怀念,惦记原来美好。想其本人并无此目标,但在劳动和奉献中却实现了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永恒价值。</p><p class="ql-block"> 故碑文以“三不朽”为主线,抓其主干,取其根本,不求概全,略述一生。</p> <p class="ql-block">  第一段:</p><p class="ql-block">烽火少年,出乡关,群中脱颖。</p><p class="ql-block">外族犯,革命家庭,耳濡目染。</p><p class="ql-block">蹈赴国难宣抗日,泰山湫水民众唤。</p><p class="ql-block">听雄鸡一唱东方晓,西山赤。</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伯父生于1927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根据家谱排辈起名叫王致邦,因外奶乳名奶应。王健这个名字是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他自己改的。</p><p class="ql-block"> 由村名碾则山便可知道,伯父生于梁峁连绵、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偏僻而贫困,水土流失,土地瘦瘠,水源奇缺,加之家庭人口多、住房空间小(只有一孔窑洞),全家人吞糠咽菜,忍饥挨饿,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十分艰难和拮据。</p> <p class="ql-block">  伯父性格随和、乖巧懂事,小小年纪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照看弟弟、吊水(从水窖中提取积储的雨水)、抬水(往返十多里地)、推磨、滚碾、拾柴、担炭(来回三十里山路)、种地、放羊等。家庭的贫穷、父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养成了淳朴、真诚、早起、勤劳、节俭的习惯,也使他体验和认识到在农耕社会中自然条件的制约和解决温饱的不易,尝到了人间疾苦,也产生了体恤民情、怜悯人民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祖父虽出身贫寒,但崇尚教育、思想开明,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供伯父上私塾读书。尽管砖头支桌、黄土作纸(土盘)、木棍当笔、煤沫成墨,但这三年冬学的启蒙教育影响了伯父的一生,使他学到了很多,明白了不少。同时正因为如此,使他对教育总是抱有一种神圣的情怀,对学校、老师总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p> <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1937年“外族犯”,抗日战争爆发。红军东征、学堂教育、“革命家庭”、父辈影响、前辈启迪感召,他们成了伯父走上革命道路的导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抗日洪流荡涤着他的心灵,革命烈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年仅13岁的“烽火少年”,于1940年毅然离开碾则山村,“出乡关”,来到离石抗日政府驻地圪麻塔村(后改名为石安村)投身革命,“蹈赴国难”。颇有毛泽东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大无畏气概,“群中脱颖”。</p> <p class="ql-block">  参加革命后,他最初的工作主要是在泰山儿童剧团和湫水剧社当演员后兼指导员。天生条件不占优势的伯父,勤学苦练专业技能,想方设法提升自己,演技水平显著提高,在剧团自编自演的《送鸡毛信》、《捉汉奸》、《夺枪》、《查路条》等节目中一鸣惊人,他扮演的主要角色形象自如、深入人心,并学会多种乐器,能文能武。1941年4月,晋绥边区青救会和儿童团代表大会在晋绥边区所在地兴县城关召开,特邀泰山剧团出席大会演出。泰山剧团受到大会表彰,伯父本人获得“晋绥边区模范儿童”的光荣称号和奖励。1941年11月刚满14岁的伯父成为最年轻的中共党员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泰山、湫水剧团以喜闻乐见的话剧、歌剧、活报剧、歌咏、舞蹈、说唱等形式排演节目,长年累月巡回活动在晋绥革命根据地西山地区的村庄和角落。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他们“宣抗日”、“民众唤”。这歌唱声、锣鼓声传遍晋西北的山洼和村庄,像春雷唤醒大地,像利剑刺向敌人。在歌声的鼓舞下,儿童们站岗放哨、青年们参军支前、妇女们纺花织布,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抗日景象,“听雄鸡一唱东方晓,西山赤”。</p> <p class="ql-block">  在紧张的演出和战斗生活中,伯父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成为剧团主要骨干的同时,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是他的拿手好戏。在离石高小(成立于坪头南庄,后搬到临县中庄,最后迁于陕西吴堡县横沟村)他既是学员,又是学校文艺宣传队领导人兼技术指导;在离石二完小他既是教师兼支部委员,又是自己亲手组建的学校文工团团长;在柳林东街任村长(土改工作团)期间,他又牵头办起民教馆,组织青年搞文艺宣传活动;1949年秋天,他担任县营文工团(离石剧团)的团长兼党支部书记,抵制旧戏剧独占舞台的局面,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艺术,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白手起家,成为党领导的一支文艺尖兵,因此还参加了山西省第一次文代会等。</p><p class="ql-block"> 伯父的宣传教育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卓有成效。而由此,他陆续担任了离石县教育科副科长、兴县地委宣传部干部、离石县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乃至离石县委副书记(分管文教)。</p><p class="ql-block"> 伯父在革命战争环境的熏陶下迅速成长,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到自身理论的不足和知识的缺乏,迫切需要充电补强。</p> <p class="ql-block">  第二段:</p><p class="ql-block">党校训,横沟读。担重任,青年起。</p><p class="ql-block">促支前参战,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宝剑磨砺硝烟炼,梅花苦寒雪中舞。</p><p class="ql-block">迎离石解放亮满天,热血沸。</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党校训,横沟读”。1943年1月党组织派伯父到三地委党校学习,为党培养青年干部。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的机会,虽然只有短暂的四个月,却是伯父十分珍惜和难忘的一段宝贵时光,收获颇大;理论学习一结束,组织上又派他去离石高小学习文化。当时流亡到陕西横沟办学,因陋就简,全校师生开荒种地,实现生产自救,参加建校劳动,改善办学条件,刻苦学习。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好学、好动、认真、负责,这些优良的作风和品质永驻伯父的身上、心里,一辈子没有改变,而这正是作为一个人民公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p> <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伯父高小毕业后,“担重任”,被委任为离石三区抗联青年部长,1945年2月调任离石县抗日联合救国会青年部长,下半年离石解放前夕任离石县一区抗联部长。在险恶的环境下,他昼夜忙碌、四处奔波,宣传发动、高涨情绪,带领青年积极投入抵御和反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青年起”,“促支前参战,壮怀激烈”。青年们配合当时形势,站岗放哨、刺探敌情、参军参战、封锁围困、挤走敌人、巩固政权、阻止抢粮、保卫夏收、反特除奸,抬担架、扛云梯,开展大生产、织标准布,除恶习、学文化、扫文盲等,各项工作轰轰烈烈,成就斐然。最后“迎离石解放亮满天,热血沸”。</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9日,离石解放。第二天,伯父组织一区群众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在大楼底召开的庆祝大会。到1949年全国解放,年仅22周岁的伯父,已经在白色恐怖、战火纷飞的恶劣环境下度过了艰苦而充实的9年。除上述外,他还参加了三区儿童团、临县李家山村选、离石二完小改造、柳林东街土改、征收烟税、三查整党等工作。“宝剑磨砺硝烟炼,梅花苦寒雪中舞”,思想政治觉悟和革命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 经历锻炼人,阅历培养人。他想明白了:贫穷只能限制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却难以限制一个人生活下去的勇气,反而更能激发一个人向前走的斗志。</p><p class="ql-block"> 正值青春年华的王健伯父,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与无数青春热血的追梦少男少女一样,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在等待一个机遇,一个施展才华、绽放光芒的更大舞台。&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段:</p><p class="ql-block">青壮风发,鹏展翅,四县主政。</p><p class="ql-block">擘蓝图,工业强邑,五小耸峙。</p><p class="ql-block">农业为本纲稼穑,温饱小康初心立。</p><p class="ql-block">令水土保持燃大地,光阴切。</p><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1954年5月,伯父被任命为离山县委副书记,成为县级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青壮风发,鹏展翅”,他和他的伙伴们积极带领全县人民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之中,推波助澜,踌躇满志。</p> <p class="ql-block">  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抵御灾荒,将农民联合起来,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成为当时的主流。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持续迅猛发展。</p><p class="ql-block"> 伯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自跑到一区马家梁、二区董家圪垛、五区小神头、贾家垣、王家沟等试点单位蹲点,向办社积极分子杜新年、张汝连、牛耀先、王庭奎等和农民了解合作社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央政策,悟出了“集体力量大、组织起来可办大事”、“合作化给水土保持提供了有利条件、水土保持又丰富了合作生产的内容”、“治山治水、打坝修梯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的道理和思路。</p> <p class="ql-block">  在如火如荼的水土保持建设高潮中,在《碾则山的远景规划与落实情况》的基础上,作为赵子文书记的得力助手,他和县委一班人共同“擘蓝图”,描绘前景,筹划未来。离石县《水土保持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响亮提出1958年实现“五一地埂化”口号,具体指标为“每人完成2亩梯田,全县坡度25度以上的地方全部植树,25度以下的土地实现地埂化”。在实施效果明显的基础上又发出“治好东川河、征服东西山”的号召,又拿出了更加宏伟的“实现北川东川米粮川,西山南山花果山,全县梯田化,粮食翻一番”的目标。“令水土保持燃大地,光阴切”,只争朝夕。在规划的指导下,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创建了建设水平梯田“一步登天”的示范点——贺昌社,并广而推之。</p> <p class="ql-block"> 伯父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忍饥挨饿的艰难岁月使他永生难忘。他明白在当时农耕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农业为本纲稼穑”(稼指耕种,穑指收割,稼穑泛指农业劳动、粮食生产),且为最基本、最当紧的工作。走上领导岗位的伯父有很深的农民情怀,他从此“立下初心”,要带领群众实现“温饱小康”,奋斗不息,冲锋不止。这个凌云壮志,这个远大志向,伯父毕其一生。无论是“四县主政”(1959年9月任离石县县长、1961年1月任离石县委书记、1965年11月任平定县委书记、1965年底任介休县委书记、1974年1月任临县县委书记)的“高光时期”,还是在“文革”、“清查”等落为“阶下囚”等特殊阶段,都义无反顾、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兑现着这个诺言。</p> <p class="ql-block">  伯父个子矮小,却顶天立地。生命的意义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可以让个体为了整个群体而舍生忘死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心第一音,拥有可以推动时代进步的磅礴能量。</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殊时期,大炼钢铁,“工业强邑”成为时代强音。伯父兼管工业,初任柳林钢铁战区总指挥,包括柳林、成家庄、陈家湾三个战区,他采用、推广高四四传统坩埚炼铁法,群众大战钢铁轰轰烈烈,扭转了离石钢铁生产落后的被动局面。</p><p class="ql-block"> 伯父从一哄而起的大办钢铁中受到深刻启示,要彻底改变离石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兴办正规工厂,发展规模生产。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参与规划设计、选址拆迁、确定矿源、解决运输、调配人员等过程。在他的领导下,克服投资、技术和人才等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离石电厂、离石铁厂、薛家湾铁厂、青龙焦化厂、七里滩煤矿、王家沟煤矿、小沟煤矿、寺沟煤矿、离石通用机械厂、副食加工厂、药材加工厂、计量修配厂、服装厂、鞋帽厂、针织厂、综合加工厂、砖瓦厂、陶瓷厂、耐火厂、粮油加工厂等拔地而起,“五小耸峙”。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由1955年的12个,发展到1960年的30个;工业生产总值由692万元增长到1959万元,他为离石的工业发展奠了基、铺了路、创造了奇迹,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五小工业”通常是对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县办地方国营工业的简称,包括小钢铁、小煤炭、小机械、小化肥、小水电等。</p> <p class="ql-block">  第四段:</p><p class="ql-block">贺昌社,马茂庄。武家沟,田家会。</p><p class="ql-block">创典型力量,身先士卒。</p><p class="ql-block">一步登天震三晋,离山经验华夏名。</p><p class="ql-block">焦裕禄式县委书记,公仆颂。</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伯父工作方法,始终是抓创典型,立竿见影,以点带面,牵发动身。</p><p class="ql-block">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一个地区工作,如果没有点,工作必然一般化;一件工作没有典型带动,也是一般化;有了点而不把点的经验推广到面上去,同样一般化。要克服工作的一般化,不止要有点,而且必须是领导亲自蹲点。点和面的关系,也是提高与普及的关系。点的提高,是为了面的普及,而面上的普及又会出现新的提高,用面上的经验,丰富、提高和改进点,使点的经验更加充实、完整,得到新的提高,然后再推广到面上。</p> <p class="ql-block">  “贺昌社,马茂庄。武家沟,田家会”、双塔、高家坪、祁县里村等便是伯父遵循这一思想,扎根蹲点,“身先士卒”,敢为人先,“创典型力量”,且点的经验一次比一次丰富,面的推广一步比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合作化初期,王健和县委其它领导为总结王家沟的经验付出了心血。1955年11月1日,离山县委代书记刘耀同志代表县委起草《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律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文章,毛主席亲自作了批示,而使“离山经验华夏名”,轰动全国。</p> <p class="ql-block">  1957年,伯父兼任柳林乡党委书记,他带领贺昌社人民在三郎堡梁创造的“三步并作一步走(即由培埂-加梗-逐步平整三步曲改变为一次完成的水平梯田做法,改治标为治本)”、“一步登天”先进经验,声“震三晋”,它是离石农业史上的先例,在省内被广泛推广。苏联水土保持专家托斯洛夫斯基甚至将此称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1958年国务院黄河委员会据此在离石召开了全国水土保持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山西日报》、《人民日报》均做过详细报道。</p> <p class="ql-block">  1964年春节过后,以伯父为队长的“四清”工作队进驻离石县马茂庄村。他深入发动群众,“四清”、生产两不误,身体力行。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他带领干部、村民新修水平梯田100亩;打深井4眼把300亩名义上的水地变成了真正的水浇地;改造塌崖湾水草滩30亩为水稻田,开创了高寒山区种植水稻的新路,村民们吃上了自家生产的大米,高兴的合不拢嘴,逢人就夸。&nbsp;</p> <p class="ql-block">  1964年下半年,伯父带队离石分团入祁县里村“四清”。里村的工作得到了卫恒省长和华北局书记处书记解学恭的肯定,说里村工作分团政策掌握得好,工作方式温和得当,不捆不吊不打。尤其是狠抓了农田基本建设,治理了盐碱地,使粮食产量得到增加,同时他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实干精神再次传为佳话。地委书记王绣锦更是赏识王健的工作和人品,多次表扬王健同志,称伯父是“焦裕禄式县委书记”,号召广大干部向王健同志学习,“公仆颂”誉满晋中。&nbsp;</p> <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期,在被打成“走资派”批斗流亡“解放”后,伯父被下放田家会村作为“改造对象”接受再教育。他宠辱皆忘,凭着自己的威信和赤子之心,靠着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带领村民学习大寨。制定了“南山坡上修梯田,沿沟筑堤打坝堰;庙梁山头花果园,穷窝变成米粮川”的总体规划。不到一年时间,田家会治理了3座大山2条大沟,新建水平梯田1000余亩并配套高灌,闸沟打坝3条,淤滩地近50亩,植树造林4万余株,栽种果树8000余株。1972年粮食总产量由过去最高年的20余万斤增加到30余万斤。伯父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全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他用汗水、用真情赢得了田家会群众的爱戴和拥护。</p><p class="ql-block"> 1972年初,伯父任临县革委会副主任兼三交区委书记,带工作队去武家沟蹲点。这次他带领村民有了更大的动作,要搬高山、填大沟、修涵洞、筑石棱、造平原。八个生产大队分成八大块,队与队之间搞劳动竞赛,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工程完工后还配套了一级提水工程,将旱地变成水浇地,粮食产量由原来的18万斤,一下子猛增到50万斤。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间奇迹再次呈现。</p> <p class="ql-block">  第五段:</p><p class="ql-block">好人吾父,饱风雪,正直良善。</p><p class="ql-block">性谦和,道政合一,上善若水。</p><p class="ql-block">受苦书记做表率,豆面县长清贫愿。</p><p class="ql-block">持淳朴本色素朝天,踏实地。</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伯父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时刻,几起几落,“饱经风雪”。</p><p class="ql-block"> “文革”浩劫,良莠倒置,受尽屈辱。新任介休县委书记的伯父被打成“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头子”、“叛党分子”,戴纸帽、吊黑牌、受批斗、早请示、晚汇报、低头认罪、关看守所等纷至沓来、无休无止;从介休、离石、柳林、中阳、方山、岚县、大同、焦作、三门峡、灵石、太原等地流亡一年多到处碰壁、颠沛曲折;面对突如其来、规模空前的这场风暴他从震惊、疑惑、忧虑、彷徨、恐惧、崩溃、绝望、自杀到躲避、流亡、逍遥、观潮、检查、改造、教育、解放中跌宕起伏、悲喜交加,身心憔悴,九死一生。</p> <p class="ql-block">  1974年春,伯父担任临县县委第二书记,因“揭发批判谢振华的错误路线”运动被勒令检查;1975年任临县县委书记,7月因批谢不彻底受到批判,再次被迫检查;1976年因“反击右倾翻案风”受到围攻;10月粉碎“四人帮”后,伯父被指责为“干扰和破坏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反对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的急先锋”而被停止工作、接受审查;12月在“清查运动”中被定性为“四人帮伸向临县、吕梁的黑手”,赴各县轮番批斗,游街示众,受尽污辱;1977年被送临县暖泉会大队劳动改造9个月。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运动员”,精神压力和心情负担使其旧病复发、又添新病。他不愿搞“斗争”,不愿搞派性,深恶痛绝,但却屡次被“运动”所害,伤心至极。直到1979年彻底平反,1980年重新复出任吕梁地区农委副主任(主任为分管副专员)。&nbsp;</p> <p class="ql-block">  几经风雨,坎坷起伏,伯父承受了多少不该的承受,错过了多少不该的错过,做出了多少难做的取舍,但他没有放下对初心的执着。伯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棱角依然没有被磨平,仍能够保持那颗少年之心、赤子之心和内心的恒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把每一次磨难,当作一次修行、砥砺和成长,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53岁的伯父又“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继续他未竟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  伯父的工作态度即人生哲学,我认为是“道政合一”,就是凭良心为人民服务,即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 伯父“性谦和”、“正直良善”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首先来自家庭教育,是立德之根和秉承之源。王氏家族没有高深玄妙和严格响亮的家训,但老人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浸润着儿女的道德情操、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规范;祖父虽不乏严厉,但格局高远、气魄非凡、善恶分明、诚实守信、成就超群;祖母虽是“爹锉锉一个,娘锉锉一窝”的矮小女人,却孕育了11个儿女,俾夜作昼,善良节俭、任劳任怨、谦卑处世、助人为乐,是他们让伯父及其兄弟姐妹积存德行、体悟良知。童年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和辛苦劳作使他从小就感悟到了农业、农村、农民的艰辛和温饱生活的不易,以至在后来的岁月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顺应民心,持续治山治水,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懈努力、从始至终;少年的家庭氛围,革命领导的言传身教,参加工作后的烽火淬炼,使伯父增长了见识和胆量,宏大了境界,一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和民族,矢志不移。文革中,红卫兵去介休张良大队造反,与农民发生纠纷打了起来,伯父急忙跑去制止,昏死在地;1989年,已离休的伯父,还跑到党校告诫学员们不要上街游行,后又去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参观,写下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必须发扬延安精神》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伯父是性情中人,爱动感情,爱流眼泪,脾气温和,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关心他人,救困扶危,宽厚包容,以德报怨,淡泊名利,“上善若水”。1961年春,沙曲村60余名群众食物中毒,危在旦夕,时任县委书记的伯父三天四夜不合眼,亲临现场组织抢救,使中毒群众全部脱险;赵子文书记因“大跃进”遭错误批斗处分以后,伯父满怀热忱为他的老战友积极努力甄别平反,而后组织空前规模的追悼大会,关心照顾遗孀和子女;1961年薛村乡王家山村分田到户、单干成风,他亲自带领工作组进驻该村,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了存在的实际问题,保护了一批干部群众;伯父在马茂庄“四清”工作期间,倾心相助家庭贫困的老党员南学武,使其儿子多年的腰椎结核病彻底根治;在田家会“再教育”期间,将众人相争的招工指标分给了村中最困难的冯天亮家庭,让其子双兔参加工作,激动的全家泪光闪闪;方山籍干部薛映兰,说伯父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伯父和其它老同志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了口粮问题,还偿还了八百多元的欠债;在马坊杨家坪,他让司机乔汝杨载着几个7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了“坐吉普”、“开洋荤”的待遇;伯父抓工业时大胆起用的下放“右派”人员之一褚元强,在“文革”洪流中成了批斗伯父的骨干,但他却不计前嫌,要调其到地委党校做杂志编辑。返乡浙江嘉兴后的褚元强在听闻伯父噩耗后,含泪写下了《我的第二故乡的好领导——悼念离石老县委书记王健同志》一文,其后又准备编撰《王健传》,他整理了《王健同志生平年表》并将一生划分为十四个时段,并在每一时段列出重要时间节点和主要经历,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终因身体原因未予完成;伯父病危时,老战友乐庆山因心脏病刚刚出院,他拖着尚未康复的身体,熬了一锅鸡汤,从贺昌中学一步一颤来看老领导,已不能说话的伯父,用纸笔给乐庆山写下了几个字:“你身体也不好,要注意,要休息,不要再来看我。”乐庆山激动地泪如泉涌,失声痛哭。桩桩事例,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即使在“文革”被打倒的情况下,各地群众挺身而出,仗义保护。在介休,身体虚弱的伯父被反复批斗,疾病缠身,又被阻止住院,是介休县委通讯员宋开盛日夜守候在他身边,与他作伴,周到照顾;在离石,马茂庄群众组织队伍穷追不舍,百般阻挠,制止游斗。农民成立“农革联总”,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保护伯父等老干部;农民代表马青陪伯父伯母四处逃亡,不离左右;在柳林、在中阳、在方山、在灵石、在太原,各地的同事和朋友冒着风险帮助伯父伯母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伯父的工作作风,同他的工作方法如出一辙。他善于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示范感染。他相信,以点带面,领导的行动就是最好的鼓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他接地气、“踏实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表率”,被称为“受苦书记”。他早出晚归,真抓实干,舍得出力,比农民还农民。在三郎堡上,他和年轻小伙子一样铲土、刨坡、培梗,数九寒天却汗流浃背;在马茂庄,他第一个跳进冰凉的泥潭挖泥成塘(造稻田);在祁县里村,他拉着平车奔跑如飞,一干就是几个钟头,两手磨起血泡;在田家会,他和群众同时跳进雨后东川河湍急的洪水中,筑人墙、堵河水、淤垫地;在临县三交至城庄七十里的河滩上,他带领机关干部修河坝,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临县人第一次领教了这位“能吃苦”的县委书记;在双塔村,五十多岁的人修梯田累的晚上尿床,让随他下乡的李德芳同志保密;在碛口高家坪蹲点,他和队员们一直干到年初,挥汗如雨;在武家沟他和群众一起吃送到工地的“冰渣饭”;他经常不在办公室,培梗“三打三扣”毫不含糊,培出的地梗比年轻人还结实光滑,技术比老农还熟练,手上结满老茧;曾与伯父一块工作过的离石工交政治部主任郝培芝忆及当年:有次去成家庄,两人一个白天走了九十里路,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在东关铁厂,他深入生产第一线现场办公,解决生产不正常问题;在离石电厂,他和工人们一起参加抢修劳动,通宵达旦,直到正常发电等等。他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他不需要前呼后拥,他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千军万马。</p> <p class="ql-block">  他在论述劳动与工作的关系时讲:“干部参加劳动,要和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联系起来,要和抵制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走向懒、馋、占、贪、变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要想工作好,必须劳动好;只有劳动好,才能工作好,这就是劳动和工作的关系。”他还结合自己参加劳动的体会写了一篇《干部必须参加劳动的论文》,发表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党内刊物《建设》上。</p> <p class="ql-block">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法宝和钥匙,伯父尤其注重和力行。由于他平易近人、亲切随和、不摆架子、不重场面,所以群众和他谈得来、谈得开,能够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如在贺昌社创立的“一步登天”便是借鉴老农秦润元自修水平梯田的经验,而后变成生土后如何当年增产,便吸收了群众“拌灰渣、骡马粪”的方法。采用农民智慧,使“农忙专业搞、农闲全民搞”、“山山凹,沟沟岔,能修梯田能打坝,梯田加上水利化,天旱雨涝都不怕”变成现实。初建的薛家湾铁厂,质量差、产量低、成本高,伯父和冯亮、张建权等领导倒跟班蹲点,和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座谈,分析原因,后通过整修锅驼机、整顿夜班偷懒现象,扭转了局面。</p> <p class="ql-block">  伯父尊重科学,团结同志,唯才是用,不避风险。在离石二小,他尊重、信任、使用旧知识分子,顺利完成教育改造任务;“大跃进”时“五小”工业并举,技术人员匮乏,在那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极左”的时期,伯父顶住压力,担着风险,大胆起用了一批下放到离石的“右派分子”,一个不剩,全部安排到全县工业企业的重要岗位上,像冯仲骥、彭力、张翼、杨士瑞、褚元强、定光强、贾甲、吕谦飞、王希仁等,他们为离石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批北京革大的高等知识分子、另一批来自山西公学的中专毕业生来离石支援山区,分别被分配到财经战线和行政事业单位,并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伯父支持农大毕业生陈泽生搞果树栽培,在其被打成右派后下放劳动,将其调整到贺昌大队担任果树专业队队长,发挥特长,在果园里做出惊人的成绩,他还培育出一种叫“离石黄”的歪脖子高粱新品种,推广到13个省区;文艺天才丁日晋,能拉会唱,有胆有识,做事高调,惹人暗算,是伯父将他厄运解除。压缩时将其挽留在柳林,成立俱乐部,使柳林的群众文化有了很大发展。文革结束后,又帮助他们夫妇恢复了公职;山西大学毕业分配到贺昌中学的刘福鸿老师,爱好写作,伯父礼贤下士,登门拜访,使当初不同意去搞县志的他感动答应;伯父任宣传部长期间发现刘文军不仅文笔了得,而且品德好,就将其提拔为副部长做助手,后将宣传部长的担子交给他,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离石小报》办得很红火;听说贺昌中学的红旗班主任阎志毅能说会写,伯父经过考察将其调到自己身边当了秘书;薛怀兰原是大队团支部书记,“四清”时伯父慧眼识珠,点名要他随团。他工作泼辣,文笔又好,被推荐到晋中地委当了干事,后来成为方山县宣传部长、副县长、政协主席。伯父任县委书记期间,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身边云集了许多有本事、有才能的人,五湖四海。</p> <p class="ql-block">  伯父是“土味”干部,他的生活作风就是“持淳朴本色素朝天”,勤俭节约、公而忘私,被称为“豆面县长清贫愿”,名副其实。任兆瑞说:“王健书记的生活极其俭朴,在我们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见王书记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过来过去就是那件中山服。脚下经常是一双黄色解放牌胶鞋。夏天不穿袜子,冬天不穿棉鞋。到了地头,他经常把鞋子脱下来,光着脚和农民一样干活”。伯父爱吃豆面抿尖钱钱汤,饮食从不讲究。我曾到过伯父家几次,宅中摆设简陋;伯父快退休时因青光眼严重,才不得不由骑自行车改为汽车接送了几个月;他对自己、对亲属要求特别严格,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1961年,县委决定让机关干部下基层,伯父首先将在团委任副书记的三弟下放到最艰苦的孟门公社;1962年祖父王开铣逝世,伯父厉行丧事从简,一度引起家人抱怨;同年,伯父带头将王家12名亲属压缩回村;1963年调资,伯母在离石蛋厂任支部副书记,厂里申报由23级调为21级,伯父卡住只调了一级;1964年“借干”参加“四清”,已报名并体检、政审合格的老六被哥哥大笔一挥划掉了。在物资紧缺的1961年,离石零售公司的两位领导拿着两块当时市面上没有的缎子被面让他掏钱买下,伯父断然拒绝,而且严肃地批评了他们。甚至父亲病重期间,他用公家的车跑了两趟,还自己付了车钱,并在党员生活会上做了自我批评,真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啊!</p> <p class="ql-block">  伯父的学习作风是勤能补拙、久久为功,学而思之,思而行之。伯父家境贫寒,要干很多农活,只上过三年冬学;参加革命后“党校训、横沟读”,也是断断续续;1956年8月至1957年8月,伯父被省委派往西安中共中央第二中级党校学习一年,这是他系统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三门理论课程的阶段。其它的文化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几乎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有时简直是“恶补”。在农村蹲点,白天修梯田、筑沟坝,晚上开会学文件,睡前看书学习,如饥似渴,合理利用时间成了一生的习惯。上世纪60年代,他系统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掌握了工作中自我批评和领导威信的关系、班长和委员、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革命和建设的关系、政治挂帅和物质奖励的关系、长远和眼前的关系、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等,在干中学、学中干,活学活用,总能在朴实之中找到深刻的道理,形成了不喜空谈、真抓实干的务实哲学。经历越丰富,学习越勤勉,知识越积累,厚积薄发,工作日臻得心应手。他活到老、学到老,在任农委主任时,曾带领全区主管农业的县委书记、县长参加省委主办的农业培训学习,五十多岁的他听课全神贯注,笔记一丝不苟,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第六段:</p><p class="ql-block">于家沟,双枣圪垯。推示范,力无比。</p><p class="ql-block">掌地委党校,全省瞩目。</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三川梦,鞠躬尽瘁华章谱。</p><p class="ql-block">叹英年早逝志未酬,惊天地。</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离石“于家沟”、柳林县“双枣圪垯”、前元庄,又是伯父在任农委主任和文教部长时树立的行业典型,并经地委、行署领导批准推广,对吕梁山区的农业、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手中有点,心中有数,“推示范,力无比”。</p> <p class="ql-block">  吴城镇于家沟大队,在支部书记刘荣俭的领导下,创造了农田建设的一厘地精神(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天造地一厘多),改进传统栽培技术,获得山药蛋高产(亩产由原来的2000斤提高到5000斤),被地委命名为农业学大寨的一杆旗帜。刘荣俭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作为吕梁英雄列入吕梁名模一书。</p> <p class="ql-block">  双枣圪垯小学白手起家、普及小学教育、扫除文盲。老师傅庭玺扎根山区二十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多元筹资的方向,一盏煤油灯用了14年,发展学校林场8万余株,为300多人的小村子培养出各种人才。伯父组织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整理出《山区普及小学教育的道路》一文,概括为“深山盛开普及花、穷村变成富圪垯、教育结出文明果、园丁创业谱新篇”。学习活动在全省、全区全面展开,傅廷玺老师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984年4月,伯父“掌地委党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又是白手起家,又是雄心勃勃,又是吃苦在先,又是呕心沥血。他带领班子成员,一方面招贤纳士,组成教学骨干,扩展教研组室,发挥助手才能,关心教师成长,保证教学质量,严格学员管理,使首届二年制大专班顺利开学并在毕业全省地市统考中取得了一门第一名、一门第二名、一门第三名(共三门课程)的优异成绩。另一方面四处筹措资金,亲自带领全体师生,通过义务劳动方式,修建体育场、绿化校园,修建教师宿舍楼,改善学校硬件。他发扬延安中共抗大的优良传统,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和培养提高干部素质作出了显著的成绩。1986年,省委《党校报》派记者到吕梁地委党校采访,搜集到无数的生动事例和团结办学的动人场景,后用整版篇幅介绍了吕梁地委党校的成绩和办学经验,王健同志被誉为“吕梁山上的明珠”。党校工作名列前茅、屡创佳绩,“全省瞩目”。</p><p class="ql-block"> 伯父特别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他亲自带领他们到山区搞调查研究,写调研报告,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提高他们。贺虎林、阎巨海、张继荣、白营科、薄宇新、曹万新等同志就是在伯父的关心、爱护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退休后的伯父“老骥伏枥”,继续着他的“三川梦”,他要将四十年治山治水、水土保持工作之经验教训,著书立说,雪泥鸿爪,传于后世,“鞠躬尽瘁华章谱”,完成他的立言不朽。</p><p class="ql-block"> 他拖着病躯,带领党校贺虎林、白营科等几个年轻人,越沟壑、跨梁峁,冒一路风寒,披一身黄土,和农民座谈,和专家请教,和部门收集,四处考察调研,回家后整理分析,用疾目奋笔疾书,争分夺秒。老天不公,喉癌又降临到瘦弱老人的身上,使他倍受煎熬和苦痛。为了延长时间,他到省城和北京治疗,烤电使他更加憔悴,“无论如何要写完,不能留下终生的遗憾”,这句话支撑着他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写作。他将生死置之脑后,和时间赛跑,终于了结了自己的夙愿,《四十年沧桑,三川河巨变》书稿圆满完成。</p><p class="ql-block"> 这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凝结了他的全部心血和希望。著作从三川河的历史概况写起,后续历次治理过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以后治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此刻,他心里装的还是整个吕梁山区,是占吕梁总面积68.65%的那2770万亩水土流失的土地,是每年被洪水带走的那近两万吨泥沙。</p> <p class="ql-block">  伯父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便打定主意回到离石。病情急剧恶化,只得住进吕梁地区医院抢救,胃管、气管、尿管加身,但伯父毫不畏惧,意志坚强。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那段日子因伯父家儿女少,在离的侄儿、侄女婿排班守护,绝症的巨痛不得不增加杜冷丁的注射次数,但他却一声不啃。弥留之际,贺虎林含泪动情地朗读着他给书稿写的序言,伯父挣扎着听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1991年10月29日上午9时30分,年仅64岁、退休才4年的伯父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离开了毕生热爱、如痴如醉的这片黄土地,青壮时期立下的初心、胸怀的宏伟梦想还有多少尚未实现。噩耗传遍了离石、柳林、中阳、临县,也传遍了整个吕梁地区,同时也传遍了王健工作过生活过的其他地方。三川河流泪,吕梁山哭泣,群众肃立,悲天恸地,“叹英年早逝志未酬,惊天地”。</p> <p class="ql-block">  第七段:</p><p class="ql-block">贤良慈母,持家俭,含辛茹苦。</p><p class="ql-block">天平秤,化解民事,秉公执法。</p><p class="ql-block">性格温婉明事端,知书达礼存懿德。</p><p class="ql-block">感风雨同舟携手伴,和谐润。</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伯母高月英,1933年11月生,比伯父小6岁,柳林县(原属离石县)柳林镇田家沟村人。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离石师范毕业,后分别在柳林镇中街小学、离石城内小学任教。“性格温婉明事端,知书达礼存懿德”。</p> <p class="ql-block">  伯母与伯父于离石县文工团工作相识,1951年结婚。婚后两人因工作长期分居,伯父忙于工作,家庭的重担落在伯母身上。她“含辛茹苦”、“持家俭”,是一位“贤良慈母”。伯父公而忘私,是工作起来不顾家、不要命的人,好几年没和妻子儿女过个年。伯母不无埋怨地说:老王在临县工作九年中,除了到地区开会,没有一次专门请假回家,而且在他的日程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休息的安排。一年夏天,伯母拿着换洗衣服去看望他,听到的第一句话竟是“我现在正忙哩,你来做甚?”伯母难受极了,真想当即返回离石。考虑再三给老王留了面子,原本七天的假期住了三天就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因受伯父“走资派”影响,时任离石蛋厂党总支副书记的伯母被夺权停职,还要为伯父在介休、离石四处游斗、批判而担惊受怕、寝食不安;中期随丈夫四处流亡,漂泊不定,如惊弓之鸟。1968年4月,伯父伯母被武斗队追得无路可走,逃到白沙梁一个放柴草的破窑,瑟缩在寒风里,承受那无法抗拒的摧残。远走他乡时,伯母哭泣着要与他同行,有难同当,死也死在一块儿。深夜绕路过离石城时,一脚踢在石头上,足趾指甲飞到了一边,鲜血直流,疼痛难忍,眼里滚出泪花,但只能一瘸一拐,奔跳前行,狼败不堪。从焦作二哥家出走转道三门峡准备去灵石时,发现二嫂给的那救命的一百元钱被小偷偷走了,夫妻两个一无所措,只好饿着肚子在车站呆了三天,如坐针毡地等待救兵的到来。文革后期,伯母随伯父在太原各位朋友家东躲西藏,艰难度日,不离左右。真是“感风雨同舟携手伴”。直到回到党校,一家人团聚,生活才安定下来,“和谐润”。 </p> <p class="ql-block">  1976年伯母调到离石县人民法院任副院长,分管民事,1988年5月改任调研员,1990年11月退休。在此期间,她恪尽职守,“天平秤,化解民事,秉公执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事求是,办案无误。</p><p class="ql-block"> 伯母于2012年8月12日逝世。&nbsp;</p> <p class="ql-block">  第八段:</p><p class="ql-block">有人活,他已死。有人死,他还活。</p><p class="ql-block">笃大恩绵延,伟功荫后。</p><p class="ql-block">爱人者人恒爱之,为人者人常念之。</p><p class="ql-block">今绿芽破土春意显,芳乡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概括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诗人臧克家在其创作的《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伯父一生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服务,死的比泰山还重,他虽然死了,但还活在人们心中。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为人者人常念之”。</p> <p class="ql-block">  伯父病危了!同事、战友、下级,还有马茂庄、田家会等地的农民跑到医院看望他。在探视人员中,上至省地领导,下到平民百姓,甚至有患轻度精神病不太正常的人和远居深山的老农民,还有不少从外地专程赶来的干部群众。一个要饭的乞丐,手里拿着几个烧饼,非要送给王书记不可。病房走廊和他的病房几乎成了集市,整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在吕梁地区探视病人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范围之广、人员之多、层次之复杂都是空前的。医务人员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病人”,护士们都为这位老干部的好人缘和深得民心所感动。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是伯父最大的荣耀,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伯父辞世的消息不胫而走,悼念的花圈、挽幛、唁电、唁函像雪花一样飘到伯父的灵前,从省城到首都,从内地的天府之国到北国边疆,他们为伯父的早逝惋惜、洒泪。凡认识他的人都想为他送葬,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在没有发讣告的情况下,竟来了千余人自发地参加悼念仪式,向伯父的遗体告别,寄托哀思。他们身份、职业、地位、年龄不同,却都是来为伯父送行的,其中还有“文革”中批斗过伯父、曾经欲置他于死地的人。</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地委党校第一届学员聚会时,不约而同地向已故的伯父肃立默哀,感激怀念、深切缅怀为培养他们倾注了多少心血的老校长。&nbsp;</p> <p class="ql-block">  1993年,离石专职作家王永泰同志深入基层,调研采访,翔收素材,艰苦笔耕,被伯父的先进事迹感动得彻夜难眠、热泪盈眶,日夜苦战、奋笔疾书,完成了约10万字的《王健书记》小说写作,以特刊形式登载在离石县唯一的刊物《石州文艺》上。这是离石人民期盼已久的事情,是一件得民心、合民意的事情。&nbsp;</p> <p class="ql-block">  伯父虽然长眠于地下了,可是人们对他的怀念、回忆、追思一直没有停止。曾经和伯父一起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战士、老朋友,用最简短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王健伯父的怀念,同时高度评价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他们中有胡克实、王大任、王大昌、高合年、刘寰、薛志强、冯长印、王瑞生、刘耀等(附后)。还有许多的诗文赞语,都在怀念赞美伯父,非如此难以表达他们内心的这种淳朴的同志感情,他们中有王易风、褚元强、柳步挺、薛映兰、任河、王志东、王福金、白营科、冯亮、康景武、雒鸿翔、田万栗、秦润元、李年甫、郝培芝、乐庆山、任兆瑞等,还有亲属高月英、王建平、王爱民等。</p> <p class="ql-block">  2011年,离石区政协主办的《视角》刊物第一期发了王健书记专刊,其中还有吕梁市委《党校通讯》编辑部编写的《百姓心中有杆秤——采编王健校长引发的感动和感悟》。&nbsp;</p> <p class="ql-block">  柳林县委、县政府,应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请求,新落成的北山公园柳林历代英杰板块内为伯父立碑一块,将他与早期革命家贺昌、韩长泰等同志融为一体,世世代代受人瞻仰。伯父的石碑上刻着“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王健”,并刻像作了简要介绍。上书:王健(1927-1991)原名王致邦,柳林镇碾则山人。1940年1月刚满13岁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至1965年先后任离石、离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曾在马茂庄蹲点试种水稻,在贺昌村蹲点时创农田建设“一步登天”经验,苏联水利专家称其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史上一壮举”。1965年任中共介休县委书记时被晋中地委誉为“活的焦裕禄”。20世纪七十年代任中共临县县委书记被当地群众称为“受苦书记”。在身患绝症、生命弥留之际,于病床上写下了三万余字的三川河治理资料。</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伯父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强烈。2011年,在伯父逝世20年后,离石关工委又委托赵明亮同志,为深受离石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领导写传,在众多熟悉伯父的人的期盼、支持和鼓励下,带着离石三十多万人的重托,赵老师经过100天的艰苦创作,完整记录伯父一生约14万字的纪实性传纪《公仆颂》终于脱稿出版。时任中共离石区委书记王彤宇、区长薄宇新为其作序,闫永安、刘晓勤、刘茂权、雒鸿翔、李刚毓为其题词。</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他撰写文章,宣扬他的事迹,对他念念不忘,思念不已呢?是王健伯父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赢得了民心。真应了那句话:“想不朽,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人,名字比石头烂得更早;而那些情愿充当无名野草,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虽死犹生,人民为他树碑立传,歌功颂德”。民心所向,才是最持久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时势造英雄。的确,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伯父便是其中之一。伯父对党无限忠诚,为人正直清廉,处处、时时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艰苦奋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但从不居功自傲;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走一处一处就有建树,走到那里那里就能留下他不灭的形象。从他给两个子女起的名字“爱民”、“爱红”中便可窥见其本真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他革命一生,工作一生,奋斗一生,没有赚下财产,却挣得一个好名声。他是吕梁人民的好儿子,是共产党的优秀干部,是劳动人民的公仆。</p><p class="ql-block"> 称伯父伯母为“好人”,赞王氏大家族为“好人家”,众口一致,有口皆碑,这是最高的评价,远胜其它言说。伯父的高贵品质、人格魅力和事功业绩“笃大恩绵延,伟功荫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0年,伯父“烽火少年,出乡关”,投身革命,“蹈赴国难”;1991年,他逝后返乡,魂归故里,回到父母身旁;2023年,后人为伯父立碑追思,刻骨铭心,流芳后世,“今绿芽破土春意显,芳乡梓”。碑文前后呼应,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黄河泱泱,吕梁苍苍,先人之风,山高水长”。&nbsp;</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1、 胡克实题词:</p><p class="ql-block">悼念王健同志</p><p class="ql-block">生在吕梁,战大成长,</p><p class="ql-block">少年入党,一门忠良。</p><p class="ql-block">数掌县政,建设有方,</p><p class="ql-block">品正学勤,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 注:胡克实,原离石县委书记、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党务书记兼中国青年报社社长、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p> <p class="ql-block">  2、王大任题词:</p><p class="ql-block"> 在王健同志的一生中,风风雨雨,历经沧桑,饱受考验。历史证明,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的好同志,革命老根据地——吕梁人民将永远怀念他。</p><p class="ql-block"> 注:王大任,原吕梁地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山西省委书记、吉林省委书记&nbsp;。</p> <p class="ql-block">  3、王大昌题词:</p><p class="ql-block"> 悼念王健同志</p><p class="ql-block">碾则山中一少年,烽火练战意志坚。</p><p class="ql-block">功在吕梁飘终生,丰碑长存群众里。</p><p class="ql-block"> 注:王大昌,原离石县委书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nbsp;</p> <p class="ql-block">  4、高合年题词:</p><p class="ql-block"> 学习王健同志勤学苦干、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功高不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注:高合年,原离石县武装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nbsp;。</p> <p class="ql-block">  5、刘寰题词:</p><p class="ql-block"> 吕梁山汾河畔,艰苦奋斗,历经数十载。为祖国,为人民光辉业绩永留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注:刘寰,原晋中地委书记。&nbsp;</p> <p class="ql-block">  6、薛志强题词:</p><p class="ql-block"> 为吕梁地区的繁荣呕心沥血,为吕梁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王健同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开拓前进。</p><p class="ql-block"> 注:薛志强,原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国安局长。&nbsp;</p> <p class="ql-block">  7、冯长印题词:</p><p class="ql-block"> 怀念王健同志</p><p class="ql-block">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吕梁城乡传奇篇章。&nbsp;</p> <p class="ql-block">  8、王瑞生题词:</p><p class="ql-block"> 怀念王健同志</p><p class="ql-block">忠心耿耿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p><p class="ql-block">无私奉献作表率,两手清风人爱戴。</p><p class="ql-block">任劳任怨老黄牛,人民公仆难忘怀。</p><p class="ql-block"> 注:王瑞生,原介休县委书记&nbsp;。</p> <p class="ql-block">  9、刘耀题词:</p><p class="ql-block"> 一生奋战吕梁山,尽瘁为党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恢恢往事知多少,遥寄哀思悼王健。</p><p class="ql-block"> 注:刘耀,原离山县委书记、忻县地区行署专员&nbsp;</p> <p class="ql-block">  10、闫永安题词:</p><p class="ql-block"> 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忠心为民奉献一生。</p><p class="ql-block"> 注:闫永安,原离石县人大主任、离石关工委主任&nbsp;</p> <p class="ql-block">  11、刘晓勤:</p><p class="ql-block"> 勤廉典范,公朴楷模。</p><p class="ql-block"> 注:刘晓勤,原中共离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nbsp;</p> <p class="ql-block">  12、刘茂权:</p><p class="ql-block"> 学习王健书记,勤奋廉洁的精神,深入务实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注:刘茂权,原离石区人大副主任、离石区关工委副主任&nbsp;</p> <p class="ql-block">  13、雒鸿翔:</p><p class="ql-block"> 怀念我们可亲可敬的王健书记,学习他忠厚善良、率真待人的高贵品德,学习他公正无私、勤学苦干的工作精神。</p><p class="ql-block"> 注:雒鸿翔,原离石区关工委副主任&nbsp;</p> <p class="ql-block">  14、李刚毓:</p><p class="ql-block"> 人民公仆的楷模,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注:李刚毓,原离石区关工委副主任&nbsp;</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回忆、追思伯父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王健书记》——作者王永泰,离石县文联主办,1993年《石州文艺》特刊</p><p class="ql-block"> 2、《公仆颂——为王健同志立传》——主编赵明亮,2012年2月,离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审</p><p class="ql-block"> 3、《我了解的王健同志》——王易风(原吕梁行署文化局局长、山西省文化厅戏研室主任),1993.5.13</p><p class="ql-block"> 4、《我的第二故乡的好领导——悼念离石老县委书记王健同志》、《纯粹的人民公仆》——褚元强,1993.5于浙江嘉兴</p><p class="ql-block"> 5、《怀念王健同志》——薛映兰</p><p class="ql-block"> 6、《我心目中的王健同志》——任河(原中共柳林县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7、《王健是个好书记》——王志东</p><p class="ql-block"> 8、《文革中的王健》——王福金(文革前为离石机械厂技术员)</p><p class="ql-block"> 9、《百姓心中有杆秤——采编王健校长引发的感动和感悟》——吕梁市委《党校通讯》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10、《未入吕梁英雄谱的人》——白营科</p><p class="ql-block"> 11、《在我记忆中的王健书记》——冯亮(离石政协前主席)</p><p class="ql-block"> 12、《忆老战友王健同志》——柳步挺(1993年4月28日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13、《百姓心中有秆秤》——《党校通讯》采访印象</p><p class="ql-block"> 14、《王健与离石文工团》——康景武</p><p class="ql-block"> 15、《随王健书记赴祁县“四清“的感同身受》——雒鸿翔</p><p class="ql-block"> 16、《缅怀原临县县委书记王健同志》——田万栗</p><p class="ql-block"> 17、《王健书记二三事》——雒鸿翔、秦润元</p><p class="ql-block"> 18、《缅怀老校长王健》——乐庆山</p><p class="ql-block"> 19、《忆王健书记二三事》——任兆瑞</p><p class="ql-block"> 20、百姓心中的好书记》——郝培芝</p><p class="ql-block"> 21、《忆王健同志》——高月英</p><p class="ql-block"> 22、《回忆兄长王健不平凡的一生》——王建平</p><p class="ql-block"> 23、《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王爱民</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 因在撰写碑文过程中参考了较多三伯伯的自传《情系黄土地》,加之三伯父三伯母与伯父伯母同时立碑,故将其碑文增列(柳林县原财政局局长张成杰撰写):</p> <p class="ql-block"> 碑记</p><p class="ql-block"> (715字)</p><p class="ql-block"> 有忠敬于社稷,有孝孝于父母,为人之道也。但凡宗支衍脉欲其兴旺者何能缺其一矣!</p><p class="ql-block"> 吾父吾母生于蓬蒿,斩于荆棘,践于忠孝,从德向善。不才子嗣虽未及,当以跪乳之恩,念其艰辛,效其品行,以资后来者谨遵命耳。</p><p class="ql-block"> 一曰父功,勤酬天道。力求上进而自强不息。建国初入仕离石团县委,少壮担当,三番执政。修水库、炼钢铁、兴孟门;治山治水显身手,科学种田结硕果;功名耀吕梁,旗红飘三晋。应时酬志而敢为,承运躬耕而不懈。一九六五年出席山西省第二届党代会,全省拔萃,六名其一者。</p><p class="ql-block"> 二曰父功,善酬地道。惠及百姓而乐于奉献。主政军渡于艰难岁月,履职穆村于治乱时期;促农业、兴企业、抓运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五小企业出吕梁,晋秦两省搭鹊桥。遂成柳林、吴堡、绥德三县之联谊并进。吴堡县三级干部会多邀吾父列席,嘉宾上座,史无前例!</p> <p class="ql-block">  三曰父功,诚酬人道。亲和力凝聚民心,前瞻力引领潮流。农委、计委、经委清廉勤政。凡经之事莫如公道,凡交之人莫如景仰。胜不骄,败不馁,正气凛然,坦坦荡荡;留自传以明志,做事仁义礼,立身功德言。铁牛杯、吕梁杯、禹王杯,满杯盛喜酒;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沿岸留身影。先连任三届县委委员,后连选三届县人民代表,其德其功无须自彰!</p><p class="ql-block"> 子念慈恩,恪守坚贞。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相夫教子不辞劳,度日持家不言苦。十三岁成纺织高手,为抗战捐布制军装;因相夫而三居村寨,几迁陋舍;因育子而养猪喂羊,浇畦种菜。何谓乎:窑寒风冷身衣薄,夏热秋凉汗水长。</p><p class="ql-block"> 复念母懿,风范犹存。耕读传家乎身先示范;弘扬民俗乎专研剪纸;构图维精妙,创意存高雅;屡屡受邀于国家级乃国际参展,选佳作存世一册。荣获吕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桂冠。</p><p class="ql-block"> 有联曰:衔春紫柏天伦远</p><p class="ql-block"> 种德家山世泽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5.16于离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文中有少数图片为网上下载,如有不妥,即指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