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骑行深圳》第22站——龙华区观湖街道

村长旭光

观湖街道也是拆分出来的,以前属于观澜。<br><br>2016年,观澜一分为三:观湖、福城、观澜。<br><br>深圳的街道为啥一分再分?<br><br>除了前面说的便于精细化管理,还有一个原因。<br><br>增官增编。<br><br>深圳太有钱了,虹吸全国的考公后备军,谁不瞄准这个香饽饽?<br><br>一个萝卜一个坑,占完了咋办?<br><br>拆街道。<br><br>深圳的街道办公职人员是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的,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只有600万,但是这个城市有多少人呢?<br><br>2000万。<br><br>这么大体量的人口管理,需要公职人员的数量可想而知。<br><br>那,深圳的一个街道有多少公职人员?<br><br>2000人左右。<br><br>但是,为啥所有街道对外公开的只有200个公务员?<br><br>因为剩下的1800,全是非编的。<br><br>外包、聘用、义工。<br><br>这也是为啥某地一旦出了事,就一句话,临时工干的。<br><br>不是他们编瞎话,确实就是临时工。<br><br>深圳随便一个街道,有编制的公务员待遇,基本年薪40万+。<br><br>当然,各个系统略有差异,但不大。<br><br>核心还是,深圳太有钱了。<br><br>上市企业一大堆,要不然怎么能叫中国的硅谷?<br><br>我在做观湖街道骑行路线的时候,竟然发现,这里有三九集团。<br><br>就是999感冒灵的总部。<br><br>前身是深圳南方制药厂。<br><br>整个片区都属于鹭湖中心城,也是观湖GDP的C位。<br><br>这一片,有很多中药生产基地,甚至三九对面就是药材供应链园区。<br><br>人40岁之后,很容易说没就没了,把每一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以终为始的规划自己的人生。<br><br>才不枉来此一趟。<br> 骑车在路上,我还在想,我遇到的这些人,其实最终都会和疾病相伴,早些接受疾病教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br><br>观湖还有国药集团致君药业,前身是深圳市制药厂,主要是做什么类型的药呢?<br><br>保健品和个人护理。<br><br>例如,祛斑美白、抗衰老。<br><br>我还在观湖发现了一家药店,宝芝林,在龙华社工街。<br><br>没错,就是《黄飞鸿》里的那个店名。<br><br>而且打的旗号,就是黄飞鸿,还写了全国第3277家分店,数量都有零有整的。<br><br>主营黄飞鸿的业务范围,例如,针灸、推拿。<br><br>鹭湖中心城附近,有个村,上围艺术村。<br><br>我骑到里面转了一圈,其实就是个比较老的城中村,但是做了一些艺术化的改造。<br><br>例如,搞些花花草草,做些彩绘涂鸦。<br><br>然后租给一些艺术家。<br><br>他们在这里搞创作、办书馆、做展览。<br><br>村很小,巷道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很狭窄。<br><br>关键,太潮湿了,墙皮都长了青苔。<br><br>很多艺术村的运作模式,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旅游+文创+电商。<br><br>还记得我前面写过一句话吗?<br><br>一个地区,一定是大IP虹吸所有,其他的没有任何优势。<br><br>如果不是我把深圳细化到街道,才选出来这么一个小艺术村,我估计你都没听过这个地方。<br><br>事实上,也确实运作的不怎么好,就没啥人,很多店连门都不开。<br><br>我原本想打卡这个村里的中国历代熨斗博物馆,我觉得好奇,竟然有人专门靠收藏熨斗也能成为细分领域的王者。<br><br>去了才发现,大门紧闭。<br><br>这个博物馆,就在一座客家古碉楼里,这个碉楼叫南熏居。<br><br>为啥取名南熏居?<br><br>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南风歌》:<br><br>“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br><br>碉楼后面,有个私人藏书馆,解愠书馆。<br><br>名字也是从这首诗歌里取的。<br><br>国内做私人图书馆的很多,例如,高晓松。<br><br>类似的,做博物馆的有马未都,做古董藏品的有王刚,就是和大人。<br><br>据说和大人,专门为这些古董收藏,弄了个四合院,四合院价值1个亿。<br><br>爱好,真是奢侈品!<br><br>上围艺术村里也搞了电影博物馆,还有个阿庆嫂健康馆,我不知道干啥的?<br><br>阿庆嫂是谁?<br><br>京剧《沙家浜》里的女主角。<br><br>八大样板戏之一。<br><br>啥是样板戏?<br><br>拿现在的对比,就是主旋律电影。<br><br>骑行观湖,发现这个街道目前没有地铁,规划中的深圳地铁中轴线22号线,从福田一路向北到东莞。<br><br>但目前还在招标阶段。<br><br>观湖街道的运力暂时只能靠公交和有轨电车。<br><br>这也是一大特色,全深圳只有龙华区有这种有轨电车。<br><br>它类似于香港的叮叮车。<br><br>为啥就龙华有?<br><br>因为,建早了。<br><br>当时龙华还是关外,人多,地也多,作为实验田,模仿香港。<br><br>但是,现在再看,既占路,效率又低,速度又慢,时速20公里,比我骑车都慢,相当鸡肋。<br><br>所以,其他地方,都不搞了。<br><br>要么地下铁,要么地上铁。<br><br>例如,比亚迪搞的云轨,时速80公里,重庆的那种。<br><br>高空无阻力,低空无干扰,和道路上的小车互不干涉。<br><br>观澜河从观湖街道穿城而过,我骑行的路线基本是沿着这条河岸一路往北。<br><br>沿河做了观光绿道,又不是雨季,水不深,都是湿地。<br><br>有鱼、有白鹭、有芦苇。<br><br>生态还不错。<br><br>钓鱼的人非常多,我下到河里,能看到底,水质算清的。<br><br>鱼也多,不知道是不是罗非。<br><br>我在观湖骑行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鹭湖科技片区,这是观湖的核心,上市企业多,环境也好。<br><br>有个做服务器存储的,宝德计算也在这里。<br><br>现在也在搞AI。<br><br>记得前面写过一句,很多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br><br>这个效应在小地方,更明显。<br><br>大多数小企业经受不住鼓动。<br><br>最近,AI,不是很流行嘛。<br><br>例如,国外的ChatGPT。<br><br>百度也有,文心一言。 我最近也在研究AI能不能实际应用,对电商有没有帮助。<br><br>也有了些心得。<br><br>我看过一个视频,他用AI的帮助,去开网店。<br><br>还真有人当真,下单了。<br><br>我瞬间,领悟了一些东西。<br><br>这个东西,在电商领域,有个最大的实用价值。<br><br>是什么呢?<br><br>设计+测款。<br><br>例如,做服装的,可以利用AI文生图工具,生成模特场景图,它连衣服都给你设计搭配好了。<br><br>你用这一套图,先去测款,效果好,就可以拿去制版生产。<br><br>节省了大量的成本<br><br>那,有没有人这么做?<br><br>有。<br><br>有个爆款,小绿裙,就是小红书上的一张AI图,做出来的衣服。<br><br>这个衣服在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它就是通过AI工具生成的,这张图,成了爆款,大量的人对衣服就有了需求。<br><br>在电商领域进一步拓展,这个事就有了无限空间。<br><br>那么,难在哪个环节?<br><br>供应链。<br><br>最终都是要变成实物产品,落脚点,还是要在供应链。<br><br>供应链的问题,又需要回归到传统电商的道路上了。<br><br>在这个产品过剩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产品。<br><br>产品怎么选?<br><br>我认为,就两点:<br><br>要么,选品牌。<br><br>要么,选地理标志。<br><br>为什么呢?<br><br>减少了教育用户的成本。<br><br>不需要二次科普。<br><br>所以,做电商,难吗?<br><br>很容易,会选品,就行。<br><br>也很难。<br><br>为啥?<br><br>大部分人走不出去。<br><br>关于观湖街道,就写这么多,以下是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