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之旅(三)

四毛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壶口瀑布,原本想着顺沿黄公路直达第三站:韩城司马迁祠。谁知受导航误导,绕道山西,转了一圈,才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祠,当地人称为“司马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而建的,被称为“文史圣域”。他所做的《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一尊用青铜铸造的司马迁雕像巍峨而立,塑像高12米,寓意司马迁所著《史记》之十二本纪;重26吨,合计52万两,寓意《史记》之五十二万字。雕像前的广场两端,是一幅幅巨大石雕,以中国自远古以来,传说中的人物直到周秦汉唐等历代帝王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梗概。</p> <p class="ql-block">  其实,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有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之上有一棵古柏。</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以上都是听说,咱也没有上去,实际景观如何,却未亲眼得见。原因为何?准备游玩之际,突然发现汽车钥匙丢失,顿时兴致全无,四处寻找,仍是无功而返,只得催促妻儿提前结束游玩,想办法解决。幸好运气不错,在当地镇上一家配钥匙师傅的帮助之下,从韩城市专门邀请到一位配汽车遥控钥匙的同行小伙,带了一大堆仪器设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我配好汽车钥匙。</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年轻的配锁小师傅(微信号为:w92585923123),虽然也是第一次为汽车配遥控钥匙,但是态度极为认真,多次打电话联系请教,不怕麻烦,耐心细致,最终帮我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收费合理,没有漫天要价,陕西人还是实诚呀!</p> <p class="ql-block">  发动汽车,驶离景区,到达韩城已是晚上十点多。第二天一大早,决定前往第四站:党家村。</p><p class="ql-block"> 党家村距韩城市区九公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是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因所处地段呈葫芦状,俗称“党屹崂”,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东方人类文明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贾二姓,因党姓居住在早,故称党家(贾)村。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成为当地巨商富族。</p><p class="ql-block"> 走进党家村,那石砌的巷道,精致的门楼,庄严的祠堂,考究的上马石,古老的四合院,无不向人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四合院的门一般为黑色,配以红绿门框,门上面的木质门匾,浮雕着诸如“耕读世家”、“安乐居”、“庆余年”、“太史弟”之类的题字。门两边的门墩石有方形、鼓形几类,雕刻有人物、禽兽、花卉等,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临街有上马石,就近墙上有拴马环、拴马桩,为主人出入,宾客来往,乘骑骡马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有一座垂花门楼,这就是党家村赫赫有名的党家“分银院”。门楣上写的是“庆有余”,吉庆有余的意思。当年党姓先祖在外地赚了钱,运回来的银子就在这里分,这就像是党家村的“乡村银行”。据说,前前后后总共有千百万两银子分给了村里人,这才有了党家村一座座建筑考究、文明高雅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离开党家村,前往此次旅途的最后一站:洽川处女泉。</p><p class="ql-block"> 处女泉位于合阳县洽川镇,其得名来源于当地一个古老的民俗。古代的洽川女子在出嫁前都要由姊妹陪同到此,洗浴净身,当地“有姑娘要出嫁,先到处女泉沐浴”的习俗,因此叫“处女泉”。</p> <p class="ql-block"> 处女泉边广袤的河滩上,清风徐来,天高云淡,芦苇茂密。洽川的芦苇荡,因其面积广,无虫害,茂密旺盛等诸多的特点,素有“天下第一荡”的美誉。开阔的水面,一望无垠,郁郁葱葱的芦苇一簇簇,形成一道道天然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  处女泉实际上是一个由大小泉眼组成的泉群,泉水的浮力特别大。即使你一点不识水性,也不用担心掉下去,只要身体保持平衡,便可尽情享受如绸拂身的美妙感觉。据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中的所描写的地方就在洽川。“关关鸠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动的描写了周文王和太姒人(武王之母)定情、迎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野趣盎然的处女泉边,远离城市的喧嚣,环顾四野,令人心旷神怡,确实是难得的享受,因而有“不下处女泉,等于没到洽川”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处女泉,几日的黄河文化之旅也将宣告结束,此行我们既游历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又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是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魅力多彩,令人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