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石城,五一咱也来凑个热闹。

沈正跃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在各大电视台等社交媒体的助推下,民众出游火爆、文旅行业强势复苏。“五一”小长假,对于天天放长假的我而言毫无吸引力,一般每逢假日是宅家不出门,选择错锋出游。这个小长假过了二天后还是没崩住,朋友相邀到省内赣州市石城小县走了一走。<div>  5月1日早上9点,我们一车人(4大、1 小人)从南昌王府井购物中心集合、出发,“五一”咱也来凑个热闹了!</div> 我们从沿江南大道、杭长绕城高速,驶入G6011南韶(昌宁)绕城高速,高速上出行的大车、小车还是比较多的。 上午9:39 我们沿南韶(昌宁)绕城高速,从G6011南昌南收费站出南昌。南昌到石城走南韶高速、泉南高速344公里、约需3小时52分。 上午9:44行驶在昌宁高速段,车流已明显减少。“昌宁高速”是中国江西省境内连接南昌市南昌县和赣州市宁都县的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南昌—韶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011)的组成部分之一 。 上午10:37途经抚州市乐安县G6011乐安服务区,服务区内还是停满了假日出游的各类小车。 中午12:12 我们已从G6011进入G72泉南高速,途经G72高速宁都南服务区。 中午12:41从G72泉南高速347出口,出G72泉南高速石城南收费站,经G356、G206国道进入石城县。 赣州市石城县是进入闽西粤东的黄金通道,206国道、356国道贯穿全境,济广高速、泉南高速在境内纵横交汇。 中午12:50 我们来到石城G206和G356国道的交汇处,在国道边的赣源餐馆解决了午饭,计划先不进县城,直接去通天寨景区。 下午2:03 打卡石城—神奇通天寨。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的石城县通天寨,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br>  通天寨景区距县城5公里,寨上景点如林,在方圆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集中分布有通天岩、石笋干霄、仙人犁田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百余处,其中尤以龟裂凸包地貌、千佛丹霞、生命之根与生命之门同处一山的罕见景观为通天“三绝”。 通天寨风景区位于石城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琴江镇大畲村、前江村境内。游览通天寨景点主要途径:一是从南线(正门)龙华峰至燕首桥,沿南门拾阶而上,须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山,再从北门步梯而下;二是从北线(北门)从碰堂岭经金鸡石至下石上山 ,北线有景区摆渡车直接送上山(单程5元/人),我们是从北线乘车上山,原路返程。 北线(北门)景区入口。通天寨景点比较集中,大自然鬼斧神工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恰逢“五一”小长假赣州全市景区免门票(门票也不贵50元/人,性价比较高),且游客并不多。 通天寨风景区北线上山后还有第二入口。通天寨海拔601.7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是一处集奇石、险峰、幽洞、古寺、名茶、清泉为一体的丹霞地貌旅游胜地。 北线上山首见的是完全未经人工雕琢的通天三绝之三“千佛丹霞”(东面)。崖壁长200余米,高约50米,在水流侵蚀和物理风华联合作用下,形成了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千百尊象形佛像壁画,惟妙惟肖,所以被称为“千佛丹霞”。 通天寨山顶露营基地。周末,浪漫一夏,可相约通天寨,看日出、数星星、露营基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通天寨岩面龟裂景观—通天三绝之一。岩面龟裂地貌构造是红色砂岩由于节理密集发育、雨水冲刷、温度变化及风化溶蚀作用逐渐形成的,全国罕见的岩面龟裂地貌是通天寨通天三绝之一。 通天寨龟裂景观—松果石。大的龟裂凸包开始脱裂分离形成多个小的龟裂凸包,外形似松树过果实,故称“松果石”。 “石笋干霄”(生命之根或大地之阳)通天三绝之二。当你进入琴江镇大畲村通天寨景区最先关注到的便可能是最具有石城地标性质、最能吸人眼球的通天石,古时称为“石笋干霄”,为石城古代琴江八景之一。 ”石笋干霄”(生命之根或大地之阳)是通天三绝之二。丹霞石柱—石笋干霄,石柱是呈柱状、棒状或宝塔状的丹霞山峰其高度远大于段面直径,四周为崖壁围成孤立状。“石笋干霄”海拔高度535米、段面直径约50米、四周壁陡如削,顶天立地,具“刺破青天锷未成”之势,又名“生命之根或大地之阳”。 “石笋干霄”(生命之根或大地之阳)通天三绝之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天石随着角度的转换,其形状也各有不同。尤其是在通天石前面悬崖边上的玻璃栈道之上,从远近不同的角度去观“石笋干霄”,你也能够收获到不同的景致。 丹霞峰丛—仙人托石。红色砾岩和砂岩地层被垂直断裂切割为上部分离、底部相连的岩柱。岩柱群总高约20米,5根小石柱高约6-7米、直径约1-2米,根部或腰部相连,呈树丛状悬于半空中,故得名“仙人托石”。 通天石前面悬崖边上修建了玻璃栈道观景平台,近100米长的玻璃栈道凌空架设,脚底是郁郁苍苍的深渊峡谷,恐高者未免心惊胆战。站在玻璃栈道凭栏四望,崖下暮色苍茫,田园平旷;山下整个大畲村的风景都净收眼底,白墙蓝瓦、绿水青山,风光醉人。<br> 悬崖边玻璃栈道观景台上,还设立了一个白色天梯,胆大的站在人造天梯上观景拍照,体验下凌空翱翔、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iv>  通天寨景区内是一步一景,尤其是在玻璃栈道之上,即便是同一处景观,从不同的角度看去,你也能够收获到不同的景致。等你走到玻璃栈道的尽头,你还能看到另外一处奇观——龟寿石。<br></div> 通天寨龟裂景观—龟寿石。通天寨风景区玻璃栈道的尽头、西侧山坡上,看到通天三绝之一的龟寿石。在雨水冲刷、风化溶蚀之下,这块岩石被雕琢成多边形的龟裂地貌,相邻的小凸包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龟裂凸包,形似一只千年神龟匍匐在此,美其名曰“龟寿石”。 仙人犁田。通天寨景区西侧的石坡上崖层表面较为平整,红色崖层中发育成网格状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溶蚀等作用,坚硬的石坡地被整齐划分成一垄垄,犹如犁好的田地,沟、垅形态逼真,俗称“仙人犁田”。 下午3:20 我们游览完通天石和玻璃栈道西侧片区景点后,沿栈道下山,再去游览对面通天岩片区的景点。 通天岩(生命之门或大地之阴)通天三绝之二。在通天石(生命之根或大地之阳)相距仅几百米的山对面,便是通天寨的主岩—通天岩。通天寨因其“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两掌半合,仰视苍穹似可通天”而得名。 通天岩是通天寨数十个天然岩洞中最为壮观的一个,爬上通天岩入口,里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其景观巧夺天工,仿佛女性之柔美,被称为“生命之门”或“大地之阴”。 在极尽奥妙的自然界,天地间万物,皆讲究阴阳相融,古语云:“阴阳相生,生生不息”。霸气冲霄、坚威绝世的“大地之阳”,总要有“大地之阴”柔软把万千柔情尽洒,这样才能彰显天地的平和安详。<div>  正是生命之根的石笋干霄与阴柔唯美宛如生命之门的通天岩同处一山的奇妙景象构成了通天寨三绝之二。</div> 油米崖。出油出米崖,相传这两个洞古时传会流出白米和香油,山寺里的僧人和香客,全靠这两个洞的米和油吃用,佛座点灯也在这里取油。 回程在通往北线的隧道内发现了景区宣传广告栏上的这幅“生命之门”的作品,在通天岩岩洞内从里往外的机位,把“生命之门”拍得如此“别有洞天”,绝了! 通天岩再往前行便是“千佛丹霞”—通天三绝之三(西面)。“看似500罗汗官仕相伴手持金碗;看有100罗汗是福缘相伴手拿银碗;看如没有罗汗是呆愚痴汉,手拿泥碗观音相伴”。所以,通天寨有“千佛丹霞、通天胜景”之称。 峰林—群牛饮水。通天寨红色岩层受断裂切割、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丹霞山峰组合景观,形如牛群在南坑湖中饮水嬉戏,甚为壮观。 通天寨除了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也不乏丰富的人文胜迹。去通天寨顶的点将台前击鼓,仿佛使人听到了古代战时的刀光剑影。点将台告诉我们通天寨还是一处古战场,自宋代始,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残墙废垒处处可见,猴子城、万人坑、主薄寨、长庚门现在还可以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div>  我们打卡通天寨点将台后,通天寨景区就游览就差不多了,从这边原路返北门。<br><br></div> 达摩洞。从通天岩回程北门的路边山脚下有一深约5米、宽约3米的天然石洞,相传达摩到少林寺后曾此洞内面壁九年,人称“达摩洞”或“达摩面壁洞”。洞面向西南,洞口是以青石块砌成的拱门,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下午4:20 从北线(北门)下山就是大畲乡村旅游点。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大畲乡村旅游点 ,背靠风光秀丽的通天寨景区,距石城县城5公里,主要由古民居群、古戏台、荷花物种园、莲花观赏园、莲文化馆等组成。极具特色的大畲荷花园种植面积达500亩,集中展现了“中国白莲之乡”的靓丽风景。 大畲乡村旅游点不仅可以品地道的客家美食、观绚丽多彩的客家灯彩;还可以重走已经滑亮如星的千年古驿道,穿行在白墙黛瓦与阡陌交通之间,“春看油菜夏看荷,秋天漫山枫叶红”的美丽景观定能让您徜徉其间,沉醉不知归路。 大畲古戏台。为促进客家文艺创作,展示民俗风采,集聚景区人气,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石城县将客家民俗引入景区,以大畲古戏台为载体,集中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城灯彩及以石城客家特色为主的民俗文化。 大畲古戏台。在大畲古戏台内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在没有扩音器的年代,透过地下空腔与地井,墙体与戏廊、门窗等等的巧妙设计,将戏台上的戏曲声音拦截或扩大。 大畲古戏台,这里是展示客家民俗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据悉,每年7、8、9月份的每个周六、周日,都有民俗节目在大畲古戏台演出。<br> 游览了大畲古戏台往前走不远,进入到一座傍山而建的客家古村落—南庐屋(因一黄氏家族所建又称黄家屋)。南庐屋背靠通天寨、座北朝南,左右青山环绕,紧挨通往闽西的古驿道;屋外有大院、园圃和一口半月形水塘,水面宽阔,平静如镜,大屋、屋后的山峦、石笋倒影其中,恰似一幅天然的图画。古建筑南庐屋建于清朝乾隆癸卯(公元1783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天井式”客家古民居,黄家屋一直由黄姓子孙居住,生息繁衍。 南庐屋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雄伟壮观,客家民俗保存完好而倍受专家和游客的关注。尤其南庐屋中间的正厅显得犹为雄壮、宽大,可以摆100多席宴、请1000多个客人入席。 屋主黄声远的“南庐屋”上下两层结构,共分五进五出、井井相连;现有房屋共九十九间半,间间相通,进入里面真像一座迷宫,走完九十九间可以不见天日,体现了客家先辈高超的建筑技巧。 南庐屋历经近三百年风风雨雨,作为大畲村客家风情和文化的缩影,保护南庐屋意味着留住乡愁。于是,大畲村修缮南庐屋并将其打造成石城民俗生活展示场所。 欣赏了客家古民居南庐屋,再往前走,便来到了莲文化馆。石城县着力打造的琴江镇大畲荷花园,规模种植面积达500亩,种植观赏莲500多种,集中展现“中国最美莲乡”的靓丽风景,同时设有莲文化馆,是融赏莲、采莲、品莲及荷文化研究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作为江西本土人,原只知道中国白莲之乡即江西省广昌县。今天到了石城、来到了琴江镇大畲村,才明白中国白莲之乡除江西省广昌县外,江西的石城县及福建的建宁县也是中国白莲之乡。 石城白莲和广昌白莲一样,石城也有"莲乡"之称,其白莲以色白、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而驰名。今天在文旅融合的莲文化馆,十分难得获得一次“莲的科普”。 大畲莲文化馆外、大畲村骑行道边就是极具特色的大畲百亩荷花园,集中展现了“中国白莲之乡”的靓丽风景,遗憾是现在未到莲花生长季节,只能在莲文化馆内欣赏荷花盛开的标本了。 <div>  下午6 : 00 从琴江镇大畲村(通天寨景区)来到石城县城,安排好住宿便去找美食, 首选石城味道(琴江公园健走步道店),进入店中已是高朋满座。看看天色尚早,索性沿着琴江公园健走步道过兴隆大桥,再从沿江路到琴江廊桥,边逛边找小城美食。</div> 兴隆大桥地处县城中心,横跨琴江接两岸,连接着城市的新老城。兴隆大桥是石城唯一一座斜拉型桥,全长200米,桥中间景观索塔高62米,两侧有7对钢索连接,犹如一把巨型琴弦,弹奏着这条名为琴江的幽雅乐曲。<br> 石城因境内“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石城有着“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江西母亲河—千里赣江的源头等5块“国字号”招牌。漫步琴江河边, 原来的琴江大桥、老城墙、河堤和如今的琴江廊桥、古城墙、河堤,已是旧貌换新颜,更增添了琴江河的妩媚。 <div>  蓝天下,巍巍宋塔,仿古廊桥,构成了石城的地标性风景,“塔影江心”是琴江古八景之一。琴江,是石城县的主要河流,贯穿境内南北,也是客家人充满灵性的母亲河,这条以琴为名的河流,从名字上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div> 饱览了琴江的诗情画意,天已渐黑,该喂肚子了。点评搜索附近美食,就近找到了沿江路的这家小城故事主题餐厅,门头不起眼,餐厅在二楼。 <div>  上得二楼餐厅包房、大厅依然是客满,还好大厅有一桌客人刚离去,还未收拾干净,跟老板说定就坐这了,老板说后厨太忙不准催菜,等吧。餐厅装修是怀旧的风格,灯光也不是很明亮,8点多开始上菜,菜肴烹调讲究素净鲜甜是客家饮食风俗特色,盘大量多,在石城吃了二天,唯一记得为石城独有的肉丸,二天吃了二次。</div> 晚上9:00 吃饱喝足,出小城故事,再览琴江夜景、廊桥。琴江两岸灯火辉煌、江上涟漪荡漾;古塔、廊桥、游船、明月、江流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塔影江心”正是古城一景。 古城东门城楼旭华门。 石城是中华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客家遗址丰富,客家风情浓郁。琴江西岸、沿江路边一段残存618米、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古城墙,沧桑厚重、气势恢弘,连同坐落在古城墙之上的旭华门,似一条巨龙横卧在琴江河畔,与宝福塔遥遥相望。 站在旭华门城楼上俯瞰老城繁华热闹的夜市。 江南水乡,桥总是随处可见。琴江廊桥明清风格的现代化仿古廊桥,不仅连接着琴江此岸与彼岸,也成为了颜值颇高的城市地标,更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琴江廊桥集交通、特色商业、旅游景观、历史人文于一体,廊桥全长151米、宽72米,是一座现代化仿古景观廊桥。廊桥包括行车道、人行道、廊房三部分,其中行车道宽22米,为双向四车道;两侧为人行道,每边宽3米;廊房位于行车道两侧,主体为两层,局部三层,高13.2米;廊桥占地面积664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 琴江仿古廊桥与宝福院塔、宋代古城墙、秀美琴江相映成趣,为精致小城建设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景,再一次刷新了石城颜值新高度。 宝福院塔屹立在石城县城碧波荡漾的琴江河畔,是一座历经千年沧桑、仍挺立耸霄的宋宝福塔,是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它不仅是石城的地标性建筑,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和深厚文化的传承,更是“国之瑰宝”。 <div>  宝福院塔是一座楼阁式佛塔,塔身砖木结构,七级六面,呈竹节钢鞭形,自下而上逐级微收。塔高59.8米、建筑面积1982.12平方米,底层对边直径为10米、对角直径为12米、内空直径为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div> 晚上10:00 度过了愉快、丰富的假日出游第一天,回到了下榻的翡翠洲际酒店(石城店)。 翡翠洲际酒店(石城店),位于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东环路与迎宾路交叉路口、石城县东环路178号,毗邻县政府和中央公园,是一家集“餐饮、娱乐、商务、会议、度假”于一体的高端花园式四星级酒店,酒店由七栋楼群组建而成、总建筑面积约40000余平方米,配有大型地下停车场。 第二天(5月2日)上午9:00出翡翠洲际酒店, 从迎宾大道、经G206清华大道过琴江,沿琴江河西岸、X487县道,9:25路过琴江镇睦富村的石城海莲寺。海莲寺建于元末明初,期后屡遭兵焚、更遭文革毁损,寺无一殿辛存。一九八一年,森亮和尚主持重建该寺。海莲寺原本石城一古老寺院,闻名遐迩,重新修建后,更是香火辉煌不绝,游客不断。 上午9:53我们来到了石城八卦脑景区。八卦脑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景区位于石城县东北部高田镇,距县城42公里,与抚州市广昌县和福建省宁化县交界。<div>  八卦脑海拔1314米(杜鹃花海区),自然风光秀美奇特,特别是每年4、5月份是百年野生杜鹃花盛开的季节。<br></div> 万亩高山草甸、百年杜鹃花海—浪漫八卦脑。我们沿Y826乡道进入八卦脑景区南游客中心,“爱在八卦脑”的粉红色拱门,告诉我们今天将是一次以爱为主题的浪漫八卦脑之游。<br> 进入“爱在八卦脑”的粉红色拱门, 继续沿着Y826盘山道上山,距山上八卦脑景区北游客中心200米时,被景区工作人员拦下将车停在了路边,步行进入景区入口。 上午10:14 我们到达了八卦脑景区北游客中心(八卦脑景区入口)。据悉八卦脑每届杜鹃花节均以爱情为主题,今年4月15日,以“1314遇见爱”为主题的石城县第八届杜鹃花节系列活动暨万车遍游八卦脑,在八卦脑景区启动。本届杜鹃花节系列活动将持续到5月底,八卦脑景区同样免门票(门票60元/人)。 最美人间四月天,八卦脑上看杜鹃。本届杜鹃花节以八卦脑景区海拔最高1314米,“一生一世”为谐音的“1314 遇见爱”为主题的,第八届杜鹃花节系列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与大批游客前来参加,共同欣赏万亩高山草甸上,百年野生杜鹃花竞相绽放,漫山红遍,灿若云霞的壮美景观。 八卦脑历史悠久传说众多,秦末刘仙姑从县城仙姑岭飞来此处,与当地青年一见钟情,留下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来石城汇聚在海拔1314米、象征“一生一世”的“爱情山”八卦脑景区,登爱情山、赏爱情花,为爱出发! 八卦脑是石城全县第二高山—牙梳山脉中一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比较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别是每年4、5月份期间,万亩天然高山草甸,百年野生杜鹃花盛开,如火如荼,姹紫嫣红,是一个花的世界、草的海洋。 上午10:16 我们沿着上山步道、穿过参天杉木林,步步高升迈向海拔1314米、象征一生一世坚贞爱情的八卦脑景区最高峰—云顶。<br> 攀登海拔1314米的八卦脑爱情山,打卡象征一生一世坚贞爱情的圣地,欣赏百年野生杜鹃绽放,注定是不平凡之行,这不途中就“遇见爱”了。 可叹!刚“遇见爱”,转角就当你老了,那就爱情是怎样逝去的,就怎样步上群山。 上午10:44 步行了28分钟,来到了"520"处,已攀登了520米,距离1314还有794米。 小息一下,学习一首唐末博凌人崔护的七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520"处,就可一览众山小了,海拔高程介于800米~1387米有40座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山脊之上,点缀在蓝天白云间,宛如朦胧仙境,壮美如画。 来江西最火网红打卡地—八卦脑,赴一场1314八卦脑,不负春光、不负卿。 上午10:50 我们攀登到了半山驿站,“1314 遇见爱”主题活动的展版还在,但吟诗作对的人已去;且半山驿站以下野生杜鹃花已基本凋谢,当时心情还有所失落。 走过了半山驿站,再往前走10分钟,我们便来到了八卦脑万亩高山草甸。在八卦脑海拔千米以上的区域,才能够欣赏到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这片区域内生长的植物普遍低矮,连绵起伏,碧绿如毯。尽管这里的高山草甸不能与萍乡武功山的“网红草甸”相比,但也在这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映山红”的衬托下颇具特色、风光无限。<br> 今年5月,八卦脑的杜鹃花盛花期显然已过,但上了万亩高山草甸,在山脊两侧依然还有成片的百年野生杜鹃花,朝着灿烂阳光在山脊两侧生长、绽放,也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每年四、五月,不少游人从天南地北赶来主里,只为拜倒这漫山遍野“映山红”的风韵,山顶万亩杜鹃花开似海,如火如荼,壮哉美哉。 上了万亩高山草甸,当然要寻找百年杜鹃花王。草甸上唯一用木栅栏圈着的自然是百年杜鹃花王了,“遇见花王,遇见爱”。现在花王虽已凋谢,但可以想象盛花期圈着的这株百年杜鹃花王定是英姿挺拔,傲立于茫茫草甸之中,倾情怒放、艳冠群芳。 虽然杜鹃花王已凋谢,但不远处的杜鹃花后还犹抱琵琶半遮面,风韵犹存。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来八卦脑高山草甸,万亩杜鹃花海已褪下大半的赤焰,虽不见杜鹃花花开满山,但还是有一丛丛、一片片的杜鹃花花瓣繁盛红艳,与绿叶交相辉映,呈现出别样的美丽,令人赏心悦目,这是八卦脑的另一番曼妙的意境,我们也不虚此行了。 欣赏了万亩高山草甸、百年野生杜鹃,沿着草甸上红色的步道,继续朝着1314的云顶之巅攀登。 上午11:32 我们经过1小时18分的攀登,终于到达了海拔1314米的云顶,“1314遇见爱”的打卡点。 登上“1314 遇见爱”八卦脑“爱情山”的目的地—云顶,耸立在海拔1314米的云顶“缘”石,注定是上天赐予八卦脑山的爱情烙印,登上八卦脑云顶之巅大家都是有缘人。 站在海拔1314米的八卦脑云顶之巅,向西可俯瞰百年杜鹃花海和万亩高山草甸。 <div>  在海拔1314米的八卦脑云顶之巅,住向东则可俯瞰百年杜鹃花海和万亩高山草甸与金华山、牙梳山山脊上的“大风车”白色风力发电机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人与自然的壮美画卷。</div> “大风车”与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石城金华山风电场与八卦脑景区开发建设深度融合,把风电项目建设成为景区的一道新景观,使项目建设与景区开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海拔1314米的八卦脑云顶之巅住东下山,是景区东面最后一个小型的1314爱心观景台。 在 1314爱心观景台,从天空之眼看”大风车“、看云卷云舒。 当下流行去有风的地方,这里有“大风车”,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八卦脑“最治愈、最温暖人心的语录。 江西大唐国际石城金华山风电场位于石城县东北面,从东面金华山、牙梳山至西面的上曲马寮,整个山脊长度约10公里,山脊海拔高程介于800米~1387米,安装40台单机容量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上网发电量1.9亿kWh,每年可节约标煤6.5万吨,为实现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大风车”是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也就是主要发电设备,基本结构由叶轮、机舱、塔筒和基础等组成。2.5MW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长度范围:48-59米,对应塔筒高度80-100米,重量约为:8-15吨/个叶片。 八卦脑因山形如八卦而得名。这里风景秀美,从古至今,就有许多青年男女在这里邂逅而生情、因生情而忘形,山高林密、故事众多,代代相传、八卦脑上生八卦,于是就有了八卦林。 中午12:30 我们从八卦脑“爱情山”一路下山了,全程实际来回约7公里,历时2小时25分。我们的石城浪漫八卦脑之游告一段落,八卦脑北游客中心的最美仙子—不倒翁也打卡下班了。 告别了浪漫八卦脑,我们开始了回程之行,计划从G206顺路先去广昌打卡江西红色文化纪念地—高虎脑,再经G35济广、G70福银高速回家,回程324公里,行车时间预计4小时33分。 下午1:10 从八卦脑景区下山按百度导航给出的乡村近道,翻山越岭上G206国道到达石城小松镇桐江村,就在G206国道边的稻花香家园饭店,再享用一顿客家午饭、再品味一次唯石城境内方有的肉丸。 石城县小松镇桐江村是石城的“北大门”,距县城20公里、距小松镇4公里、北与广昌驿前村交界,G206国道威汕线直通南北。 欢迎您再来石城。下午2:36 沿G206国道告别石城,进入抚州市广昌县境内。 G206国道威海—汕头公路,简称“威汕线”,始于山东省威海市,途经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终于广东省汕头市,全长2440公里。我们从石城峒江到广昌赤水段路况良好,公路两侧绿树、青山风景秀丽。 下午2:54 沿G206威汕线,从石城到广昌,途经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在村口公路边就是一座醒目的红色高虎脑红军雕塑。 从国道右转就进入同心振兴苏区小镇—高虎脑。 江西红色文化纪念地,高虎脑战役遗址,今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寨脑是广昌县赤水、驿前、杨溪3个乡镇的界山,高虎脑位于大寨脑之南,主峰海拔406米,处赤水、驿前之间,相距两地各10公里,扼控着广昌到石城的大道。贯桥高虎脑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主战场之一,在彪炳史册的红军远征前夕,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场激战—“高虎脑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如今的高虎脑硝烟已经褪去,关隘峡谷已经通了国道、高速公路。高虎脑这里已经成为一座红色文化小镇 —同心振兴苏区小镇,镇里有纪念碑广场、纪念馆、战斗遗址、红军小学、历史老建筑、复原的红军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烈士纪念碑广场位于贯桥村同心振兴苏区小镇高虎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其中碑坐面宽5.9米,进深4.8米,碑高12米。江西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和成长之地,先有井冈山,后有“红都”瑞金,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此碑是为曾经在高虎脑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红军而建。碑的正文“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由原红三军团政委、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书,碑的左右侧分别是时任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和时任解放军总参参谋长刘志坚题词。 纪念馆门口还停有退役的战机、装甲车等“大家伙”,在纪念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对于中央苏区的历史,红军反围剿作战,以及高虎脑战役经过等都有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些资料,能更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 第五次反“围剿”,以彭德怀军团长和杨尚昆政治委员率领的红三军团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长达一个多月的高虎脑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场激战,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红旗,为鲜血染红经纬的先烈飘扬,荡气回肠的高虎脑战役之后,响起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嘹亮的号角,八万多红军将士跨过残阳如血的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开始万里征程,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 下午3 :35 沿G206 进入广昌县赤水镇G35入口赤水收费站,从赤水立交进入G35济广高速往鹰潭方向。 下午4:25 沿G35、从南城枢纽进入G70福银高速。 下午4:30 途经G70南城服务区,服务区停满小汽车,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提前一天返程,躲避明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的返程高峰。 古邑南城。抚州南城置县历史悠久,距今有2200多年,是江西省置县最早的18个古县之一,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荟萃,享有“中国麻姑文化之乡”“江西书法之乡”称号,孕育出麻姑文化、洪门文化、建昌帮中药文化等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唐代颜真卿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麻姑山仙坛游记》。 下午5:45 到达G6001南昌绕城高速进贤服务区。 下午6:02 迎着夕阳余晖,从南昌绕城高速幽兰收费站出口进入昌南大道东。 落霞与孤鹜齐飞,夕阳下的昌南大道,落日亦显得那么美好而安宁,让人感觉到治愈和温暖。 下午6:15 出昌南大道,经青云普路、何坊西路、井岗山大道回家了。这个“五一”小长假还是出去浪了二天,小众景点、人不多回味无穷。不知大家的五一都怎么过的?